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遼路由來
Ⅰ 沈氏的來歷
沈
(百家姓典故)
沈姓音審或真 黃帝顓頊後代
作為一個姓氏,「沈」也有好幾種不同的來源,其主要分別就在讀音之不同——有的人姓「審」音之沈,有的人則姓「真」音之沈,不可隨隨便便地混為一談。
讀「審」音的沈姓,是黃帝的後代。《姓纂》上說:「周文王第十子晡季食采於沈,因氏焉。今汝南、平輿、沈亭,即沈子國也。」
讀「真」音的沈,即是顓頊帝的後代。《姓氏考略》上說:「《左傳》沈姒蓐黃注,四國,台駘之後,系出金天氏。又,楚有沈尹氏,沈諸梁,並公族,以封於沈鹿得姓,則系羋姓,非一族,直深切者,為實沈之後,與音審者不同。」
由此可見,天下姓沈的人,有的是黃帝的後代,有的則是顓頊帝的後代,不過幾千年繁衍下來,出自黃帝的那一支日漸人多族繁,於是大家也逐漸對自己的姓氏「不求甚解」,一概的統姓起「審」來了。
根據上面所提的《姓纂》的記載,「審」音沈姓的人,得姓於周文王的第十個兒子晡季,也跟許多其他古老的姓氏一樣,是因地得姓。當時的沈國,大致是現在河南省汝南縣東南,以及安徽省阜陽縣西北一帶地方。據《左傳》的記載:「汝南平輿縣北有沈亭。」據近世考據,沈亭的遺址,就在今阜陽縣西北沈丘堡的東方,可見得「沈」姓真是一個有根有據的古姓。
至於「真」音沈姓最初發源的楚地,則大致是現在的湖南和湖北一帶地方。
這個歷史悠久的古姓,歷來倒未曾發現過被外族冒用的紀錄。相反的,到了五代時期,卻有分支為他姓的紀錄——尤姓是從沈姓分出來的。
為何沈尤不相婚配
原來,當王潮的弟弟王審知在福建潛稱閩王的時候,福建姓沈的人,為了避諱他名字里的「審」音,就把自己姓氏的水旁去掉,並且把剩下來的那半個字改為跟原字十分接近的尤字,這就是尤姓的由來。這段典故,是載於《梁
Ⅱ 沈陽的歷史由來是什麼原因
沈陽境內最早出現人類是在7200年前,在春秋戰國時期,這里是燕國的重鎮,肅慎、東胡族人活動於這一地區。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這里隸屬遼東郡,西漢沿用此制,並已建有城市,稱為「侯城」,東漢時期,沈陽分為南北兩處,南部繼續隸屬於遼東郡,而北部則隸屬於玄菟郡。
三國時期,沈陽為幽州所轄,從西晉開始,以遼河為界,東西兩邊分屬玄菟郡、昌黎郡管轄,從十六國的北燕起,遼河以東為高句麗所據,直到隋代。
隋朝時期,以遼河為界,分設燕郡和遼東郡,唐高宗後,屬安東都護府轄區。
宋遼時期,遼太祖於公元921年移居此地,修築土城,並在沈陽設瀋州,之後,經過金代,在元朝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年)改瀋州為沈陽路,這是「沈陽」一名正式出現,因位於瀋水(今渾河)之北而得名,明朝沿用沈陽一名,為「沈陽中衛」。
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努爾哈赤遷都到沈陽,開始修建皇宮,即今沈陽故宮,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皇太極升沈陽為盛京,清朝遷都北京後,沈陽成為陪都,於順治十四年(1657年)設奉天府,沈陽則又稱奉天,有「奉天承運」之意。光緒年間設奉天省。
民國初年沈陽屬於奉天省遼沈道,為奉系軍閥的統治首府。
1923年,設立沈陽市政公所;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東北易幟,維護了國家統一;
1929年改為沈陽市;
1931年,日本侵略軍陰謀策劃了「九?一八事變」,之後,9月19日便侵佔了沈陽,改名為「奉天市」,沈陽人民便開始了長達14年之久的亡國奴生活;
1945年,抗戰勝利,「奉天市」恢復「沈陽市」的名稱;
1946年,國民黨政府接管沈陽市;
1948年11月2日,沈陽正式解放,後經多次行政級別、區劃調整,形成了現在轄9區1市3縣的行政區劃格局。
Ⅲ 沈陽鐵西區的街路命名有什麼由來嗎
IcemanDong16小時前
保工街也有,北三路那塊,還有北三路也開始放了,也不是商業區都是居民區,畫地收費誰給他們的權利回復50查看更多評論
Ⅳ 『沈』字的由來
作為一個姓氏,「沈」也有好幾種不同的來源,其主要分別就在讀音之不同——有的人姓「審」音之沈,有的人則姓「真」音之沈,不可隨隨便便地混為一談。
讀「審」音的沈姓,是黃帝的後代。《姓纂》上說:「周文王第十子晡季食采於沈,因氏焉。今汝南、平輿、沈亭,即沈子國也。」
讀「真」音的沈,即是顓頊帝的後代。《姓氏考略》上說:「《左傳》沈姒蓐黃注,四國,台駘之後,系出金天氏。又,楚有沈尹氏,沈諸梁,並公族,以封於沈鹿得姓,則系羋姓,非一族,直深切者,為實沈之後,與音審者不同。」
由此可見,天下姓沈的人,有的是黃帝的後代,有的則是顓頊帝的後代,不過幾千年繁衍下來,出自黃帝的那一支日漸人多族繁,於是大家也逐漸對自己的姓氏「不求甚解」,一概的統姓起「審」來了。
根據上面所提的《姓纂》的記載,「審」音沈姓的人,得姓於周文王的第十個兒子晡季,也跟許多其他古老的姓氏一樣,是因地得姓。當時的沈國,大致是現在河南省汝南縣東南,以及安徽省阜陽縣西北一帶地方。據《左傳》的記載:「汝南平輿縣北有沈亭。」據近世考據,沈亭的遺址,就在今阜陽縣西北沈丘堡的東方,可見得「沈」姓真是一個有根有據的古姓。
至於「真」音沈姓最初發源的楚地,則大致是現在的湖南和湖北一帶地方。
這個歷史悠久的古姓,歷來倒未曾發現過被外族冒用的紀錄。相反的,到了五代時期,卻有分支為他姓的紀錄——尤姓是從沈姓分出來的。
為何沈尤不相婚配
原來,當王潮的弟弟王審知在福建潛稱閩王的時候,福建姓沈的人,為了避諱他名字里的「審」音,就把自己姓氏的水旁去掉,並且把剩下來的那半個字改為跟原字十分接近的尤字,這就是尤姓的由來。這段典故,是載於《梁
Ⅳ 沈陽的傳說
傳說到沒聽過!但老北站舊房子拆遷的時候,在一座房基下挖到一個活在的老龜,據說有幾百歲了。(可能埋下去時歲數就不小了)
不過沈陽是塊寶地卻沒錯!四季分明!旱澇保收!
Ⅵ 沈陽名字的由來
沈陽名字是取瀋州和遼陽各一字而成。
沈陽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東北亞的地理中心、遼寧中部,是中國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沈陽聯勤保障中心駐所,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一帶一路」向東北亞、東南亞延伸的重要節點。
沈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於此,皇太極建盛京城,並在此建立中國清朝,這是沈陽歷史的轉折點,從小小的軍事衛所一躍變為清代兩京之一的盛京皇城,開始成為東北的中心城市。
(6)沈遼路由來擴展閱讀
沈陽地貌:沈陽位於遼河平原中部,東部為遼東丘陵山地,北部為遼北丘陵,地勢向西、南逐漸開闊平展,由山前沖洪積過渡為大片沖積平原。地形由北東向南西,兩側向中部傾斜。
最高處是新城子區馬剛鄉老石溝的石人山,海拔441米;最低處為遼中區於家房的前左家村,海拔5米。市內最高處在大東區,海拔65米;最低處在鐵西區,海拔36米。皇姑區、和平區和瀋河區的地勢,略有起伏,高度在41.45米之間。
沈陽東陵區多為丘陵山地;新城子區北部有些丘陵山地,往南逐漸平坦;蘇家屯區除南部有些丘陵山地外,大部份地區同於洪區一樣,都是沖積平原。
Ⅶ 遼寧名稱的由來
1929年,中華民國改奉天省為遼寧省,遼寧得名意為取「遼河流域永遠安寧」之意。
遼寧唐屬河北道;遼置東京路;金仍之;元置遼陽行省;明為遼東都司;清設遼東將軍,後改奉天將軍,再改盛京將軍,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國改遼寧省,為遼寧得名的開始。
偽滿復改奉天省,1945收復後仍改遼寧省;建國初分遼東省和遼西省,後合並恢復遼寧省,省名至今未變。
遼寧省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介於東經118°53'至125°46',北緯38°43'至43°26'之間。南瀕黃、渤二海,遼東半島斜插於兩海之間,隔渤海海峽,與山東半島遙相呼應。
(7)沈遼路由來擴展閱讀
遼寧省地勢大致為自北向南,自東西兩側向中部傾斜,山地丘陵分列東西兩廂,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馬蹄形向渤海傾斜,由山地、丘陵、平原構成;地跨遼河、渾河、大凌河、太子河、繞陽河、鴨綠江六大水系,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截至2017年底,遼寧省下轄14個地級市,16個縣級市,17個縣,8個自治縣,59個市轄區。
截至2017年末,遼寧省常住人口4368.9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3942.0億元,第一產業2182.1億元,第二產業9397.8億元,第三產業12362.1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54745元。
遼寧省地形概貌大體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勢大致為自北向南,自東西兩側向中部傾斜,山地丘陵分列東西兩廂,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馬蹄形向渤海傾斜。
遼東、遼西兩側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為平均海拔200米的遼河平原;遼西渤海沿岸為狹長的海濱平原,稱「遼西走廊」。在遼寧省陸地總面積中,山地為8.8萬平方千米,佔59.5%;平地為4.8萬平方千米,佔32.4%;水域和其他為1.2萬平方千米,佔8.1%。
境內山脈分別列東西兩側。東部山脈是長白山支脈哈達嶺和龍崗山的延續部分,由南北兩列平行山地組成,海拔在500-800米左右,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峰有老禿頂子山(1325米)和花脖子山(1336米,為省內最高點)。
主要山脈有清原摩離紅山,本溪摩天嶺、龍崗山,桓仁老禿子山、花脖子山,寬甸四方頂子山、鳳城鳳凰山,鞍山千朵蓮花山和旅順老鐵山等。西部山脈是由內蒙古高原向遼河平原過渡構成的,海拔在300-1000米之間,主要有努魯兒虎山、松嶺、黑山和醫巫閭山等。
Ⅷ 沈陽——地名的由來
沈陽的由來
沈陽是歷史文化名城,又是軍事要沖,戰國時期便在這里建立了軍事觀察設施———「候」,駐扎有大量軍隊守衛著。由於軍人家屬的遷入,逐漸形成規模,就在這里建了城,名叫「候城」。那麼後來為什麼又叫「沈陽」了呢?
傳說候城居民中有一位大家喜愛的少年,他為人善良,忠厚老實,並且十分勤勞。他每天早起晚歸,整天在山上打柴,柴禾打多了就主動送給有困難的人家。有一天,他正砍柴的時候,忽然聽到凄厲的叫聲,急忙向傳來叫聲的方向一看,只見有一隻惡狼正在瞪著大眼睛追趕一隻小羚羊,小羚羊跑著跑著被草叢中的蘿藤給纏住了,怎麼用力也跳不出來。眼看惡狼要撲來,這位心地善良的少年飛跑過去,沖著惡狼舉起柴刀就劈,惡狼被砍下了一隻耳朵,嚎叫著逃跑了。少年把小羚羊從荊藤里解救出來,天真地對小羚羊說:「小傢伙,往後可要小心點,快回家吧!」小羚羊像明白他說的話,站在對面望著他不肯離去。他看小羚羊不走,舉手拍一下羊頭說:「走吧!」自己背著柴便回家了。
之後,少年照舊每天去砍柴。一天,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他又聽到羚羊的叫聲,抬頭一看,一隻大羚羊和兩只小羚羊正對著太陽鳴叫。他以為又有什麼野獸要殘害這些溫馴的羚羊,可四處一看,卻什麼也沒發現,便沒過去驚動這三隻羚羊。在這天夜裡,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在樹林里遇到的那三隻羚羊,老羚羊感謝他,還說這里的人善良,一定會得到好報。他驚奇地問羚羊:「你怎麼會說話?」老羚羊像沒聽到他說的話,領著兩只小羚羊向林中奔去了。他急著大喊:「你怎麼會說話?」一下子就急醒了,他覺得這事稀奇,就把這個夢和救小羚羊的事同家裡人講了,慢慢地全城人就都知道了。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奇。說也奇怪,打那以後,這個地方連續幾年風調雨順。有人就附會:三隻羚羊向太陽叫是「三羊開泰」,吉祥之兆,並說羚羊是「神羊」,還提出把候城改稱「神羊城」,慢慢地候城就被民間公認的「神羊城」取代了。因為「神羊」與沈陽諧音,以後因在瀋水北設了沈陽衛,也就把「神羊城」叫沈陽城了。
Ⅸ 請問您知道沈陽地名的來歷是怎樣的嗎據我所知有很多是以東南西北命名的,比如大東、大南、大西、大北等
沈陽東西南北四面各兩座城門共八座城門東向者左曰內治(東門)、右曰撫近(東門);南向者左曰德盛(南門)、右曰佑(南門);西向者左曰懷遠(西門)、右曰外攘(西門);北向者左曰載(北門)、右曰福勝(北門)
康熙十九(1680)盛京城外圍增築圓形外廓牆曰關牆(邊牆)外廓牆牆高七尺五寸周共三十二另四十八步與八座城門相應關牆四周辟八門名邊門南邊門、南邊門、東邊門、東邊門、北邊門、北邊門、西邊門、西邊門.
要了解沈陽街路的「經」與「緯」,還要從100多年前說起,讓我們先了解一下經緯路產生的歷史背景。1903年,沙俄修築東清鐵路支線經過沈陽時,將鐵路沿線劃為鐵路用地,名曰「鐵路附屬地」,占為己有。1905年,日俄戰爭後,俄國將鐵路附屬地同南滿鐵路一起「轉讓」給日本,改名「滿鐵附屬地」。同時,也要求中國開放奉天商埠。所謂商埠主要是指在通商口岸向外國人提供居住、經商的方便,允許其租賃或自建房屋及行棧存貨等商業區域,這一區域應由中外雙方勘定、劃界,使用居住權、經營權者應向中方付出租金及費用,而且它也是外國人在通商口岸唯一合法活動聚集區。
1906年5月3日,劃定沈城小西門、大西門外為外國人居留地,西關邊門外闢地一萬余畝作為商埠地。商埠地范圍東起邊牆、西至滿鐵附屬地、北起皇寺廣場界內(皇寺路南)、南至渾河大壩止。這個范圍不算小,僅比沈陽古城內的面積略小一些。1907年,商埠地劃分為正界、副界、預備界三等,對外開放。沈陽最早確定的商埠地,是以原北孤家子村為中心,以今天的皇寺路和市府大路為北南界限,這就是後來所說的奉天商埠地北正界。
商埠地的西面是「附屬地」,東面是老城,老城當時是中國地方政府直接管轄范圍。
奉天開埠建路
20世紀初的沈陽還很荒涼,沒有什麼大馬路。商埠地出現以後,它為了發展必須修建道路。於是,在商埠地劃定不久,奉天開埠總局(為開埠新設的管理機構)就開始修建道路。那麼這些街道如何來命名呢?相對於商埠地和「附屬地」來說的舊市區——邊城以內,其街道命名也多體現歷史傳統或相沿成習。例如:四平街(今中街)、東華門大街、西華門大街等等。而商埠地的道路並沒有採用傳統的以地名命名的方式,而是把東西向的街道都稱為××緯路,南北的街道稱為××經路,商埠地的街道名稱上有些歐化色彩,經緯路就這樣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