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與閱讀
❶ 求一篇《我與網路閱讀》的文章
《我與網路閱讀》
最近對網路文閱讀的痴迷並沒有因為火熱的夏天的到來而升溫,相反,我的創作熱情在慢慢消減,趨於真純的平淡和寧靜,一如秋雨中凋零的片片花瓣,經歷了往昔的繁盛和春風夏陽的撫慰,終於回歸到大地母親的寬厚的懷抱。
不是嗎?「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對文學、對創作、對網路文學、對人生、對生活,我越來越陷入了冷靜地思索:我為什麼要寫文章?我在網上發表文章是為了什麼?我最終要達到什麼樣的人生目的?兩年來,我在網上發表了140篇文章的意義何在?我還要繼續寫下去嗎?下一步我要寫些什麼?怎麼提高?
為什麼要寫文章?在網上發表文章是為了什麼?要達到什麼目的?想來想去,好像也不為什麼啊!我不想成名成家,也不想出書賺錢,更不想吸引眼球、標新立異、嘩眾取寵。我寫的文章只是我個性和思想的自然流露、寂寞時心靈的獨白,還有我看到的、想到的,我喜歡已久的東西,但這些都是一直沒有機會寫出來、一直沒有機會說給別人聽。因為身邊的人大都不喜歡這些話題,而且能找到有共同語言的文友並不多,因此一直感到很壓抑,心裡一直有傾訴和交流的慾望,就像安徒生筆下的丑小鴨想到河裡去游泳一樣,好在我終於發現了互聯網這個東西,才使這些變成了現實。
雖然如此,但在網上發表文章我還是有原則的。那就是我的座右銘,也是無論在那個網站我一致的簽名「神遊於聖潔的文學殿堂,漫步於醉人的文學芳草地。」我寫真實的醇厚的文字、思想和人生感悟,追求純正的審美情趣,嚮往唯美的和高雅的文學聖殿,希望同過自己的努力來一步一步接近於它,好感受純文學和藝術美的熏陶。當然,對於現實中的我所看到、感悟到的丑惡、庸俗、卑劣行徑,我會義不容辭地用自己的文字作武器,進行最無情的揭露和批判。我不想當救世主,也不想當什麼衛士,我僅僅只是出於文化人的良知,再加上我那嫉惡如仇、憤世嫉俗的被萬丈紅塵也難以磨滅的個性。
在網上發表了140篇文章的意義何在?我不想得到傳統意義上的社會的承認和肯定。但我的這些自發的腦力勞動也應該是有點意義的。首先,有許多網友對我的文章進行了肯定,他們說喜歡我的文字,他們說讀了我的文章更加熱愛生活了、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了,更加喜歡文學了,甚至有網友說讀了我的文章對人生、對社會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感悟。我想,這些就是對我最高的獎賞,這些就是我上網發表文字的最大意義啊!
至於下一步還要繼續寫嗎?寫些什麼?怎麼提高?
上網兩年了,心情隨著自己在網上的創作飄忽不定,時而激動興奮、時而得意輕狂、時而失落憂郁,時而迷茫困惑。當所有的繁華榮辱落盡之後,浮躁的心靈冷靜了下來,在一個靜靜的溫馨的夜裡,在柔和的燈光下,獨自一人打開書房的電腦,打開網上自己的文集,用旁觀者和審視的眼光,看一看這個叫文一蟲的傢伙兩年來到底都寫了些什麼。
一百多篇文章中,有幾篇小小說、十幾篇書評、十幾首詩、三篇游記、兩篇童話、還有幾十篇散文和雜文。這些散文和雜文很大一部分是隨感和人生感悟類的東西。
一篇篇地瀏覽,一頁頁地翻閱,有些文章還真的不錯,寫的是真性情,抒發的是真實的情感,對人生的看法觀點也還比較獨到,而且文字中幾乎沒有網上泛濫的比比皆是的虛無和頹廢。也沒有發現描寫情感漩渦和三角戀愛故事的文字。就是我以審視的眼光和批判的態度來看,我對文一蟲的文章基本上也是滿意的,也覺得某些文章還是有精彩之處的。總體印象就像一條山澗流淌的小河,雖然沒有江河湖海的氣勢和洶涌連天的波濤,但河水清澈見底,一眼就可以看見水中紅紅的游魚、水底青青的水草和潔白的鵝卵石。看來時光沒有虛度,人生還是有價值的。
但我也看到了文一蟲的許多不足,文章的深度還不夠,還缺乏深厚的藝術底蘊,文章中音樂、繪畫、雕塑、影視等等藝術領域還涉及的少,描寫和感悟的也不太到位,這些還有待於進一步加深藝術修養,而且大部分文章只能泛泛地談了一些對人生對社會的看法,沒有發掘問題和現象背後潛藏的深層次的東西,缺乏寫大散文的功力和駕馭能力。還有,最要命的就是,人生的經歷和閱歷還不豐厚,這些制約著自己的思路和文字延伸的廣度和深度。看來,下一步還得繼續實踐葉廣芩老師的忠告:「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走出書齋、沖破思維定勢。」這才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啊!
但轉念一想,我又不是專業作家,為什麼要這么辛苦地熬夜創作,在工作和生活的夾縫里來追求這個所謂的文學夢?我每天要工作,要接送孩子上學,要料理家務,要為生存奔波,當然也還要吃飯、休息,我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創作,我只有不斷地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只有不斷地透支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來支撐這個虛無縹緲的文學夢,但這是何苦來著?我不知道!因為我無法拒絕做夢,就像大地無法拒絕太陽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一樣。
我想,只要生活的源泉還在潺潺地流淌,只要對文學的熱愛還在繼續,只要對每一棵小草、對每一個黎明、每一個日出都充滿希望,我的筆下肯定就還會有文字流出,我的手指自然還要自由地敲擊電腦鍵盤,在鍵盤上彈奏一曲美妙的人生之歌。
但我不想重復自己,我要沖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在創作上尋求新的提高、新的突破。讓我的創作從第141篇文章開始吧。
❷ 網路閱讀的利與弊有哪些
可以節省時間
2.方便,便於查找
3.節約紙張,保護環境
4.網路上的文本資源更加豐富
5.節省買書本的費用
6.便於和五湖四海的人進行交流讀後感
弊:容易形懶惰理主要不利於眼睛健康
❸ 網路閱讀比書本閱讀好在哪裡
網路閱讀好處:
量大,面全,可以有比較有參考,還可以設定字體和翻頁。隨時可以查閱各種資料和信息。
網路閱讀依附於互聯網的發展,區別於紙質紙張的閱讀方式,這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它是對傳統閱讀的一種顛覆與挑戰。為什麼這么說呢?網路閱讀有很多優點:不受紙張限制,無攜帶保存障礙,方便且節約資源。而根據有關調查,我國的傳統閱讀呈明顯的下降趨勢。在受調查的人群中,大概只有不到一半的人還進行書本閱讀,比十年前下降了至少25個百分點。
電子圖書確實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閱讀平台。一方面,讀者可以根據自己需要的閱讀信息,在網上快速地搜索出相關的信息、文章。另一方面,在部分紙質圖書價格日益上升的今天,電子圖書為人們提供了一種便宜的閱讀途徑,讓人們在閱讀方面節省了不少費用。
❹ 網路閱讀有利還是有弊
網路閱抄讀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襲,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我們需要的是用發展的眼光,科學的態度去面對網路上大量的信息,在視覺受到沖擊的同時,心靈上也在不斷的更新。
好的一方面就是:讓我們可以學到很多陌生學科的知識,讓知識不在有界限,取長補短,大量的閱讀信息,免費的TXT文檔,雜志周刊,等等等,設計者們以優越的思維打開了你心靈上的枷鎖,網路閱讀的利益之處還很多,在現實的生活中你可以第一時間知道新聞,你可以不到現場就能看到現場信息。
弊,不好的一面:電子輻射,雖然現在都已經是LED,LCD時代,但電子產品所帶的電子輻射還是有的,孕婦、抵抗力弱的人還是不要使用的為佳。很多偽科學,假知識,都在不斷的涌現,所以說在大量的知識沖擊面前,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我們所需要的知識,取其精華,淬其糟粕!
很高興為您解答,不知道是否滿意!
手打原創,翻錄必究!
微軟MVP網路團隊!
❺ 網上閱讀的利與弊
利:網路閱讀具有方便快捷、信息容量大、生動形象等優勢,這些是傳統紙本閱讀所不可比擬的。打開電腦,登錄網站,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找到各種各樣我們所需要的資料信息,既方便又快捷。
網路閱讀改變了單一的文字或靜態的圖像的表現形式,能夠對文字、圖片、影像、聲音等信息形態進行有機的合成,實現文本、數據、聲音,以及各種圖像在數字化環境中的一體化傳播。網路讀物可以提供讀、看、聽三方面的內容,閱讀視野更加開闊,也更直觀、更逼真,大大提高了閱讀的趣味性,因此,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弊:網路閱讀使廣大讀者受益匪淺,但其中存在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第一,網路是一種新興的載體,需要藉助諸如網路、計算機、智能手機等一些硬體設備的支持,無法像書本那樣隨時隨地閱讀。第二,閱讀環境容易受到污染。
網路閱讀環境由於信息的重復與失實、管理與控制的不嚴格,導致虛假低劣信息泛濫,出現一些低級趣味、色情、暴力等內容,使自控能力不足的青少年受到誤導,甚至不能自拔,誤入歧途。第三,內容淺薄,缺乏深刻性。網路媒體的快捷報道和海量信息,與傳統讀本相比,無法做到內容嚴謹,字斟句酌。目前,網路上可供閱讀的內容許多是重數量而不重質量,通常只有廣泛性,缺乏深刻性;娛樂性較強,琳琅滿目,缺乏永久的回味和深入的思考。久而久之,讀者的思辨能力將被削弱。
❻ 什麼是網路閱讀
網路閱讀是一種有別於傳統紙張閱讀的新型閱讀方式,此種閱讀方式的興起、發展有賴於互聯網的發展。網路閱讀的特別是無紙張限制、無攜帶保存障礙、方便、節約資源。圖書保存於網路,一點即可閱讀,不用案頭堆積如山,耗費巨大木材資源。
網路閱讀不可逆轉——速讀觀點選擷
對於印刷品閱讀率的下降要重視,但也不必驚慌。這個數字可能還會下降,高雅印刷品市場本來就是狹小的,但不會消失,隨著社會文化水平的總體提升而適當擴大,但新一代人的閱讀形式會更多地轉變為網上閱讀,這是不可逆轉的。
最近公布的第四次我國印刷品閱讀情況調查表明,國民閱讀率已經從1999年的60%跌到了2005年的48%,使人深感印刷面臨的危亡;與此同時,余秋雨先生反對設立「國家讀書日」,以及他關於「信息爆炸,閱讀不是欠缺,而成為災難」的言論,頓時成為眾矢之的。
其實,閱讀不是從來就有的。文字出現前,記憶是當時的信息交流的要素。希臘文字出現後,蘇格拉底認為,這會造成人們依賴文字傳播而使對歷史的記憶萎縮,並且許多口語詞彙只能給出一種文字形式表達,無法展現口語對話中的多種語境。當時記憶一部史詩所花費的時間,遠遠少於為了掌握記錄的文字體系而花費的時間。但是,正是文字,特別是印刷術以後的文字閱讀,蘊藏了最近數百年人類的深刻思考,是最富的人文精神之所。美國媒介哲學家利文森(P.Levinson)在回顧這些歷史時指出:「今天對於全部電子媒體包括計算機在內的猛烈的學術攻擊,都是源自由來已久的對新媒介的焦慮而反過來希望保護書寫媒介。」
我們有一種錯覺,似乎在印刷時期的所有人都在閱讀並得到了啟蒙。其實,真正通過閱讀獲得啟蒙的人,占人口的比例很小。我的童年,除了原始的游戲和聽老人講故事,對外界幾乎渾然不知,在大城市生活尚如此貧乏,更不要說農村了;而現在的孩子,從出生起眼睛就盯著電視和電腦屏幕,差異太大了!電視是迄今為止最為廣泛的傳媒,它使得世界人口的多數,特別是那些不識字的人和沒有閱讀習慣的人有了了解外部世界和娛樂的去處,這是傳播史上的偉大進步。在這個意義上,無論我們怎樣譴責電視,批評網路,它們有史以來最為完善地實現了人類聲像的同步傳播,開闊了社會最大多數人的眼界。
什麼是閱讀?閱讀是使正在呈現的文字與圖畫成為有意義事物的一道程序。如果所寫的或所印刷的文字沒人看,那麼這種存在只是一種沒有意義的沉默的存在。引導學生(從小學開始,但現在主要應關注大學生)閱讀印刷品中的精華,需要做很多工作,但是我們不能用自己熟悉的經驗尺度來衡量已經變化了閱讀形式。所有驚嘆閱讀危亡的作者都是年長的人,我們了解多少摸著鍵盤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已經形成了新的閱讀習慣。他們接觸的主要是「信息」,海量的信息,而將信息變成「知識」,這是一道重要的轉折,如何將信息轉變為知識,年長的一輩負有責任。
閱讀對於人的理解能力、邏輯性和綜合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這不是別的獲取信息的方式可以替代的。然而,閱讀一定得是印刷載體嗎?網上閱讀以往印刷品的文字,同樣是閱讀,而且還可以無限鏈接,這種閱讀的培養,可能比呼籲直接閱讀印刷品要有效些。但是,這方面我們幾乎沒有做什麼。單純地看使用什麼載體來衡量閱讀,這種標准已經不靈光了,我們進入了媒體融合時期,所有的載體都不過是數字媒體的外在形式而已。這個調查問卷顯示出有越來越多黨政幹部接受了新媒體,採用網路等方式閱讀,這種新方式可以是紙質媒體閱讀的有效補充。
對於印刷品閱讀率的下降要重視,但也不必驚慌。這個數字可能還會下降,高雅印刷品市場本來就是狹小的,但不會消失,隨著社會文化水平的總體提升而適當擴大,但新一代人的閱讀形式會更多地轉變為網上閱讀,這是不可逆轉的。對於網路和電視的主體內容,永遠需要保持批評的態勢,然而即使是精英們,也需要輕松的娛樂,這是所有人都需要的一種原初生命狀態,娛樂是人類天性的一部分。這種娛樂與人文精神的高雅不是同一性質的東西。既然我們可以贊美原始部落忘情地歌舞和樸拙的繪畫,那麼就應當寬容一點電子媒體提供的娛樂,要求媒體的娛樂「雅俗共賞」只是神話。通俗是娛樂的本質,問題在於現在的大眾文化淺層次的快樂太多,它意味的不是娛樂的過剩而是貧乏。來源:新華網
❼ 網上閱讀的利弊
電子閱讀利的方面來:
1、開創了自一個新的閱讀媒介(以前是紙質的),是時代的進步
2、閱讀效果「圖」「文」「聲」三者兼具,更形象生動,開創閱讀先河
3、衛生,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環境
4、書的保存更簡便,便於存儲,不佔用空間
5、製作上傳之後,不用印刷,節省了資源
電子閱讀弊的方面
1、它受電腦設備,網路及電路等的限制,如果產生故障將不能閱讀。
2、它不方便攜帶,只能在電腦前閱讀,不能帶走,受時間和地點的制約。
3、相比紙質書籍,對視力的損傷更大
4、電子閱讀的普及率還很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❽ 網路閱讀如同 傳統讀書如同
新媒體帶來挑戰 網路與傳統閱讀如何共存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11:32 文匯報
日前,英國《衛報》評全球博客影響力榜揭曉,在評選出的「全球最具權勢博客20強」榜單中,徐靜蕾( blog 徐靜蕾吧)位列十二,「老徐的博客」也是該評選中唯一入榜的中文個人博客。調查顯示我國博客作者規模已突破2000萬人,博客讀者更是占網民總人數的74.4%。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組織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表明,我國國民讀書(傳統紙質閱讀)率連續6年下降,讀網率在6年內增加6.5倍。對此,專家認為,讀書率的下降只是反映了信息受眾的分流,對讀書的引導應該提倡讀什麼,而不是通過什麼讀。
讀網率6年增6.5倍
長久以來,閱讀總是和傳統媒體結合在一起的。然而,去年年底,由「計算機世界網」牽頭組織的「新媒體分論壇」上傳出信息:如果對採用Web2.0技術的新媒體業務應用做個排名分析,博客應該是目前最主流的模式,它的閱讀覆蓋規模每個月超過1.1億人次,人均閱讀有效時間超過120分鍾。與此相對的是,由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組織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表明,我國國民讀書(傳統紙質閱讀)率連續6年下降,讀網率在6年內增加6.5倍。在這份調查中,「沒時間」成為多數人不讀書的最大理由,然而「沒時間讀書」的人,卻正不同程度地保證時間去網上閱讀。
「網路改變一代人的閱讀習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讀書不一定就高尚,讀網也不一定就墮落。」北京大學博導王餘光認為,「單單看讀書率下降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其實,無論閱讀哪種媒體都要面臨一個內容選擇的問題。利弊關鍵在人,而不在工具。讀書率的下降只是反映了信息受眾的分流,我相信,新興媒體並沒有實力將傳統紙質印刷媒體置於死地。對讀書的引導應該提倡讀什麼,而不是通過什麼讀。」
國外觀點值得商榷
「互聯網無處不在,人們幾乎可以用它完成一切:閱讀、游戲、交際、購物、爭論、戀愛……」美國學者李·西格爾的新書《對抗機器:電子哄客時代的人類生存》已經引發了廣泛的全球性爭論。西格爾針對星巴克里「幾乎所有人都埋首於面前的筆記本電腦」的場景評論道:「有諷刺意義的是,技術使人們對高級和大眾藝術的無私享受,倒退回了粗糙的、貪婪自私的原始藝術階段。」——大量未經編輯的信息充斥網上,知識也「退化成了信息」,前所未有地需要編輯、評論家、專家和藝術家的回歸。美國學者希利斯·米勒在《全球化時代文學研究還會繼續存在嗎?》一文中也給出了「危言聳聽」的觀點:「當我們依靠印刷文化背景所建立起來的價值觀、寫作觀和閱讀觀煙消雲散後,我們也就不得不跨上電子文化和數字文化這輛戰車,與我們過去所欣賞和珍愛的一切依依作別了。」
實現兩者之間對接
「新媒體的崛起對傳統閱讀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進一步推動出版載體多元化地快速發展。」在去年的北京國際出版論壇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表示了對數字化出版業的關注。面對新觀念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傳統出版業准備好了嗎?或者說,有沒有從觀念上接受這種變化?
已有資深出版人指出,目前90%的人類知識和智慧處在離線狀態,伴隨新媒體而生的「淺閱讀化」傾向不容忽視。書評人、長年在博客上為大家薦書的接力出版社(blog)副總編黃集偉(blog)則認為:「網路和傳統閱讀在某種程度上,是互動的,而不是『謀殺』關系。」
目前看來,在線閱讀雖然在質量、版權保護等方面還存在需要逐步解決的很多問題,但無論如何,「必須認識到任何時代的媒體傳播都沒有今天新媒體傳播的力量強大。」柳斌傑透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將採取措施,打破數字出版產業與傳統出版產業的界限,實現兩者之間的對接。而怎樣使在線的內容,告別感官娛樂的雞零狗碎和八卦信息,如何讓更多人類的智慧和思想「在線」,將成為重中之重。(陳熙涵)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希望有用,望採納!!
❾ 網路閱讀的好處和壞處
網路閱讀最大好處是:省錢,不用買那麼多書,不佔地方,搬家方便。
缺點:看電版腦時權間長了眼睛會疼,此外現在無線上網還比較少,所以不能走到哪裡讀到哪裡,必須有聯網的電腦才可以。
書面閱讀的好處:最大的好處是隨身攜帶,什麼時候都可以看,比較方便。而且不用擔心找不到網址或者網站更新了。此外相對於網路閱讀,眼睛損傷比較小。
缺點:書太沉了,還特別佔地方,搬家的時候特別頭疼(剛搬了一次家,印象太深刻了,差點想都賣廢品了);此外,書本價格比較貴,就算打到半價,也是遠高於網路小說的價格(對於只看一兩次的書而言,比如暢銷小說)。
建議:對於自己特別喜歡的書或者經常看的工具書/參考書等以及比較經典的作品(名著)可以考慮購買書本收藏;一般的暢銷小說等看網路版的即可。(有藏書嗜好者除外)
壞處就是:對自己健康的傷害了啊!對眼睛,對身體不好了啊!!諸如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