推進網路空間法治化
Ⅰ 網路安全宣傳周聚合築夢中國「網動力」
2017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16日在滬開幕。本次活動於9月16日至24日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舉行,主題是「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由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等九部門共同舉辦。國家層面舉辦網路安全宣傳周,到今年已是第四屆;與往年相比,今年宣傳周期間不但會舉辦網路安全博覽會,而且還新增了網路安全成就展。豐富多彩的網路安全宣傳周系列活動,有助於在握手成拳中聚合築夢中國「網動力」。
「得人者興,失人者崩」。沒有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沒有人才創造力迸發、活力涌流,建設網路強國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中央網信辦、教育部首次開展一流網路安全學院示範高校評選活動,將在宣傳周開幕式上對評選出的示範高校進行授牌。宣傳周期間,還將表彰2017年網路安全優秀人才、優秀教師等網路安全先進典型。如此盡皆有助於加快網路安全人才培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提高網路安全意識,自覺維護網路安全。維護網路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需要凝聚13億多人民之力共築網路安全防線。除主題日活動外,今年的網路安全宣傳周還將舉辦網路安全博覽會暨網路安全成就展、網路安全技術高峰論壇。豐富多彩的活動,當然有助於凝聚共同理想、共同目標、共同價值觀,網上網下聯動,結成共同體、畫出同心圓。
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中國的網民數量和網路規模世界第一,維護好中國網路安全更是意義重大,不僅直接關繫到自身需要,對於維護全球網路安全乃至世界和平也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網路安全宣傳周活動就能夠增強全社會網路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提高廣大網民對網路違法有害信息、網路欺詐等違法犯罪活動的辨識和抵禦能力,讓網路安全落地生根,聚合築夢中國「網動力」。
Ⅱ 網路空間法治化是日怎麼做
而圖片將突破他擠破頭及平台將匹配其他
Ⅲ 談談你對我國互聯網應用監管法律法規的看法
目前我國關於互聯網方面的法律法規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
2.《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實施辦法》
3.《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4.《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網路信息服務、網路安全保護、網路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依法規范網路行為,高屋建瓴為全面推進網路空間法治化規劃了藍圖。
要依法治國,就必須依法治網。依法治網就要用法治的思維推動網路空間法治化,這至少包含依法辦網、依法上網、依法管網三個方面。
依法上網不可「違法」。互聯網的虛擬性,給人一種網路是法外之地的錯覺。在應對網路熱點難點問題時,司法解釋、管理規定等確實起到了彌補網路法律缺位的良好功效,如關於網路謠言的認定與處罰,最高法出台信息網路侵權司法解釋明確「人肉搜索」等網路行為要承擔侵權責任,「微信十條」規范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等。但這不宜作為網路法治化建設的常態手段。只有推進和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互聯網法律體系,才能增強依法治網的力度、精度、信度,使用網者不敢、不能、不想去「違法」,也才能實現第14屆中國網路媒體論壇發表的《蘇州共識》,培養「守法的網民」,爭做「守法的網站」,勇當「依法治國的引領者」。
依法辦網保護「隱私」。隨著互聯網技術應用的成熟,越來越多的網路企業將商家利益瞄向法律禁區。尤其是在雲計算、大數據時代,「數據失控」危機變得更為突出:虛擬社會中的每一個數據經過數據採集、存儲、分析階段,最後在應用階段必然會對接到現實社會中的每個人。不法分子肆意挖掘個人私密、家庭、健康等隱私信息,騷擾電話不斷、垃圾簡訊泛濫、「艷照門」事件層出,個人數據權如何保護,如何實現數據管理與開放……對這些內容我國在法律方面尚未能有效規范。這也導致我們既喪失了對數據的控制權,也無法管控這些數據會流向哪裡,更無法影響獲得信息的人將會對這些數據作何處理。因此,只有進一步完善網路信息服務,明確網路服務中對數據使用的規則和標准,才能對網路隱私保護有法可依。
依法管網明確「責權利」。自互聯網進入中國以來,我國先後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規為依法治網提供依據,也在不同時期起到了關鍵作用。然而,我國現有的互聯網法律法規中有較強的行政監管色彩:現行的170餘部涉及互聯網的法律法規中,調整行政類法律關系的超過了八成;法律法規也多是從方便政府管理的角度出發,側重規定管理部門的職權、管理和處罰措施等內容;在管理方式上以市場准入和行政處罰為主,在規范設計上以禁止性規范為主,缺乏激勵性規范,多強調網路服務提供者和網路用戶的責任和義務,而對如何保護企業、網民在互聯網中的權利缺乏設計與考慮。這不僅使多個行政部門產生管轄重疊,也常忽略了權利與自由的邊界。因此,只有以互聯網立法協調網路治理權力,明確國家、企業、個人在網路使用中的責任,才能確保網路空間中的權利。才能在法治的環境下,建設具有強大公信力和影響力的新型科技公司、新型主流媒體,提升政府的現代化治理能力。
規范網路空間的行為,離不開互聯網法律、法規的成熟與應用。互聯網立法是規范網路行為的關鍵保障。只有網路主辦者、網路使用者、網路管理者都樹立法律意識、依法規范行為,同心共智、同頻共振、同力共舉,才能建設出一個健康、有序、和諧的法治化網路空間,才能真正建立起網路強國。
Ⅳ 國家推進網路安全,什麼服務體系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十七條,國家推進網路安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建內設,鼓勵有關企業、機構開容展網路安全認證、檢測和風險評估等安全服務。
Ⅳ 如何推進網路空間法治化
一是明晰各行為主體權利義務,健全網路空間治理體系。第一,始終堅持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將網路空間治理政策與人民利益緊密結合起來,從立法高度明確個人在網路空間的權利和義務,規范個人在網路空間的行為,確保個人在網路空間的合法權益和隱私安全。第二,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提高網路空間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互聯網行業依法治理,明確各社會組織的行為規范,支持各類社會組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第三,發揮企業在網路空間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加強行業監管,促進行業自律,規范市場秩序,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讓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發揮企業的技術優勢和專家優勢,實現政府、企業、個人在保障網路安全過程中的信息共享,讓企業在參與網路空間治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是加強國家關鍵信息設施安全立法,保障國家安全和公眾利益。當前,我國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核心技術設備嚴重依賴國外,關鍵信息設施安全隱患十分突出。為此,應制定有關關鍵信息設施安全保護的法律,界定國家關鍵信息設施范圍,明確監管部門、運營機構、行業協會、系統用戶在網路安全保障中的責任。依法推進國家關鍵信息設施安全可控工作,制定標准規范,細化安全可控的目標、措施和指標,利用檢測技術依法開展網路安全審查工作。依法建立網路安全應急保障制度,提高全民網路安全防範意識。同時,規定國家關鍵信息設施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檢驗和提高我國網路安全協同防禦能力。
三是依法加強網路社會管理,維護網路空間清朗。當前,我國擁有一個6.32億用戶規模的網路社會,同時又是全球30億網民的一個網路社會子系統。對於如此規模的復雜巨系統進行調控必須建立法治規則。具體講:在系統內,網路社會行為要服從國家法律的約束。一方面,要依法打擊網路暴恐、網路謠言、網路賭博、網路色情等違法犯罪行為;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網路平台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網路風尚。在系統外,為全球網路社會發展貢獻力量。要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維護國際規則、促進環境建設,助力全球網路社會和諧發展。
四是推進互聯網國際治理法治化進程,促進互聯網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發展。首先要積極參與互聯網領域情報共享、打擊網路犯罪、網路反恐、應急演練、公共基礎設施保護等國際規則和法治建設,加強交流、協作與合作,創造有利於保障我國網路安全的國際環境,提升我國在國際互聯網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其次要依法保障企業的海外權益,支持一批優勢企業「走出去」做大做強,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互聯網支柱企業。再次要積極推進國際互聯網治理的法治化進程,推動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反對任何形式的網路戰和網路軍備競賽,反對網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Ⅵ 如何推進網路空間法治化
這,,,,好深奧
Ⅶ 如何實現依法治網,依法管網,依法開展互聯網宣傳管理工作
原標題:依法辦網 依法管網 依法上網 用法治撐起網路的藍天
10月23日,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這份新時期指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中國的綱領性文件,點燃了所有中國互聯網發展進程參與者的激情。依法治網,成為四中全會的延伸熱詞。 10月24日至26日,中央網信辦連續舉辦三場「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 全面推進網路空間法治化」座談會。座談會上,有來自全國各省區市的網信辦主任,有來自中央政法委、最高法、最高檢、國務院法制辦等中央機關的代表,有來自人民網、新華網等重點網站的負責人,有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也有來自北京居民社區的大爺大媽。 3天,上百名各界代表,主題只有一個,正如中宣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魯煒所言,認真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全面推進網路空間法治化。 網民之痛虛假信息等充斥網路,依法治網勢在必行「你對網上什麼樣的行為比較痛恨?」魯煒問。「我最痛恨的就是虛假信息,最厭惡的是黃色信息和無聊段子,最反感的是彈出來的廣告窗口。」北京西城區廣內街道的居民趙繼亭脫口而出。 座談會上,一位普通網民的上網之「痛」,道出了依法治網的民心所向,反映出網路空間的秩序構建迫在眉睫,依法治網勢在必行。 「網路空間與現實空間,網路社會與現實社會,已經融為一體。」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彭波說。 今天的中國,有6億多網民、5億手機網民,有400萬家網站,每天在網上流動的信息有200億條。我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也迎來了最為復雜的網路輿論生態,面臨著最為艱巨的網路治理難題。 與互聯網蓬勃發展、飛速壯大的現實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網路空間規則與秩序、法律與法治的欠缺滯後。上海市網信辦副主任趙彥龍認為,「當前網路輿論生態的復雜局面,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法治不彰,治網法律依據存在許多空白」。 網路信息時代的迅猛發展,讓人們享受到空前的快捷便利,但由於網路管理制度的相對滯後,一度造成網路空間里充斥著亂象與負能量。 最為讓人詬病和頭疼的是,虛假信息、網路侵權、跟帖評論、虛假廣告、淫穢色情、標題黨、負面新聞扎堆、新聞信息刊播源頭混亂等九大亂象。而一些利用網路實施的違法犯罪行為不僅危及到網路系統的安全,擾亂了網路秩序,也影響到網民以及廣大普通民眾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影響到社會的和諧與安寧。公眾對互聯網認知的日益成熟讓依法治網的呼聲愈發強烈。 迎來春天從「法律體系」到「法治體系」折射理念深刻變化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從「法律體系」到「法治體系」,一字之差,卻反映出認識和目標的深刻變化。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認為,如果說「法制」是法律條文的制定,是「坐而論道」,那麼「法治」更多在於「做而行之」。 依法治網是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然而,對於來自全國的網信辦主任們來說,依法治網也是依法治國中最大的短板、最基礎的工程和最艱巨的任務。四中全會的精神,有如一針強心劑,讓這些互聯網的管理者振奮不已。北京市網信辦主任佟力強說,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標志著我國迎來了依法治網的春天。 安徽省互聯網宣傳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范榮暉說,全會對今後加強網路立法、網路執法、全網守法,全面推進網路空間法治建設,實現網路健康發展、網路運行有序、網路文化繁榮、網路生態良好、網路空間清朗目標,提供了根本保證。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網信辦主任來穎傑則認為,堅持法治思維和法治理念才能不斷提高互聯網治理能力。 事實上,近幾年,我國在推動網路法治化上,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處長盧宇蓉介紹,在中央網路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下,最高法和最高檢於2013年9月份聯合發布了《關於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今年2月又發布了《關於辦理利用互聯網、移動通訊終端、聲訊台製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今年5月份,對於網路犯罪案件如何適用刑事程序問題作出了專門的規制。這些司法解釋為嚴懲網路犯罪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據。 在各方努力下,我國已經制訂了不少涉及互聯網的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從領域上講涵蓋了電信、互聯網、計算機、信息系統等各個領域,從內容上講涉及到了行業准入、安全保障、產業發展、信息內容管理、權益保護和監督檢查等。國務院法制辦教科文衛司司長王振江認為,監管好發展好互聯網空間,特別是加強好網路法治建設,關繫到國家安全、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同力共舉建設健康、有序、和諧的網路空間依法治網包含了三重含義:依法辦網、依法上網、依法管網。實現依法治網,需要互聯網的管理者、網站主辦者以及廣大網民的共同參與、建設和努力。與會者一致認為,只有三方同心共智、同頻共振、同力共舉,才能建設出一個健康、有序、和諧的網路空間。 對此,魯煒做了精闢的詮釋:網路空間法治化要義是發揮法治對引領和規范網路行為的主導性作為,重點是按照科學立法的要求加強互聯網領域的立法,關鍵是嚴格執法,基礎是按照全民守法的要求引導網民尊法守法做中國好網民。 如何抓好互聯網領域立法這個重點?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盧海君提醒,互聯網立法要兼顧保守性和前瞻性。既不可操之過急,以防阻礙創新;也要立足長遠,為新技術的發展留下足夠空間。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法律研究部副主任王融認為,網路空間的立法工作還應堅持科學立法和民主立法的原則。 如何抓好嚴格執法這個關鍵? 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認為,首先需要網信辦等相關主管部門加強頂層設計,從立法、執法、守法等各方面總體考慮,提出建設法治化網路的總目標、總任務,制定時間表、路線圖。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建議,進一步理順執法手段,提高執法能力,規范執法行為,加強執法效果。 如何築牢全民守法這個基礎? 一方面,需要企業、社會組織的自覺自律。全國人大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楊合慶認為,網路空間的法治關鍵在於從法律上界定互聯網企業的義務和責任。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張頤武建議,應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調節功能,通過社會自我監督、自我調節的力量來管理互聯網。 另一方面,要讓法治走入每個網民的內心。「光碟行動」發起人徐俠客是微博上的紅人,「我在網上發了五萬五千條微博,沒有一條是造假的。作為有一定影響力的草根,應該更多地自覺引領和引導網路環境」,徐俠客說。 作為一名普通網民代表,北京市民政局主任科員李婧對未來的網路提出了自己的希望:「願法治成為根植於每個人內心的修養,網路成為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載體。網民不需再反復提倡應該怎麼樣,而是自然而然依法上網。」 誠如「子曰師說」公眾號負責人曹雅欣所說,「依照法治觀念行使公民權利,同時,也應該用法治維護他人應得的自由。網路空間的清朗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Ⅷ 如何加強和改進網路時代的文化管理
依法辦網,就是要在網路建設中講好中國故事。媒體的核心競爭力是生產優質產品的能力,其中最根本的是新聞信息和思想文化產品。網路媒體要始終將社會效益擺在首位,講好中國故事,積極傳播正能量。要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嚴守「七條底線」,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要堅持文明辦網,遵守公序良俗,杜絕利用色情、暴力、低俗、負面新聞博取瀏覽量、點擊率的行為。要充分發揮網路媒體的優勢和特點,重構內容生產模式和流程,重視和用好大數據、雲計算和移動互聯技術,優化媒體內容製作、存儲、分發流程,提升數據處理能力,有針對性地推出優質感人、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網路文化產品和服務。依法辦網,就是要在網路建設中做好輿論引導。互聯網的開放性使得網上輿論往往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網路媒體必須牢記肩負的輿論導向重任,主動依法做好輿論引導。要堅持主動作為,加強議題設置和組織策劃,牢牢把握好話語引導的主動權,搶占輿論制高點。要積極團結和培養網路名人,發揮其意見領袖作用。要堅持依法對論壇、博客、微博、微信、新聞跟帖等互動環節進行科學管理和正確引導,當好「把關人」,壓縮違法和不良信息生存的空間,保障網民文明、理性、友善交流的權利。要探討成立網上社會組織,發揮網民主動性;探討建立網民和網上組織信用記錄,使遵法守法成為全體網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為。依法辦網,就是要在網路建設中確保運行安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必須以安全為前提。當前,網上組織串聯、網下實施犯罪的案例屢見不鮮,個人信息泄露、二維碼掃描陷阱、移動快捷支付詐騙、移動應用惡性競爭等不良現象時有發生,互聯網版權糾紛不勝枚舉,甚至網站自身也經常成為黑客攻擊的對象。網站主辦者要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加強對本網站違法有害信息的監管和處理,結合互聯網傳播特點,確保網路信息安全流動。決不讓互聯網成為攻擊的利器、犯罪的溫床。要增強技術防護水平,提高自身安全維護能力。依法辦網,就是要在網路建設中強化隊伍素質。網路媒體從管理到經營,從內容生產到技術支撐,選人用人是關鍵。要重視人才使用。真正把政治強、業務精、經驗豐富、立場堅定的人才選派到最合適、最需要、最核心的崗位,發揮關鍵作用。要建立完善的人才選拔培養機制,拓寬選人用人視野,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強化教育培訓。完善從業人員職業培訓和資格認證制度。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宣傳政策、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等教育,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政治素質、法治意識和業務能力。要加強人員管理。堅決禁止網站從業人員通過采編、發布、轉載、刪除新聞信息,干預搜索結果,或者通過其他手段謀取不正當利益的「非法網路公關」行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重大任務,對我國的互聯網治理是一個重大機遇,為網路媒體的發展提供了前進方向和基本遵循。作為網路媒體,理應堅持依法辦網,不斷改革創新,為實現網路健康發展、網路運行有序、網路文化繁榮、網路生態良好、網路空間清朗的目標而共同努力。當前,我國網站總數將近400萬個,網民規模達6.32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5.27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6.9%。網路社會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虛擬社會,而是現實社會在網路上的反映和延伸,是現實社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要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網路信息服務、網路安全保護、網路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依法規范網路行為。推進網路空間法治化,實現依法治網,需要互聯網管理者、網站主辦者和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同努力。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三者之間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作為網站主辦者,理應主動自覺地做依法辦網的踐行者和推進網路空間法治化的引領者。依法辦網是加強依法治網的關鍵環節。法治的核心是契約,互聯網法律法規就是互聯網管理者、網站主辦者和廣大網民之間建立的契約。網站必須自覺按照契約精神依法辦網,主動進行自我管理,而不是讓政府代替自己去管網;網站必須對自身的內容、渠道、平台負責,引導網民主動依法上網。只要網站主辦方堅持依法辦網,便可以減輕互聯網管理者的壓力,實現網民依法上網也自然水到渠成。依法辦網是網站良性發展的必然選擇。近年來,隨著《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台,我國互聯網法律框架已基本形成。以往個別網站靠犯規或「打擦邊球」來謀取利益的行為只會自斷生路。在完善的法律法規和網民自覺監督下,網站只有選擇自覺依法辦網,加強管理、守法經營,才能實現順利發展。依法辦網是維護網民權益的根本保證。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革命,層出不窮的互聯網應用創新,早已融入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推動著經濟社會發展,改變著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便利和寬廣的眼界。但在互聯網的廣泛、開放、便捷背後,謠言、暴力、低俗等信息屢禁不止,網路詐騙、人肉搜索等損害網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現象屢有發生。網站必須主動依法辦網,積極營造清朗的網路空間,才能切實維護網民權益,使網路信息技術真正成為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助推器」。依法辦網,就是要在網路建設中堅持黨管媒體。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路媒體獲取信息,媒體格局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網的媒體屬性越來越強,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網路媒體建設關系著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必須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健全適應網路媒體特點的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確保網路新聞宣傳的領導權掌握在黨和人民手中。要堅持正確導向,加強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確保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安全,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使黨的主張真正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要重視網路媒體組織建設,推動黨組織向網路媒體領域延伸,主動幫助網站,尤其是民營網站建立健全黨組織,指導開展組織活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黨員積極分子,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切實發揮黨組織在網路媒體中的戰斗堡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