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網路攻防戰

網路攻防戰

發布時間: 2021-03-06 10:02:37

『壹』 哪個國家是第一個將網路攻擊應用於戰爭的國家

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來,網路戰的自規模和效果更是有增無減。南聯盟使用多種計算機病毒和組織「黑客」實施網路攻擊,使北約軍隊的一些網站被垃圾信息阻塞,一些計算機網路系統曾一度癱瘓。北約一方面強化網路防護措施,另一方面實施網路反擊戰,將大量病毒和欺騙性信息送到南軍計算機網路和通信系統。
科索沃戰爭,是一場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發,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推動下發生在20世紀末的一場重要的高技術局部戰爭。——軍事知識篇。

『貳』 全球黑客展開的攻防戰是什麼

據報道,1999年,在北約空襲南聯盟並取得階段性進展的同時,美國及北約的其他成員國也遭受到來自全球范圍的計算機黑客的攻擊。戰爭的陰雲蔓延到了網際網路上,地面上是轟炸與反轟炸的軍事較量,網路上是黑客之間的你來我往。

北約認為,自己在信息技術方面有巨大的優勢,因此可以利用網路為侵略行徑辯護、蠱惑人心、欺騙世界輿論和瓦解南聯盟軍心和民心。北約國家政府的官方網站自轟炸一開始,每天頻繁更新網站的內容,開展大范圍的網路宣傳站。

南斯拉夫網路事業不夠發達,官方站點只有塞爾維亞新聞社一家,勢單力薄,寡不敵眾。但是南聯盟的黑客們卻技術比較高超,他們向北約的網路宣傳站發起了反擊,使北約許多網站的正常運作受到很大的干擾,甚至陷於癱瘓狀態。

南聯盟黑客對北約網站的攻擊行動,是緊隨著空中打擊的開始而展開的。開始轟炸的當天,憤怒的南聯盟黑客就闖入了北約的網站,這可以算是打響了針對北約網路系統的第一槍。緊接著,貝爾格萊德的另一名黑客,用2000封垃圾郵件做武器,向北約的另一個網站發起了鋪天蓋地的攻擊,這些垃圾郵件攜帶了5種計算機病毒,其中還包括一度給網際網路電子郵件系統造成重大損失的的「梅莉莎病毒」。於是,這個站點的郵件伺服器因無法及時進行處理而最終被迫關閉。

白宮的站點也遭到攻擊,據分析,這是美國本土的一些黑客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不滿,他們闖入白宮的兩個鏡像站點,甚至於把白宮的站點徹底地黑掉。

實際上,美國軍事系統的計算機也遭到了黑客們的攻擊。

人們評價說,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而引發的黑客戰,就是未來信息戰的雛形。

『叄』 中美之間會打網路攻防戰嗎

回顧歷史,我們知道:斗爭是永遠的,和平是短暫的,中美之間網路攻防戰會永遠持續下去。

『肆』 區域網攻防戰(請高手指點)

顯然他的網管軟體是不通過路由器的,在區域網中就能實施,這些軟體是利用了回arp欺騙的原理,答交換網路中就是利用了arp,是沒辦法防的,要像徹底解決arp問題建議你用免疫網路解決方案吧,全網免疫,任何arp欺騙都別想再免疫網路下搗亂。

『伍』 各種網路攻擊對軍事指揮系統影響有多大

這種「戰場網路戰「戰斗在看不見的網路系統內,「網軍「憑借有力的「武器「和高超技術,侵入敵方指揮網路系統,隨意瀏覽、竊取、刪改有關數據或輸入假命令、假情報,破壞敵人整個作戰自動化指揮系統,使其做出錯誤的決策;通過無線注入、預先設伏、有線網路傳播等途徑實施計算機網路病毒戰,癱瘓對方網路;運用各種手段施放電腦病毒直接攻擊,摧毀敵方技術武器系統;同時運用病毒和「黑客「攻擊敵國的金融、交通、電力、航空、廣播電視、政府等網路系統,搞亂敵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造成社會動盪。
就有防。中國軍內有關人士認為,對計算機病毒的防禦,應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要想方設法增強計算機的抗病毒能力。但是,在現有計算機網路狀態下,染上病毒和受病毒攻擊很難完全避免。一旦染上,就要迅速對症下葯,清除病毒,並把事先已經劃分為若干個封閉「隔離箱「的整個軍事計算機系統立即分塊隔離,避免整個系統都染上病毒。其他防禦手段還包括:通過對計算機加密防止敵方(或黑客)進行計算機滲透來竊取計算機情報,對核心系統和重要用戶的密鑰和口令,要嚴格控制知曉范圍,嚴守機密,使「黑客:無計可施;通過加強管理、監督、檢測、維護等各種技術手段,對敵方實施電磁欺騙和干擾,減少電磁信號,也可利用一定功率的干擾釋放假信號,擾亂敵方的微波探測,誘惑其上當,或直接干擾敵探測設備的正常工作,以達到屏蔽己方信息源,保護系統正常工作的目的,等等。只要加強網路防禦,積極採取有效防護手段,計算機網路安全性就會提高。據美軍統計,在沒有採取防禦措施前,闖入信息系統的成功率為46,使用監控等防護手段後,闖入成功率下降到近12,完全成功的只有2,而且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完成侵入美軍核心網的成功先例。

『陸』 第一個將網路攻擊用於戰爭的國家

科索沃戰爭中的信息戰是人類戰爭史上「第一場網路信息戰」——軍事知識篇。

『柒』 網路安全攻防戰究竟該怎麼打

一年前的4月19日,**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對發展網信事業,建設網路強國做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示。一年後,央視《焦點訪談》欄目再度聚焦網路信息安全,並對國家層面的網路安全進行了解讀,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也應邀在節目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據介紹,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受網路攻擊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周鴻禕表示,網路安全是一場攻防戰,針對網路安全的威脅來源和攻擊手段也在不斷變化,「最終的攻擊目標可能是基礎設施,也可能是國家機密。」

面對挑戰,構建金融、能源、電力、通信、交通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保障體系,已經成為網路安全的重中之重。在黑客手段越來越高的情況下,能全天候、全方位迅速感知、判斷威脅,可謂至關重要。
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安全公司,360在網路威脅感知預警方面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和人才儲備。周鴻禕說:「在過去幾年裡面,360已經建立了具有領先水平的全球網路攻擊預警系統,利用基於大數據的威脅情報,利用人工智慧,對未知的網路威脅進行判斷。」
去年10月,美國曾出現了大面積互聯網斷網事件,造成的損失高達百億美元。事實上,在斷網事件發生之前,360就已經監測到了可能的黑客攻擊並發出了預警。之後應美方邀請,360也作為唯一的中國機構參與進行全球協同處置。
如今在網路安全領域,打破個體、企業、包括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克服孤立的各自為戰,建立起網路安全協同體系,已經變得非常急迫。周鴻禕也曾多次倡導多方協作共建國家網路安全。在周鴻禕看來,國家網路安全建設不能僅靠**自己的力量,或者某個企業的力量,而是要將**、民間企業、安全企業、科研院所甚至個人的力量都融合進來,才能更好地解決安全問題,守護國家網路安全。

『捌』 計算機網路戰的手段有哪幾種

計算機網路戰的手段有2種:

1、間諜活動及國家安全漏洞

網路間諜活動是通過對互聯網、軟體或計算機進行非法攻擊活動,從個人、競爭對手、團體、政府以及敵人處獲取機密信息,從而得到軍事、政治或經濟優勢的行為。

2、蓄意破壞

計算機和衛星協助的軍事活動都有設備被中斷的風險。指令和通信內容可以被攔截或更換。電力、水、燃料、通訊和交通基礎設施都可能會受到干擾。

安全漏洞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偷竊信用卡號碼,黑客攻擊的潛在的目標也包括電網、鐵路和股市。

(8)網路攻防戰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戰的相關事件:

1、1983年,凱文·米特尼克因被發現使用一台大學里的電腦擅自進入今日互聯網的前身ARPA網,並通過該網進入了美國五角大樓的的電腦,而被判在加州的青年管教所管教了6個月。

2、1988年,凱文·米特尼克被執法當局逮捕,原因是:DEC指控他從公司網路上盜取了價值100萬美元的軟體,並造成了400萬美元損失。

3、1995年,來自俄羅斯的黑客弗拉季米爾·列寧在互聯網上上演了精彩的偷天換日,他是歷史上第一個通過入侵銀行電腦系統來獲利的黑客,1995年,他侵入美國花旗銀行並盜走一千萬,他於1995年在英國被國際刑警逮捕,之後,他把帳戶里的錢轉移至美國、芬蘭、荷蘭、德國、愛爾蘭等地。

4、2000年,年僅15歲,綽號黑手黨男孩的黑客在2000年2月6日到2月14日情人節期間成功侵入包括雅虎、eBay和Amazon在內的大型網站伺服器,他成功阻止伺服器向用戶提供服務,他於2000年被捕。

『玖』 軍事理論考試里網路戰,解釋概念

在發展至目前的網路戰中,這些基本的判斷還仍然存在嗎?
審視網路攻擊特點,樹立「網路積極防禦」作戰思想
由於網路作戰的瞬時性、交互性、脆弱性和復雜性等,網路攻擊也具有著自己的鮮明特點。
一是作戰行動的無時空限制性。網路戰幾乎不受自然時間和天候的影響,具有全天候、全時域等特性,使得網路攻擊更加主動、突然,只要能進入對方網路並發出指令,哪怕萬里之遙,也能一擊中的。此外,網路及其空間的大小隨計算機網路的延伸而拓展,只要計算機網路可及的地方,就是網路作戰空間的延伸之處。
二是作戰手段的多樣性。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復雜性,使得網路攻擊的作戰手段還具有超越網路的多樣性。既可以利用電磁壓制、病毒攻擊、木馬植入、網路滲透、拒絕服務等進行「軟癱瘓」,也可以利用電子武器攻擊、特種兵力破壞、火力打擊等實施「硬摧毀」。
三是作戰的效費比畸高。網路攻擊的范圍廣、速度快、破壞力強,攻擊本身的成本卻相對較低:研製一種新型病毒進行網路攻擊,費用遠比研製其它高技術武器裝備低得多。
當前網路戰中普遍存在的「重攻輕防」思想,可能也主要是基於網路攻擊的這些特點而產生的。這樣的考慮也許有一定道理,但其偏頗之處也在於過分誇大了主動網路攻擊的可操作性。
第一,無法確保己方能夠首先對對方實施網路攻擊作戰。通常,主動的網路攻擊應基於「敵對雙方明確開戰」這一條件,但歷史上不宣而戰的戰例比比皆是,誰能保證對方也不會不宣而戰呢?即便是敵對雙方同時宣戰,由於網路戰的瞬時性等特點,誰又能保證己方的網路攻擊一定會比對方早那麼「一個瞬間」呢?
第二,即便佔有先機,也難以確保對方不會進行有效的反擊。如果對方的網路防禦能力稍強,己方的首次網路攻擊便未必能全部摧毀對方的網路反擊能力,因而也就無法確保對方不會進行有效的反擊並被一擊「致命」。
所以,「進攻是最好的防禦」這一經典論斷,在網路戰中的合理表述就應修改為:當對方還沒有發動網路進攻時,己方的網路進攻可能是最好的防禦。之所以只是「可能」,是因為當己方第一波次網路攻擊完畢或在己方發起第一波次網路攻擊的同時,對方就可以憑借稍強的防禦能力啟動應急方案施以精確反擊;此時,如果己方自身的網路防禦能力跟不上,則必會遭受對方的網路反擊而損失較大。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能因為網路防禦太難就忽視防禦,更不能因為網路防禦的建設成本較高就將網路作戰主要寄望於進攻,只有積極防禦下的進攻才可能真正握有主動。
所以,越是在網路防禦很難的情況下,越要加大對網路防禦的研究,建設和保持一支符合足夠原則的網路戰反擊力量,保證在遭受對方首次網路攻擊時仍能實時進行網路反擊,這正是積極防禦的網路戰作戰思想,即必須強調在網路總體防禦的態勢下,寓攻於防,攻防結合,以積極的攻勢作戰達成防禦目的,使網路戰在開局上是防禦,但在作戰過程中卻又不局限於防禦。
創新理論研究,加強系統建設,追求新的攻防平衡
除少數強國的軍隊之外,當前的網路防禦作戰研究,還大多徘徊在重技術、輕管理,重平時建設、輕實戰運用的初始階段;對網路防禦作戰的指揮控制、戰法謀略、訓練保障等一系列重要問題,還沒有一套科學實用的理論指導。隨著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信息化戰爭對網路依存度的飛速提高,必須適時地提出「網路防禦作戰」概念,深刻認識並把握計算機網路防禦作戰的發展規律。
網路防禦作戰是以積極防禦的作戰思想為指導,為保護和增強己方實時、准確、可靠的收集、處理及利用信息的能力,而採取的一系列連續性軍事行動。網路防禦作戰應可分為評估偵查、擬制計劃、應急處置和精確反制等必須的階段。作為從實戰視角提出的網路防禦作戰,其研究內容除了應科學地界定網路防禦作戰的概念、系統地分析網路防禦作戰的特點、合理地提出網路防禦作戰的指導思想和作戰原則、實用地區分網路防禦作戰的作戰階段,更應系統地研究網路防禦作戰的指揮活動,有效牽引網路防禦作戰的技術開發,不斷創新網路防禦作戰的戰法和謀略,積極探索網路防禦作戰的訓練模式和保障思路。
盡管目前網路防禦作戰方面的研究還很不成熟,但隨著網路戰能力和社會對網路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網路戰威懾。消除信息網路霸權國家的網路戰威懾,不僅要注意提高網路戰攻擊作戰能力,更要注重提高網路戰的防禦作戰能力。因為按照一般的理論推斷,只有網路防禦作戰能力的提高,網路攻防作戰能力大致相對平衡,才有可能帶來網路攻防雙方的相互遏制。因此,在「無網不在」的信息社會,只有扎實地搞好積極防禦,才能確保在網路戰中贏得主動。而從網路技術和系統建設及相應的網路防禦作戰研究和應用上不懈地追求先機,才有可能盡快實現網路戰攻防的新的平衡態勢,創造信息社會的新的相對和平。

熱點內容
網卡了的原因 發布:2021-03-16 21:18:20 瀏覽:602
聯通客服工作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17:49 瀏覽:218
路由器畫圖 發布:2021-03-16 21:17:21 瀏覽:403
大網卡收費 發布:2021-03-16 21:16:50 瀏覽:113
路由器免費送 發布:2021-03-16 21:16:19 瀏覽:985
孝昌營業廳 發布:2021-03-16 21:15:54 瀏覽:861
網速增速代碼 發布:2021-03-16 21:15:29 瀏覽:194
怎麼黑光纖 發布:2021-03-16 21:14:54 瀏覽:901
埠增大 發布:2021-03-16 21:14:20 瀏覽:709
開機沒信號是什麼原因 發布:2021-03-16 21:13:45 瀏覽: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