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輔城網路

輔城網路

發布時間: 2021-02-27 06:18:36

❶ 深圳市積分入戶網上預約幾點放號

辦理戶口遷移、戶口遷入都需要到各個戶政窗口辦理,本文提供的是深圳各公安局戶政窗口地址電話一覽,希望對您有幫助。
辦理地點:
(1)戶籍地屬福田、羅湖、南山、鹽田的,向分局人口科戶政窗口申請;
(2)戶籍地屬寶安、龍崗、龍華的,向戶籍地派出所申請;
(3)戶籍屬光明、坪山、大鵬的,向分局治安大隊戶政窗口(中心)
1 深圳市公安局 羅湖區解放路4016號綜合服務大廳3樓 84465000
2 羅湖分局 (戶政大廳) 羅湖區湖貝路2000號 84460483
3 翠竹派出所戶政室 布心路2063號 25508885
4 東湖派出所戶政室 太白路1128號 25519054
5 筍崗派出所戶政室 寶崗路213號 82420815
6 清水河派出所戶政室 泥崗村洪濤路1號 82447221
7 桂園派出所戶政室 寶安南路松園西街28號 25572789
8 南湖派出所戶政室 南湖路2009號 82251642
9 東門派出所戶政室 湖北路2000號二樓戶政大廳9號10號窗口 82176291
10 東曉派出所戶政室 布吉路1038號 25673340
11 口岸派出所戶政室 和平路1001號 82344111
12 黃貝派出所戶政室 華麗路1065號 25413206
13 蓮塘派出所戶政室 羅沙路4020號 25728798
14 福田分局(戶政大廳) 福田區福強路金地工業區106棟 82923357
15 南園派出所戶政室 濱河路2033號 83799883
16 園嶺派出所戶政室 上步中路1010號 82097331
17 福田派出所戶政室 深南大道1001號 84461305
18 香蜜湖派出所戶政室 紫竹六道6號 84461425
19 梅林派出所戶政室 梅林路38號 83125520
20 福保派出所戶政室 益田路1005號 83832981
21 沙頭派出所戶政室 沙嘴路上沙新村20號 83303116
22 蓮花派出所戶政室 蓮花路1106號 84452241
23 華強北派出所戶政室 振興路108號 239847363
24 華富派出所戶政室 梅崗南街10號 83231112
25 天安派出所戶政室 天安數碼城9棟 83896110
26 八卦嶺派出所戶政室 八卦路38號 82433121
27 福強派出所戶政室 裕亨路1號 83376451
28 景田派出所戶政室 景田南六街16號 83929005
29 南山分局(戶政大廳) 南山區南山大道3020號 84466097
30 粵海派出所戶政室 學府路95號 26555896
31 招商派出所戶政室 蛇口公園23號 26837005
32 南頭派出所戶政室 南山大道3888號 26510349
33 桃源派出所戶政室 西麗鎮龍井路龍井庭苑B座首層 26787933
34 南山派出所戶政室 南山大道1155號 26433321
35 蛇口派出所戶政室 蛇口花果路68號 26884333
36 塘朗派出所戶政室 塘興路110號 84453410
37 高新派出所戶政室 松坪山朗山路2-1號 26953968
38 深灣派出所戶政室 東濱路深圳灣口岸對面 86679916
39 沙河派出所戶政室 石洲北路12號 26754207
40 西麗派出所戶政室 西麗南路8號 26500802
41 鹽田分局(戶政大廳) 深鹽路2078號 84460743
42 寶安分局(戶政大廳) 寶安區羅田路2號 85131404
43 寶民派出所戶政室 裕安二路1號 27812361
44 南沙派出所戶政室 沙井街道南環路355號 84455656
45 上川派出所戶政室 35區安華二巷36號 84455062
46 官田派出所戶政室 石岩街道石岩河北路38號 84456385
47 松崗派出所戶政室 松崗街道沙江路251號 27135902
48 石岩派出所戶政室 石岩街道寶石東路403號 27607665
49 塘頭派出所戶政室 石岩塘頭大道9號 27624250
50 燕羅派出所戶政室 燕川社區燕川牛角路32號 27059903
51 黃田派出所戶政室 黃田凱成二路16號 84455339
52 共樂派出所戶政室 西鄉興業路101號 84455210
53 新樂派出所戶政室 寶城海樂路8號 27838643
54 沙井派出所戶政室 沙井新沙路492號 27729115
55 塘尾派出所戶政室 福永塘尾萬里路 27376296
56 翻身派出所戶政室 47區自由路135號 84455098
57 東方派出所戶政室 松崗街道松裕路110號 84455760
58 鳳凰派出所戶政室 鳳凰山大道1號 84455418
59 鎮南派出所戶政室 興華二路282號 27881022
60 流塘派出所戶政室 西鄉街道寶田一路17號 84455298
61 新橋派出所戶政室 沙井街道廣深公路107號(107國道旁) 84455777
62 西鄉派出所戶政室 西鄉新安六路12號 84455210
63 上南派出所戶政室 沙井上寮寮豐路1號 27290117
64 坣崗派出所戶政室 湖濱路1號 84455540
65 福永派出所戶政室 福永街道辦永泰西路1號 27371059
66 萬豐派出所戶政室 沙井街道南環路112號 84455602
67 龍崗分局(戶政大廳) 龍崗區中心城德政路6號 84468230
68 坂田派出所戶政室 坂田布龍路610號 89950363
69 寶崗派出所戶政室 坂田街道坂雪崗大道2001號 89582270
70 橫崗派出所戶政室 橫崗街道廣達路30號 28867126
71 六約派出所戶政室 橫崗街道六和路88號 28502570
72 坪地派出所戶政室 坪地街道崇德路1號 84092295
73 荷坳派出所戶政室 橫崗街道長江埔路81號 28626114
74 平湖派出所戶政室 平湖街道平湖大街532號 28851896
75 輔城派出所戶政室 平湖街道平龍西路172號 84696443
76 平南派出所戶政室 平湖街道鵝公嶺社區東門208號 89540152
77 新城派出所戶政室 中心城清林中路88號 28919899
78 愛聯派出所戶政室 愛聯軍田路59號 28992599
79 盛平派出所戶政室 長興北路2號 89982330
80 龍崗派出所戶政室 龍園路468號 28836030
81 新生派出所戶政室 新生路89號 89905124
82 龍新派出所戶政室 植物園路238號 84818616
83 同樂派出所戶政室 大坑路48號 84891835
84 布吉派出所戶政室 吉化路115號 28873119
85 羅崗派出所戶政室 羅崗路78號 28573757
86 水徑派出所戶政室 長龍路130號 28289744
87 南嶺派出所戶政室 南嶺街道布沙路169號 28708221
88 李朗派出所戶政室 上李朗田心路9號 89701598
89 沙灣派出所戶政室 沙平北路78號 28751979
90 大運城派出所戶政室 飛揚路66號 84446876
91 梧桐派出所戶政室 橫崗安良路133號 28616630轉104
92 光明分局(戶政大廳) 光明新區牛山路1號(碧岩路和光明大道交叉路口) 84468776
93 公明派出所戶政室 公明街道民生路296號 27730730
94 東周派出所戶政室 公明街道東龍路98號 27157008
95 玉塘派出所戶政室 松柏路3333號 27191851
96 光明派出所戶政室 公明街道樓村同富路1號 27403679
97 南鳳派出所戶政室 觀光路南鳳派出所 23466721
98 坪山分局(戶政大廳) 坪山新區龍坪路1號 84443014
99 坪山派出所戶政室 坪山街道東縱路348號 84458888
100 坑梓派出所戶政室 坑梓街道公園路69號 (坑梓影劇院東側、坑梓公園對面) 84137338
101 石井派出所戶政室 坪山街道東縱路41號 89923114
102 燕子嶺派出所戶政室 金牛西路燕子嶺生活區(燕子嶺公園旁邊) 84459733
103 龍華分局(戶政大廳) 龍華新區梅龍大道98號國鴻大廈B座1樓 85135158
104 龍城派出所戶政室 龍觀路385號 84455867
105 油松派出所戶政室 龍華新區民清一路57號 84456008
106 民治派出所戶政室 民治街道陽光路28號 84455964
107 觀瀾派出所戶政室 觀瀾街道新瀾大街32號 28081994
108 上塘派出所戶政室 龍華和平西路370路 84455941
109 龍華派出所戶政室 大浪街道龍觀西路41號 84455903
110 福民派出所戶政室 觀瀾街道福民人民路139號 84456498
111 松元派出所戶政室 觀瀾高爾夫大道1001號 84456583
112 大浪派出所戶政室 大浪街道泥頭咀新8巷1號 29536839
113 民新派出所戶政室 民治街道民塘路東泉新村138棟 81789609
114 牛湖派出所戶政室 觀瀾高爾夫大道138號 84456526
115 大鵬分局(戶政大廳) 大鵬新區大鵬街道嶺南街嶺澳新村12巷1號 85136123
116 南澳派出所戶政室 南澳街道富民路138號 84400802
117 大鵬派出所戶政室 大鵬鎮嶺澳村一巷十二號大鵬分局綜合服務辦證大廳 84300824
118 葵沖派出所戶政室 葵沖街道葵坪北路57號 84209110
119 土洋派出所戶政室 海景路6號 84230777

你可以打電話問下工作人員

❷ 中國移動山東濟南的DNS是多少

DNS為211.137.191.26,用戶數比例為2.49%。

任何組織都可以建立域名系統,為其所有分布結構選擇標簽,但大多數 DNS 協議用戶遵循官方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使用的分級標簽。常見的頂級域是: COM 、 EDU 、 GOV 、 NET 、 ORG 、 BIZ ,另外還有一些帶國家代碼的頂級域。

(2)輔城網路擴展閱讀:

DNS伺服器可分為三類:

1、主域伺服器

主域伺服器可以使用所在區的信息來回答客戶機的問詢。它通常也需要通過詢問其它的域名伺服器來獲得所需的信息,主域伺服器的信息以資源記錄的形式進行存儲。

2、輔城伺服器

為了響應用戶的請求,輔域名伺服器通常需要詢問其他伺服器以得到所要的信息。和主域伺服器差不多,輔域名伺服器中也有一個Cache,用於保存從其它伺服器中得到的信息。

3、Caching only域名伺服器

Caching only伺服器不提供任何關於區的權威信息,當用戶向它發出詢問時,僅僅轉發給其它的域名伺服器,直到得到答案,並把答案在自己的 Cache 中保存一段時間,如果客戶發出同樣的詢問時,它直接用 Cache 中的信息來回答,無需詢問轉發給其它的域名伺服器。

❸ 胡萊三國 主城如何被點將台蓋住可以不顯示輔城嗎

你聽誰說的可以把主城蓋住的!??

❹ 如何提升我市第三產業發展水平

第三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服務功能推動著第一、二產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在經濟體制轉軌、工業化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提升第三產業發展水平,不僅具有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提供廣闊的就業門路,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高服務的社會化、專業化水平的一般意義,而且對於促進市場經濟發育、優化資源配置、產業結構調整和整個經濟的長期穩定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長遠意義。
一、我市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十二五」以來,市委、市政府結合我市實際,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我市第三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去年我市出台了《岳陽市流通產業中期發展規劃》(2014--2020),明確了我市總體產業布局,即「一中心」--城陵磯國際航運流通中心;「兩圈」--岳、臨、榮都市商業圈和汨、湘、營城市商業圈;「三帶」--沿長江航運流通帶,東西向陸運流通帶和南北向陸運流通帶。加大了工作力度,我市第三產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第三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行業結構逐步優化,內在質量明顯提高,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和吸收勞動就業的主體。
總體水平不斷提高,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到2014年,我市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937.07億元,是十一五計劃的2倍,年平均增長12%。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三次產業比例10.9:54:35.1其中第二產業佔比下降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佔比提高了1.1個百分點。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初步成效,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日益顯現。
成為吸納社會勞動力的重要渠道。2014年,我市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佔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為29.7%,與十一五期間相比增加了6.6個百分點。「十二五」期間我市社會從業人員共增加23.4萬人,其中第一產業從業人員五年間減少了10.7萬人,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分別增加2.5和11.6萬人,也就是說,第三產業不僅消化了社會新增就業人員同時還吸納了大量從第一產業轉出的勞動力,第三產業已替代第二產業成為勞動力就業的主渠道,為我市順利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減輕社會就業壓力作出了突出貢獻。
對國民經濟的推動作用顯著增強。「十二五」時期,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三次產業對國民經濟的推動作用發生了較大變化,第一產業對國民經濟的推動作用下降,二、三產業對國民經濟的推動作用逐漸增強,我市國民經濟走向高效、低耗、優質的更高水平。按可比價格計算,2010年我市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為31.3%,比2005年高2.7個百分點。「十二五」期間,在GDP年平均12.3%的增長速度中,有4個百分點是第三產業帶動的,第三產業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以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為主共同帶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形成了新的消費熱點,拉動國民經濟穩步增長。「十一五」以來,旅遊、房地產等消費熱點已逐漸形成,成為對服務業拉動作用較為明顯的行業。2014年,全市共接待海內外遊客1311.06萬人次,增長13%,全年旅遊業總收入突破300億元,增長19.9%。旅遊已成為假日經濟中的主要消費熱點。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11%,銷售額增長23.7%,房地產稅收貢獻增長23.1%。
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近年來我市第三產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與我市經濟發展階段和人均收入所應達到的水平相比,與國內其它城市相比,還存在著總量不足、比重過低、服務領域狹小等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三產業總體水平不高,比重偏低。縱向對比,我市第三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佔GDP比重逐年提高,就發展趨勢來說,產業結構的變動是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的;但橫向對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總量不足、比重偏低的問題十分明顯。從總量看,2014年我市GDP在全省同級城市中列第2位,第三產業增加值僅列第8位,第三產業發展水平比較落後。從比重看,2014年我市第三產業比重為35.1%,明顯低於90年代初發達國家60%的水平,也低於國內先進城市平均45%的水平;第三產業比重低還表現在從業人員的比重上,2014年,我市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佔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僅為29.7%。
第三產業內部行業發展不均衡。商貿餐飲等傳統行業比重較高,但後勁乏力;信息、社會服務等新興行業起步較晚,基礎薄弱,規模不大;為農村、農業和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服務的第三產業發展緩慢,不適應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這種不合理的行業結構造成了第三產業內部行業發展的不平衡,同發展市場經濟的要求很不適應,成為制約我市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規模小,城市化水平不高,服務業發展空間狹窄。城市化是第三產業發展的需求基礎,第三產業的規模和結構,取決於城市化水平和城市規模結構。改革開放以後,盡管我市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成效也非常顯著,但是仍然處於比較低的水平上,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農業人口比重仍然較高,2014年我市農業人口比重為62.3%。農村人口相對較多、城市化水平偏低,使我市服務業發展空間狹小,客觀上制約了我市第三產業總量的提高。
市場化程度低、產業化進展慢、國際化水平不高。第三產業的一些領域,具有兼帶公益性、自然壟斷性、關系安全性等產業特性,影響了第三產業一些政策的制訂和改革開放措施的實施,使第三產業作為整體的市場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程度,都明顯低於其他產業,缺乏快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三、發展思路及具體措施
「十二五」期間,我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將進入新的重要歷史時期。第一、第二產業整體上處於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階段,主要工農業產品相對過剩,僅靠數量擴張帶動經濟增長的餘地已經不大。與第一、第二產業相比,第三產業潛在需求大,存在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帶動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第三產業發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新機遇:
首先,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制的不斷完善,許多與第三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改革難點問題將取得重大突破,直接為第三產業發展培育出更多的增長點;
其次,我國加入WTO後,到今年7月,15年的國內保護期即將結束,開放程度相對較低的第三產業領域將會成為外商投資的巨大潛在市場,外資的進入,一方面會加劇這些領域的競爭,另一方面將帶動第三產業整體水平的提高,有利於優化第三產業結構、擴大服務領域、改進服務質量、增加知識含量、提高國際競爭力。經濟、文化各領域互相交往和合作的進一步增加也將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
第三,結構調整將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巨大空間,第一產業逐步走向市場,需要大量的產前、產中和產後服務,這將大大促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發展;第二產業的結構優化和升級,將加大對金融、證券、研究開發、中介咨詢、市場營銷、網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的需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變化和消費結構的升級,使教育、旅遊、文化、體育、醫療保健等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將會促進服務性消費的比重不斷上升;
第四,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管理社會化程度的提高,特別是我市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任務,將促進城市內部專業化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從而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廣闊的需求空間。
「十三五」期間,第三產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更加嚴峻的挑戰,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提升發展水平,是第三產業工作的基本任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好第三產業工作轉變觀念、轉變職能、轉變作風,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高素質的人才。結合我市第三產業自身發展特點,我們認為提升我市第三產業發展水平的總體思路是: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圍繞「將岳陽打造成湖南經濟新的增長極」的目標任務,按照擴大總量、優化結構、拓寬領域、提高水平的要求,抓住我國全面深化經濟改革的有利時機,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產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為方向,增加第三產業資金和技術投入,完善商品市場體系和社會服務體系,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改組、改造傳統服務業,逐步形成適應未來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服務完善、功能齊全,具有岳陽特色的第三產業發展體系。具體可採取以下措施:
1、在確保優勢行業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加快新興行業的趕超步伐,積極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抓住擴大內需的機遇,制定優惠政策,大力發展旅遊、批零貿易餐飲、交通運輸、金融保險和房地產等帶動作用明顯的重點行業,拉動全市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擴大第三產業整體規模。在此基礎上,積極拓寬服務領域,扶持、壯大信息服務、社區服務和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產業關聯度高、滲透性強的現代服務業,使其逐步實現產業化,成為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帶動第三產業全面發展。
2、擴大開放度,適應多元化供給市場。抓住中國全面深化經濟改革的有利時機,按照國際標准,加大改革力度,積極推進第三產業國際化進程,努力與國際標准接軌,提高第三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和整體服務水平;堅持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落實鼓勵出口的政策措施,實施走出去的開放戰略。同時加大對內開放力度,立足滿足本地需求,延長服務半徑,加強對外輻射。
3、採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增加對第三產業的投入。要廣開融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按照市場經濟的運作方式,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廣泛吸引社會投資和境外投資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市政府和各市、區政府,要安排一定數量的財政預算資金,通過貼息、補貼等方式,扶持第三產業發展中具有全局性且帶動作用大的項目。加大直接融資力度,優先安排符合產業政策和發債條件的第三產業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調動社會個方面力量,多渠道地吸引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和國外資本投入第三產業,形成較為完善的第三產業社會化投資體系。
4、推進城市化進程,改善城市規模結構。有計劃地擴大小城鎮規模,合理引導城市工業企業向小城鎮轉移;加快戶籍管理體制改革的進程,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不斷提高農民收入,增加對農產品和工業製成品的消費需求,刺激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業發展,促進我市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拓寬第三產業的發展空間和發展領域。通過中心城區質量的提高、結構的轉換,輔城和小城鎮的擴張和功能的完善,來提高城市的集聚效應和輻射能力。
5、加大第三產業企業改革力度。加快企業改革步伐,打破地區、部門、所有制界限,鼓勵民營、私營企業參與企業間的重組、合並、購並,實現產權多元化,在服務業內部形成投資多元化、經營規模化的新格局。面對「入世」的激烈競爭,加快商業、旅遊、交通等重要行業的改革步伐,理順行業管理體制,形成整體發展合力。
6、積極培植第三產業名牌企業。充分利用我市已形成的知名工業企業集團的品牌優勢,通過產業滲透、產業整合、資產重組、資本擴張等多種手段,引導工業名牌向第三產業輻射和滲透,發揮現有工業名牌企業集團的現代化管理和無形資產效應的優勢,帶動形成服務業名牌企業和名牌產品。在旅遊、港口貿易、商貿餐飲、社區服務等窗口行業樹立品牌意識,亮化城市形象,培植形成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服務名牌。
7、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大力推行「退二進三」。優化結構調整是我市「十二五」時期的重要經濟任務,要促進我市三次產業由當前2-3-1向3-2-1演變,切實在市區推行「退二進三」戰略。支持市區的工業利用級差地租,進行土地置換,遷往市郊或五市,利用原有土地發展服務業,鼓勵市區的工業企業利用現有的資金、設備和場地興辦服務業。
8、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提高第三產業的整體開發和管理水平。針對第三產業內部行業門類多、發展程度不平衡的特點,大力興辦各種相關的崗位職業培訓與職業教育,採取專業培養和定期培訓相結合的辦法,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較高業務素質的服務業中初級專業人才隊伍。面向國內外高薪引進和培養造就一批金融、房地產、信息、社區服務、旅遊等行業的專業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對專業人才減收、免收城市增容費等積極的優惠政策,吸引人才來青落戶,重獎從事第三產業有突出貢獻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通過發展高級人才評薦機構促進高級人才的合理流動,營造第三產業培養、使用、儲備和凝聚人才的良好環境。
9、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行業,提升第三產業科技含量。按照「利用高新技術嫁接、改造服務業」的總體要求,以加快服務業與高新技術的結合作為我市產業結構升級的著力點,以優勢企業為依託,加大技術創新各種力度,選擇並扶持一批重點項目和產品,增加技術、人才、資金的投入,不斷提高第三產業的技術含量,積極完善技術市場的建設和配置,促進科技服務業的迅速發展,切實發揮科技進步在第三產業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全面提升我市第三產業的行業素質和生產競爭能力。
10、加快法制、規劃建設,營造健康、有序的外部環境。加快制訂和完善規范第三產業市場主體和市場行為、維護市場秩序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對第三產業的行業標准、服務范圍、價格收費、監督管理和糾紛仲裁等作出明確合理的規定,作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為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環境。對第三產業的發展要嚴格按照城市的總體規劃和產業規劃涉及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配置,重點發展。

❺ 中國的國際化大都市

我國國際化大都市發展趨勢研究
曹玉進 張 維

一、國際化大都市是群帶共生的產物
現代社會中, 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不可能脫離世界潮流而孤立地生存下去,商品經濟發展的內在沖動力要求沖破狹窄的市場界限。世界上開放國家與封閉國家、我國開放地區與封閉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日漸拉大
, 使這一觀點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
世紀之交, 我國許多中心城市在制定「九五」計劃及2000年發展綱要時,都提出了建設國際化城市及國際化大都市的設想,表達了敞開家門,吸收國際資本與先進技術的輻射, 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的強烈意願。據建設部統計,約有40多個大中城市提出了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與設想, 其中上海和廣州已於近期將中遠期規劃制訂完畢。
國際化大都市畢竟不是人為選擇的結果, 它是在工業現代化與經濟增長過程中客觀形成的。香港、新加坡大約用了40-50年時間,方完成了從出口加工區到工業化城市、 中轉樞紐城市、現代化城市、區域性金融貿易中心的漫長過程,但其發達程度的量化指標較之世界著名的國際化大都市尚有不少距離。 當今世界,能夠對全球經濟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只有倫敦、巴黎、芝加哥、紐約、東京等五個大都市, 而大部分城市停留在從一般性城市向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向國際性城市、國際性城市向國際化大都市的演變過程的不同發展階段。
國際化大都市是國際資本和科學技術的積累和擴散中心,跨國公司和跨國銀行的雲集, 使分散在世界許多國家的利潤源源不斷地匯入國際化大都市,形成了國際資本的積累中心;同時,各種投資資金和先進科技不斷尋找獲取利潤的機會, 以各種形式分散到世界各地,形成國際資本的擴散中心,正是這種集聚與擴散功能,形成了國際大都市對國際區域經濟的較強參與和控制能力, 從而起到地區經濟的樞紐作用。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日漸明顯, 國際化大都市左右世界經濟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對城市外延的擴張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以提高其容納能力。然而,超級都市對土地資源的侵蝕, 以及由於管理水平跟不上擴張速度導致的環境污染、貧困犯罪等現代城市病,已引起了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如何協調兩者的關系, 成為各國政府及各學科專家研究的重要課題。
現代科技的新成果為這一矛盾的最終解決提供了新契機,現代化的通訊手段和交通工具改變了以往的時空概念, 大都市的功能被周圍城市分擔,其內涵也由以往的一個單獨城市演變為一個功能定位明確、產業分工合理的城市群帶。
國際化大都市的形成和發展不是一個城市的孤立現象,而是區域經濟一體化以後國際分工發展所形成的一種客觀必然趨勢, 並表現為交換關系的豐富、生產要素的專門化和合成資源價值的提高。

二、世界級城市群的基本特徵
(一)國際性城市群的基本特徵
城市群的含義,從一般意義來說,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由若干個自然條件互補,經濟上互依,並以中心城市為核心和依託所組成的城市體系。它的形成和發展標志著一個國家一定的工業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它們都是以城市帶區域為基礎逐步形成的,是以區域城市布局和區域城市經濟全面協作,形成區域城市集團,並共同參與世界區域集團競爭為特徵的。任何一個國家,只要有相當的地域,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特別是一些江河出海口處的三角洲地區,都有可能形成一批規模不等的城市群。從大多數國家看,雖然都有若干個城市群,並且在各自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起到推動一個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但從世界范圍看,在全球經濟中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能冠之以「世界級」城市群的則為數甚少。它們包括:以倫敦為中心的英國城市群,以巴黎為中心的西歐城市群,以芝加哥為中心的美國中部城市群,以紐約為中心的美國東部城市群和以東京為中心的日本城市群。這些世界級的城市群除具有一般城市群的共有特徵外,往往還具備多種功能:
1、擁有相當的經濟實力,對區域經濟有帶動作用;
2、擁有可以依託的十分廣闊的腹地;
3、擁有優越的區位條件,通常沿江靠海,是主要航運、交通樞紐;
4、具有優良的現代化城市基礎設施;
5、以貿易為先行、以工業為基礎,以金融為主導,由全國的經濟、金融、貿易中心進而發展成為國際性的經濟、金融、貿易中心;
6、這類城市群往往具有發達的文化、科技、教育,是人才薈萃之地;
7、有一個或幾個中心城市為軸心,具有中心城市的樞紐功能;
8、有廣闊的輻射面,向外發展逐步形成一個都市圈,城市圈(帶)內各城市產業分工明確,並通過發達的交通通訊網密切聯系在一起。
二次世界大戰後,太平洋經濟圈的崛起,首先帶動環太平洋地區東京、新加坡、香港、舊金山--洛杉磯--聖迭戈、悉尼、漢城、曼谷、台北這些國際性或准國際性城市的崛起。這些亞太地區國際性城市的崛起,改變了世界國際性城市的區域布局,打破了第一個國際城市時代大西洋地區獨家國際性城市的局面,也為中國尤其是南中國地區新的國際性城市帶的崛起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示範效應。尤其是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京都、神戶組成的日本城市群和香港、新加坡等國際大都市的崛起,具有更大的示範效應。
(二)國際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徵
所有的國際性城市都是建立在一個經濟圈和城市群體基礎上的,而新的城市群體的崛起,也必然有一個或幾個城市成長為區域中心城市,其中一部分進而成為國際化大城市。從某種意義上講,國際中心城市是協調、營運和指揮全球經濟活動的中樞,具有極大的集聚和擴散國際經濟能量的功能,是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空間產物,是世界各地區在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相互比較的產物,是比較中形成的一種共識。把一個城市放在全球城市網路中,看它在全球經濟、貿易、金融方面的影響,同時考慮其影響范圍或特定國際領域,就會比較出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國際性城市。從當今世界看,國際中心城市在世界或世界某一領域內一般都能產生較大的影響,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各種國際功能兼備或成為一種或多種國際中心。如國際政治中心、經濟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航運中心、信息中心、博覽中心、采購中心等。綜觀世界上的國際性城市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從層次上劃分,可分為首位性國際城市,即主宰世界經濟、政治,在全球范圍內有廣泛影響的,如紐約、倫敦、東京等;二是區域性國際城市。即在世界某一地區的經濟、政治中占重要地位,如香港、新加坡、巴黎、芝加哥、洛杉磯、漢城等;三是國家性的國際城市,如首都和國內最大的經濟中心;四是地區性國際城市。從功能上劃分,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綜合性的國際城市,在金融、貿易、信息、科技、文化等領域都具有中心的功能,如紐約、倫敦、東京都屬此類;另一類是專業性國際城市,在某一領域具有中心功能,如歐洲的日內瓦,是國際會議中心和觀光旅遊為主的國際城市。當世界進入現代化城市發展階段之後,城市國際化必然形成特大的綜合性城市,它們幾乎集中了生產基地功能、經濟貿易中心功能、金融信息中心功能、政治活動中心、科技、教育、文化、服務中心等全部功能。
但無論是首位性國際城市、區域性國際城市,或是綜合性、專業性國際城市,都具有共同的特徵:
首先,它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中心城市往往是國際金融活動最集中的場所,是國際資本的集散中心,有大批的銀行機構,掌握巨額的國際銀行業務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世界金融、生產和貿易,從而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如紐約、倫敦、東京三地就佔到全球金融業務的2/3左右,餘下的為香港、新加坡、法蘭克福、蘇黎世等次一級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分擔。
其次,它是國際生產控制、決策和管理中心。由於生產力的國際化和國際分工的擴大,同時由於資本的聚集,形成了資本雄厚、規模巨大、分支機構眾多、經濟實力強大的多國公司和跨國公司。國際中心城市往往是這些大型跨國公司總部所在地,是跨國公司全球生產經營決策和企業戰略策劃的中心。

三、我國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戰略布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沿海地區憑借有利的地理環境和中央賦與的優惠政策,先於內地發展起來,進而帶動內地共同走向富裕。從沿海到內地,地形步步走高,經濟節節走低。經濟輻射如同季風一樣,由東南向西北,由沿海到內地,呈單向傳輸、愈走愈低的狀態。
18000公里的海岸線上遍布著眾多的經濟發達城市, 這里是中外經濟交流的前沿,也是世界經濟輻射的第一站,經濟增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二,是中國經濟的主導增長軸。
從世界上幾大國際化大都市和知名的國際性城市的地理分布看,他們大都位於洲際之間的物質流與信息流的交匯點上,並且這種交匯必須與這個國家的內部生產結構、國內貿易市場相聯系, 其發達的金融、商業以國內強大的生產體系為後盾。依據國際化大都市的上述兩個地理特徵,我國城市的國際化當從沿海此區開始,有條件先行
一步的則是連接內地物質流、信息流最為暢通的長江、珠江、 黃河三角洲地區的城市。
(一)北京、上海、廣州及其群帶以其雄厚的經濟基礎、優越的區位條件、特有的政策背景,充當了中國城市國際化的先鋒,他們將成為我國建設國際化都市群的首選目標黃河、長江、珠江作為中國經濟的三條大動脈,在以往的年代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的人口布局、 城市布局、以及整個經濟體系的形成與這三大水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至今他們還承擔著東西部地區聯系的主幹道作用。三大河流形成的黃河、長江、珠江三角洲是當今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和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城市化及城市國際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這里擁有全國最大的城市群,各個城市群中龍頭城市在其他城市的翼護下, 承擔著中外經濟聯系的樞紐作用,已隱約顯出國際化大都市的影子。
北京、上海、廣州作為三大城市群的龍頭,無論從現有的基礎、地位,還是從中央的長遠發展規劃看,都有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可能。
環渤海灣地區城市群,包含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京、津、唐,人口超過2億,佔全國的18%;高等院校數佔全國的25%,科技人員佔全國的27%;南北跨度550公里, 東西寬度346公里,海岸線長3700公里,佔全國的5.4%,陸地面積上百萬平方公里;國民生產總值佔全國的22.7%,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多;鋼鐵、汽車、能源、化工、造船等行業的相對優勢構成了這一地區經濟結構的主要特徵。 這個地區內有黃河流域、華北平原、東北平原廣大腹地的依託,外有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輻射,區位優勢明顯。
城市群中大部分城市位於環渤海灣沿岸, 無所不至的海上交通將區域內各城市緊密聯結在一起,不求分而自分,不求合而自合。
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世界上其他城市群所不具備的。這一地區的天津、大連是我國北方第一第二的天然良港,都具有良好的城市基礎設施和雄厚的經濟基礎,分別是連接華北、 東北地區與國外市場的主要樞紐,具備了成為國際性城市的任何條件。由於一個區域只能有一個中心,他們毗鄰的是作為首都的北京,首都在中國這樣的國傢具有特殊的政治、經濟意義,這就註定了天津、大連只能服務於北京,成為首都的翼護城市。
我國是一個中央集權國家, 首都必須放在經濟中心或足以對各個經濟中心實現有效控制的地方。作為共和國的首都,北京首先是中國的心臟,中央各中樞機構、各行業的主管部門的正常運轉,保證了全國各系統的正常運行。 雖然80年代以來國家對經濟的直接控制有所弱化,但首都仍然是各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的決策中心,同時也是行政性金融中心。上海、 深圳等地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區域性金融中心,但北京對其仍具有決定性的支配作用,這種支配作用甚至已涉及到過渡時期的香港。 其次北京是接納外國駐華機構最多的城市。大都市是以國際交往為前提的,北京已充分具備了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前提。
北京在中科院歷次舉辦的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綜合評價中,均列各省市之首。
北京是全國最大的信息生產地, 也是全國最大的信息集散地,信息層次高,具有宏觀導向性,傳播范圍廣,對全國各地區、各行業具有勿庸置疑的指導意義。
北京擁有70多所高校,700多個科研機構, 120萬科技人才,人才密度全國第一。
北京擁有全國最現代化的交通通訊設施, 四通八達的航空鐵路線將首都與全國各地緊密聯結起來。首都機場經過兩次擴建,其水平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中國機場中的「第一巨人」; 首都擁有通往全國各個大中城市的直達鐵路線;京津塘高速公路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95年5月開通後, 北京到塘沽的路程由過去的3小時縮短至1個半小時,運力提高了5倍,相當於北京擁有了直接的出海口;北京的市政交通通訊設施是全國各城市中最好的,正在建設中的電信網路將使北京市的電話裝機容量在本世紀末達到700萬門,相當於發達同家的同期水平;本世紀末完成光纜鋪設10000公里,形成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幹網路。
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信息中心, 對全國經濟的帶動和支配作用帶有明顯的行政色彩。正由於這種城市性質, 北京對環渤海地區各個城市的直接經濟帶動十分有限,各城市對北京的依附作用也不明顯。 北京要奠定其21世紀國際化大都市的地位,必須壯大自身的綜合經濟實力,增強對周圍城市的凝聚力,在區域內形成以北京為龍頭的合理的產業分工。
北京的城市性質和功能定位與法國的巴黎有著許多相似之處。
長江三角洲位於整個國家海岸線的中點, 黃金水道長江將它與我國的中西部縱深地區聯結起來,具有無比優越的區位優勢。區域內地勢平坦,水網密布,氣候濕潤,人文薈萃,交通發達, 隋唐以後一直是我國的經濟中心。這一區域土地面積9.95萬平方公里,人口7341萬,94年國內生產總值6890億元。在這個只佔全國百分之一的土地上,居住著佔全國5.8%的人口,創造了佔全國19%的國內生產總值。這里分布著14個大中城市,下轄74個縣市。相對於環渤海經濟區、珠江三角洲來說, 這一地區的城市密集區域更為廣闊,城市的密集程度更高。處於這些城市龍頭地位的上海市, 正好位於沿長江產業密集帶和沿海經濟開放帶所組成的「T」形結合點上,左有蘇州、無錫、常州、南京,右有嘉興、杭州、寧波為兩翼,後有長江沿岸城市為附驥, 為上海城市功能的擴散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可以依託的經濟腹地最為遼闊。
自近代以來,上海工業產值就穩居全國各城市之首。 本世紀30-40年代,上海更被譽為「遠東第一都」,有「東方紐約」之稱。建國以後,我國實行嚴格的計劃經濟體制, 上海只是作為一個純粹的生產中心,大都市的功能日漸消失。改革開放以來,上海重新煥發了大都市的風采,尤其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以後,上海以浦東新區開發為契機,從重塑國際化大都市的高度出發,進行城市布局、基礎設施、環境保護的規劃和建設工作,靠全國,面向世界, 力爭在2010年把上海建設成為區域性的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
擁有全國最大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 這是上海重塑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契機。上海目前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資金集散地,初步形成了以證券、外匯、資金拆借為主體的金融市場體系,1995年各類證券的交易量超過了6萬億元, 資金拆借總量超過2200億元。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成立後,年外匯總成交量將超過600億元, 上海實際上已經成為我國國家級的外匯市場和人民幣匯率的生成地。
近兩年,眾多的國外金融機構進駐上海, 目前已有150家,其中38家是營業性機構,他們已成為上海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不少大銀行, 如美國最大的國際銀行--花旗銀行將原來設在香港的中國區總部遷到了上海;接著法國東方匯理、英國渣打、匯豐、荷蘭銀行等國際著名大銀行將中國總部遷到上海。 居世界資產總額第一的日本第一勸業銀行、全球最具規模、財力的頭號證券公司--美國美林集團等等世界一流的金融機構紛紛在上海落戶,另外還有4家國外的保險公司在上海設立了營業機構,這些都大大加快了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步伐。
上海的發展對於中國的南北兩翼及以長江為紐帶的中西部地區都有明顯的輻射與帶動作用。為了充分發揮上海的龍頭作用,上海市根據「優勢互補,互惠互利,聯動發展,共同繁榮」的精神, 提出「九五」期間,上海商品流通,要在注重自身萬商雲集的同時,積極促進長江沿岸城市的商貿共同發展; 上海的工業產業結構要在注重內部戰略性調整的同時,積極支持和推動長江沿岸城市的經濟結構調整; 上海的城市基礎設施要在注意內部建設和改造的同時,加強具有樞紐功能的重大項目的建設。
以「高起點」進行規劃,以高科技進行裝備, 建設與國際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基礎設施,是上海市近期的工作目標。規劃中的中心城,覆蓋浦西和浦東750平方公里, 是城市的主體和極核,是城市經濟活動的中樞和行政、文化、科技中心,是現代化水平最高,集聚效益最大,綜合功能最優的城區, 將採取多心開敞式組團結構與軸向發展相結合的高度密集型的架構。中央商務區是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主要標志,周圍配以若干副中心和各類經濟、信息、文化、科技中心,具有強大的集聚與輻射能力。 兩個輔城(寶山、閔莘)和六個二級城市、若干個小城市層次分明。
上海將城鎮體系發展的重點放在郊區, 把郊區作為擴展中心城市產業和人口的後方基地,將城鎮建設成為都市中的鄉村,將農村建設成鄉村中的都市。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上海在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時,其功能定位可以取美國的紐約作參考。
珠江三角洲位於祖國的南端,其范圍包括廣州、深圳、 珠海、佛山、江門、中山、東莞、惠州城區及惠陽、惠東、 博羅和肇慶的端州區、鼎湖區以及四會、高要,總面積達41596平方公里,人口2056萬人,93年國內生產總值2265.29億元。相對於黃河、長江三角洲而言,這個地區的小城鎮分布最為稠密,平均每70平方公里就有一個。
珠江三角洲的各城市都屬於廣東省一省統轄范圍, 以廣州為中心,沿珠江兩岸延伸。從80年代開始,珠江三角洲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8.5%,列世界第一。這一地區經濟的高速發展有著獨特的背景,雖然廣州作為省會城市充當著這一地區政治中心、經濟中心的角色, 但經濟發展的拉動力卻歸於大量港資的引進和以香港為樞紐的「三來一補」項目,這一地區的產業結構、生產體系的形成都與香港有著密切的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說, 珠江三角洲的經濟是屬於以香港為中心的「中華經濟圈」。
經過20多年的努力, 香港已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國際性大都市之一,其主要標志為:① 香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除倫敦、紐約之外的世界第三大銀行中心,僅次於東京的亞洲第二大股票市場,大多數國際金融機構以香港作為亞洲的業務基地;②香港是國際貿易和運輸中轉中心,其外貿總額自92年以來,一直排名世界前10名,集裝箱吞吐量居世界首位,被稱為遠東國際海運中心;③香港還是國際旅遊中心。
珠江三角洲地區由於種種原因, 城市功能定位存在一定分歧,廣州與香港以誰為中心?深圳、珠海、汕頭作為經濟特區,如何處理與省會廣州的關系?他們以後還將承擔接收香港、 澳門回歸的任務,城市功能、地位如何定?我們認為,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後,由於仍然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經濟體系將無法與珠江三角洲實現深度融合,以往「前店後廠」經濟合作關系仍將延續下去。香港作為國際間普遍認可的國際化大都市,回歸後將繼續充當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服務中心」角色, 廣州作為珠江三角洲的經濟中心,至少到21世紀中葉,仍將充當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龍頭,成為香港參與國際競爭的最重要的策源地和最強大的後盾。而回歸後的香港,將直接充當南中國地區通向世界的門戶,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和運輸中轉中心、國際旅遊中心的地位將進一步凸顯,國際化大都市的功能將進一步強化。
第一、從政治因素看,97年香港回歸以後,我國政府有決心、有能力繼續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尤其是香港回歸模式將作為解決澳門問題、台灣問題的示範,國家將在政治上、經濟上給予香港以全力支持,而這正是香港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的關鍵。
第二、從經濟因素看,香港是國際資本進入我國大陸的重要通道,通過這里把中國的經濟體系與世界經濟體系連接起來。在亞洲,華人已取代日本成為最主要的財富創造者,占東南亞人口6%的華人,卻佔有了70%的企業財富,再加上同為四小龍的台灣、香港以及迅速崛起的中國大陸,構成勢力龐大的華人經濟圈, 作為自由港的香港成為聯結圈內政見不一致的各成員間的唯一紐帶。
香港的發展離不開內地的支持, 一個強大的中國本身就是香港穩定繁榮的強有力的依託和保障。
第三、從基礎設施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貨運中心擁有國際一流的城市基礎設施,美中不足的是城市面積太小,造成城市擁擠,地價昂貴,發展空間狹小。目前,擬議中連接深圳香港的西部通道、 連接珠海香港的泠仃洋跨海大橋及現有的連接廣州與香港的廣九鐵路,將珠江三角洲地區龐大的加工能力和發達的陸海空運輸體系與香港的基礎設施實現對接,為香港城市功能的擴散提供了廣闊的腹地,廣州港、深圳鹽田港、海港可以直接分擔香港的中轉貨運功能,毗鄰的深圳也將為香港居民改善居住條件提供足夠的空間。
(二)中國的國土形狀與發展現狀決定了大都市的集聚輻射效應將是由東向西,由沿海向內地的「梯度發展形態」,京、滬、穗的周邊城市、南北縱向與東西橫向交通主幹線交叉點上的城市及內陸各大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將作為大都市效應傳播的第一級中轉站,部分城市因突出本地特色而成為國際知名城市
經濟的輻射流如同河流、電流一樣,總選擇阻力最小、 最便捷的途徑流動,國際化大都市的帶動作用也是沿交通干線由近至遠延伸的。交通、通訊技術現代化,改變了以往的時空概念,大都市的功能往往由一個龐大的都市群共同承擔,京、滬、穗的周邊城市如:大連、天津、南京、杭州、深圳、珠海等大型城市以其雄厚的基礎,完全可以分擔京、滬、穗的一項甚至多項功能,從而成為國際性城市。
規劃中的聯結上海--寧波的滬甬跨海大橋一旦建成,杭州灣與上海的距離將縮短三分之二, 滬杭磁懸浮鐵路建成,從上海到褐蕕氖奔浣

❻ 青島擁灣發展,環灣保護新建議

2008年9月2日,青島市"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概念規劃出台。該規劃以「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為主軸,通過借鑒日本東京灣、美國舊金山灣等地區發展的經驗教訓,並對國際上環灣區域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進行案例分析,提出了我市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規劃目標。該研究涉及膠州灣的歷史與未來、環灣保護、功能發展定位、環灣交通、景觀規劃、戰略意義、工作建議等七個方面,規劃研究范圍包括市南西部地區、老港區、四方李滄西部、紅島、膠州少海新城、黃島東部等區域,總面積約為500多平方公里。
「環灣保護」是以膠州灣生態保護為核心,積極提升中心城區的輻射帶動能力,促進膠州灣區域各城市組團間的聯系協作,科學引導城市空間拓展,推動區域基礎設施網路化與城市空間一體化發展,將環膠州灣區域規劃建設成以軸向發展、圈層放射、生態相間為空間結構的國際化、生態型、花園式的環灣城市組群。
產業布局規劃是該研究的重要內容。確立了環膠州灣產業整體格局,目標是致力實現城市產業布局的疏解、優化和提升,著力改善民生。環膠州灣產業整體格局為:東海岸是以金融、信息、商務商貿、旅遊等為主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地;北海岸是國際一流的生態型科技新城,以面向未來的新型高科技產業為主,是青島以及半島都市圈的高端產業聚集區;西海岸是港口、製造業新城,主要依託港口進行相關產業功能拓展,強化青島港在環渤海以及東亞經濟圈的樞紐港地位,促進產業集群的集聚與輻射。同時,規劃確定了近期重點研究的四個區域,即:大港碼頭及周邊區域、滄口機場搬遷後用地、紅島新城區、膠州市膠州灣新產業基地。
交通在整個「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中居於重要地位,將建立「通、聯、融」的環灣交通格局。環灣交通主要基於道路網、軌道網和重要交通樞紐,實現環灣快速、大容量、便捷的交通聯系。所謂「通、聯、融」環灣交通格局,其中「通」即快速、大容量通行要求;「連」即組團間、重要的節點上的便捷聯系;「融」即與用地和環境景觀的融合。
環境景觀規劃方面涵蓋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等內容,對自然岸線、生態濕地、河流岬角以及城市輪廓線、建築群體風貌、重要景觀節點、跨海大橋等重要設計要素進行了概念規劃,特別提出了北部生態新城的規劃指導方向,充分體現了嶄新的城市景觀設計理念。
「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確定未來青島城市發展路徑為重心的城市發展戰略,"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的提出,既是對青島城市空間戰略布局的一次重新審視,更是對未來青島城市發展模式的一種升華;既是在建設生態文明的基礎上,對膠州灣潛在資源和城市資源的再挖掘,更是在"又好又快"主題下,對城市發展內涵的一種戰略重塑;這既是一項宏大的城市發展戰略規劃,更是一項著力改善民生的"老百姓工程"。
在經歷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後,傳統的發展空間已經飽和,城市有強烈的擴張沖動;區域間競爭愈演愈烈,必須著眼於區域發展完成對城市的重新定位;以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的第三次國際產業轉移浪潮風起雲涌,產業升級迫在眉睫……挑戰,紛繁復雜;機遇,稍縱即逝;發展,面臨突破。
"環灣"、"擁灣"是這一城市發展戰略的關鍵詞。它恰切地點明了這座城市在空間布局上對城市內在肌理和未來走向的深刻理解--充分依託膠州灣,構建海灣型城市。這樣的空間布局是青島城市空間拓展的現實需要。
現在的青島,處在又一個發展臨界點上,城市空間急需拓展。從產業發展來看,目前沿膠州灣東西兩岸既有空間的產業布局已經完成,而且在國家嚴格土地供應政策的剛性約束之下,市區每年不足兩萬畝的土地供應指標,使得城市建設用地與經濟增長間的矛盾日益尖銳。"缺地"成為了城市經濟增長的主要瓶頸。局限現有空間,已經很難有騰挪的餘地。
而人口增長對城市空間的壓力也不容小視。在充分考慮到時間增長、經濟增長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後,權威機構預計2010年青島市域常住人口將達940萬,到2020年將達到1200萬。這意味著主城區人口將達到500-550萬。而按照城市規劃的一般規律,這需要將近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來承載。青島急需新拓展空間,但是在哪裡布局?沿膠州灣北上的"環灣"視野和"擁灣"抉擇,是解決青島城市空間壓力的最好途徑。
城市是有歷史的。回溯青島百多年的發展軌跡,人們能夠發現一個鮮明的規劃發展足跡,這其中,膠州灣一直以來就是這座城市發展的重要著眼點。1891年建置,這座城市在膠州灣東岸布局。先後經過德佔期規劃、日佔期規劃、國民政府時期規劃和新中國成立後的多輪規劃,至20世紀80年代,青島形成了沿膠州灣東岸集中發展,以自然河道劃分為南、中、北組團的帶狀城市格局。然而,真正讓青島城市空間開始發生規模性嬗變,還應追溯到上個世紀的90年代初。1993年,青島行政中心東遷,進一步擴大了東岸城區的發展空間,加速了城市發展,積累了城市擴張的"勢能"。從這一時期的城市規劃的文本看,在發展膠州灣東岸的同時,北部的紅島、西岸的黃島,乃至整個環灣區域,一直作為遠期發展區域被一再提及。
時光演進到1995年,這座城市的空間布局終於跨越了煙波浩淼的膠州灣,在膠州灣西岸鋪陳開來。在那一年的青島總規編制中,青島提出了以東岸為主城,西岸為輔城,環膠州灣沿線發展組團的"兩點一環"的城市總體布局結構。這一設想在1999年國務院批復1995版總規時被充分肯定。"兩點一環"的空間布局,使青島突破了沿膠州灣東岸集中發展束縛,邁出了環灣布局的第一步。然而,盡管膠州灣屢次進入規劃的視野,但其環灣保護與發展的形態仍然沒有完成。在完成了城市空間的"東擴"、"西進"之後,"北上"環膠州灣發展就成為了拓展城市新空間的必然選擇,整合挖掘環灣資源、讓膠州灣進一步"活起來"、"動起來",優勢發揮出來成為城市內涵式發展的必然需求。因為只有這樣的空間布局、這樣的資源觀和資源發掘模式,才能有機地承接和延續這座城市歷史發展的足印,才能最有力的藉助膠州灣東西兩岸多年積累的發展"勢能",做到順勢而為,使空間布局得到現實的強大支撐。2007年11月16日,在中共青島市委十屆二次會議上。"環灣保護、擁灣發展"被正式作為未來青島發展的關鍵戰略而提出,並提出了"依託主城、擁灣發展、組團布局、軸向輻射"的城市發展戰略,構築"一主三輔多組團"的現代化城市框架,打造環膠州灣地區核心圈層,在全省"一體兩翼"和海洋經濟發展戰略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是對青島這座城市發展理念的突破,發展戰略的突破,發展模式的突破。
所以稱其為"突破"的意義在於:這一戰略著眼於青島區域競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著眼於其"龍頭城市"作用的進一步發揮,突出青島發展優勢、發揮主導輻射作用,依託膠州灣勾勒出的"三個圈層,三條軸線"發展模式,提升青島戰略資源優勢這一目標。
"三個圈層"即以膠州灣為依託,以主城區和黃島區、嶗山區、膠州灣北岸三個輔城為支撐,把環膠州灣地區打造成城市核心圈層;以即墨、膠州、膠南為內圈層;以萊西、平度及臨近的海陽、萊陽、高密、諸城為外圈層。"三條軸線"即依託濟青高速、膠濟鐵路,形成中心城區--膠州--平度--濟南發展軸,重點發展膠州市、平度市,並與半島城市群的濰坊、淄博、濟南相協調。依託藍煙鐵路、青威高速、煙青一級公路,形成中心城區--即墨--萊西--煙威發展軸,重點發展即墨市、萊西市,並與半島城市群的煙台、威海市相協調。依託同三高速、204國道,形成中心城區--膠南--日照發展軸,重點發展膠南市,並與半島城市群的日照市相協調。
這一發展模式的選擇,跳出了青島城區狹小的市域范圍,從整個青島區域、山東半島,乃至更為闊大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視角審視、規劃青島的未來。
當今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區域競爭正更加激烈,在區域競爭中扮演怎樣角色,承擔怎樣的使命將直接決定城市的未來。那麼,青島在區域競爭中處在什麼位置?也許我們只有回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歷程才能給這座城市確立相對清晰的坐標。
有專家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劃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可以命名為"珠三角時代"。它是以南方和沿海城市為代表的一批城市的發展。這個階段,成就了特區的輝煌,更奠定了"珠三角"今日的鼎盛。第二個階段是"長三角時代"。以上世紀90年代的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標志,迎來了我國經濟增長的重心北移"長三角",而蘇州則成為這個時期經濟增長最快的城市。當下,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正處的第三個階段,環渤海地區快速崛起。
從前兩輪區域經濟發展的熱潮可看出,只有那些深度融入區域經濟發展的城市,才能獲得快速發展的機會。如果說廣深、上海的壯大還得益於自身固有超強實力外,東莞、蘇州、寧波等人們以往印象中的二、三線城市的崛起無疑是最好的證明。
身處環渤海經濟區的青島同樣也面臨這樣的歷史性機遇。但是環渤海經濟區與"珠三角"、"長三角"相比又有自身的特點。這個覆蓋了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等7個省區市的經濟區域,並沒有絕對的龍頭城市,許多城市都有著同等的發展機會,因而競爭更激烈。正因為如此,山東省委、省政府確立了"一體兩翼"的發展戰略,全力推動山東半島在環渤海區域強勢崛起。青島更被確立為半島龍頭,放置在了半島經濟一體化的前沿地帶。"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是青島深度融入半島發展的重大戰略,這一戰略與全省"一體兩翼"戰略和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實現了有機的對接,是貫徹落實全省整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通過迅速提升青島發展潛力、進一步發揮青島"龍頭帶動"作用的關鍵戰略。依靠"三個圈層,三條軸線",青島將搭建起一個更為闊大的平台,以實現半島地區經濟協作、錯位競合、互補配套、統籌發展。同時,也為自身發展水平躍升鋪設了寬闊的"跑道"。
"環灣保護、擁灣發展"將為這座城市發展帶來全新的增長極。將有力地地推動青島產業布局的調整和產業結構的升級。城市空間布局的調整和產業的調整升級總是互為表裡。一方面,布局的調整為產業能量的釋放提供了寶貴空間,另一方面,全新的空間布局也內在地為相應的產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從產業發展模式的層面上來看,在"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新的空間戰略布局下,青島的產業發展與升級將獲得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
實際上,"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確立的是著眼於區域發展的全新城市發展模式,它需要城市在經濟總量上累積足夠的能量,在產業分工上占據相對的高地,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對周邊區域形成輻射和帶動,"三個圈層,三條軸線"才能成為現實經濟擴張的"路線圖"。這是"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
而同時,"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也客觀上為青島老舊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提供了更現實的空間。目前,青島有25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面臨著改造與升級的重任,其中超過100家企業將搬出老城區異地發展。在新戰略的推動下,這些企業升級改造或搬遷的速度將進一步加快。這是"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所帶來的預期效應。
從產業發展現實來看,歷史上,青島是一個工業門類相對齊全的工業城市,其中以紡織為代表的輕工業占據的份額更大,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隨著家電業的異軍突起,青島輕工業城市的形象日趨突出。進入新世紀,"跨灣"發展,實施經濟重心向西海岸挺進之後,石化、造船、汽車等重工業、裝備製造業的發展以產業集群的方式突飛猛進,城市的經濟總量因此得以快速攀升。現在的青島,製造業已然積蓄了雄厚的實力,而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告訴人們,未來青島製造業的更上層樓,必然需要包括金融、物流等在內的現代服務業提供更有效的外圍支撐。可以說,這樣的經濟基礎,給青島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土壤。
從青島城市空間自然稟賦來看,和很多城市相比,青島是一個土地資源相對稀缺的城市,空間拓展的餘地很小。但同時,青島的土地資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都是優質資源--山海相間,岸線優美,河道、濕地分布廣泛,即使放眼全球也可說得天獨厚。這種自然稟賦也先天地限制著製造業規模的一般擴張,而卻是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絕佳舞台。如果說,重化工、製造業是青島發展中不可逾越的階段的話,那麼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則是這座城市未來發展終極選擇。
這樣的產業發展取向,也是對半島一體化發展的主動推動。應該說,目前的山東半島,產業發展同質化的現實依然存在,相互之間競爭依然大於合作。定位為半島龍頭的青島,要承當起龍頭的使命,也必然要佔領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這一產業高地,只有這樣才能在半島地區實現產業錯位,形成互補配套的產業鏈條。真正意義上半島一體化才能成為現實。
這樣的產業發展取向,更是對國際產業第三次轉移浪潮的機敏把握。以服務外包為核心的第三次產業轉移浪潮正方興未艾,給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的後發國家提供著寶貴的機遇。東北亞經濟圈則是這一輪產業轉移的熱點區域。該區域GDP總量佔到世界的20%、亞洲的70%,身處其中的青島,擁有緊鄰日、韓的良好區位優勢,抓住這一機遇,完全可以實現服務業乃至城市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所有這一切,都成為"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思路的意圖所在,在這個擁有豐富產業發展與升級內涵的戰略推動下,青島將實現發展模式的突嬗變。

❼ 請問各位仁兄仁姐深圳有多少家從屬中石化的加油站具體是哪幾家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石油分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分公司)總部位於深圳市羅湖區,經營范圍包括石油製品、化工產品及原料、煤氣用具的銷售。

深圳分公司下設南油石化有限公司、燃料油分公司、潤滑油分公司及銷售中心、零售管理中心、物流管理中心和網路信息中心。現有油庫4座庫容20萬立方米,氣庫2座庫容3300立方米;船隊擁有1000噸級以上油輪3艘,運力為3800噸,油氣碼頭2座;擁有加油站158座(其中自營油站96座),油站佔有率達70%;擁有運油車輛120多台,年運輸成品油近百萬噸。

羅湖區 愛國加油站 布心路1008號 田貝加油站 文錦北路1004號 東方加油站 沿河南路文錦渡1189號翠竹加油站 田貝三路10號 湖藤達加油站 沿河北路東湖公園後門側 福田區 上步加油站 華強南路2101號 北環加油站 蓮花北北環大道4003號 福田加油站 深南中路3023號 梅林加油站 北環大道下梅林輔道7012號 濱源加油站 濱河大道國通大廈旁 深港加油站 蓮花路西段香密湖北 深政加油站 梅林路44號 鵬星源加油站 僑香路軍區營區 鵬竹源加油站 竹子林高速路口旁 福田中心加油站 新洲路5010號 天源加油站 上梅林路段北側 南山區 東濱加油站 內環路口 南山加油站 南山大道西桃苑公寓北 鵬南源加油站 深圳南頭九街北 中深南頭加油站 二線關內安樂站旁 鵬順源加油站 前海路北 粵海門加油站 深南路深大路口東側 興港源加油站 蛇口漁港 特發加油站 深南大道深大北門西側 寶安區 匯新安加油站 寶安區西鄉鎮河西工業村 西鄉加油站 寶安區西鄉鎮固戍路口 浩富加油站 寶安區西鄉大道北側 觀瀾供銷加油站 觀瀾大道東松元村口 勝龍加油站 龍華鎮布龍路與和平路交匯處 新橋加油站 廣深公路107國道左側 恆豐加油站 洲石路段鶴洲恆豐工業城 寶宏盛加油站 寶安區石岩鎮鎮上屋村鑽石山地段 佳運樂加油站 寶城72區寶石公路北側 東方加油站 寶安區松崗鎮東方廣深公路側 塘尾加油站 寶安區公明鎮壓松白公路塘尾路段側 文濱加油站 寶安區寶城74區西鄉大道路段側 觀瀾加油站 觀瀾鎮石觀公路福民段 鹽田區 鹽田加油站 沙光圩19號 美孚加油站 沙頭角深沙路 梅沙加油站 大梅沙路段北側 龍崗區 愛聯加油站 龍崗區龍崗鎮深惠路南聯段676號 布吉加油站 布吉鎮鳳尾村鳳尾坑40號 水徑加油站 布吉鎮吉華路水徑村 聯佳加油站 平湖鎮平沙線大嶺平龍西路3.1公里處 裕彩龍加油站 深惠公路雙南路口 新龍洲加油站 橫崗鎮保安村牛奶公司右側 深之源加油站 深惠公路坪地中心山塘尾村 坑梓加油站 坑梓鎮第三工業區寶梓工業城深汕公路邊 布龍加油站 布吉鎮杓好嶺布龍公路邊金運路166號 鏗潤加油站 布吉布龍公路(坂田段)599號 松子坑加油站 坑梓鎮老坑松梓坑村深汕路段53公里處 葵涌加油站 龍崗區葵涌鎮葵坪北路 坪地加油站 龍崗區坪地鎮地山坳公路邊長美嶺 橫崗加油站 龍崗區橫崗六約橫崗鎮深惠路533號 平湖輔城加油站 平湖鎮輔城坳平龍西路143號 坪潤加油站 坪地鎮六聯橋602號

可能有點不全,少了幾個沒有寫出來

熱點內容
網卡了的原因 發布:2021-03-16 21:18:20 瀏覽:602
聯通客服工作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17:49 瀏覽:218
路由器畫圖 發布:2021-03-16 21:17:21 瀏覽:403
大網卡收費 發布:2021-03-16 21:16:50 瀏覽:113
路由器免費送 發布:2021-03-16 21:16:19 瀏覽:985
孝昌營業廳 發布:2021-03-16 21:15:54 瀏覽:861
網速增速代碼 發布:2021-03-16 21:15:29 瀏覽:194
怎麼黑光纖 發布:2021-03-16 21:14:54 瀏覽:901
埠增大 發布:2021-03-16 21:14:20 瀏覽:709
開機沒信號是什麼原因 發布:2021-03-16 21:13:45 瀏覽: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