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由什麼的獨特性決定
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由()的獨特性所決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由(中國社會)的獨特性所決定。
⑵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由什麼的獨特性決定擴展閱讀
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關乎世界社會主義的興衰成敗。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十分落後的國家探索民族復興道路,是極為艱巨的任務。
90 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
走向未來,我們必須堅持這條道路,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回首近代以來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展望中華民族充滿希望的未來,我們得出一個堅定的結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鮮明的優越性,是確保我們實現未來發展宏偉目標的根本保證。
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由啥的獨特性所決定的在什麼上通過的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要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區別的;
第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聯結的,矛盾的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又體現著普遍性。
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區別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質;個性指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特殊性質。共性和個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共性決定事物的基本性質;個性揭示事物之間的差異性。個性體現並豐富著共性。共性是絕對的,個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共性只能在個性中存在。任何共性只能大致包括個性,任何個性不能完全被包括在共性之中。 矛盾的共性指矛盾的普遍性,是絕對的、無條件的;矛盾的個性指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任何現實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一,共性寓於個性之中,個性又受共性的制約,共性和個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沒有離開個性的共性,也沒有離開共性的個性。
共性與個性的關系是關於矛盾問題的精髓 :
(1)共性與個性問題是理解對立統一規律諸問題的鑰匙。共性與個性的原理貫穿於對立統一規律諸問題的一切方面,是把握矛盾諸問題的一條主線。
(2)共性與個性的原理是分析和解決矛盾問題的根本原理。只有掌握共性與個性的原理,才能依據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對具體矛盾進行具體分析,正確認識矛盾和解決矛盾。
(3)共性與個性的辯證關系又是正確理解和認識辯證運動的鑰匙,人的認識過程由個別到一般,又由一般到個別,它是共性與個性矛盾的展開,不理解這一原理,就不能正確認識事物。
(4)共性是一類事物與另一類的區別,而個性是同一類事物中不同個體的區別。 每個國家都有自身的特殊性,而這種特殊性又是由每個國家自身的歷史傳統和現實發展過程所決定。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有其內在的規律性,這種規律性呈現出放之每個國家而皆準的普遍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證關系原理,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具體實踐相結合這一原則的哲學基礎,對於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是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針的哲學根據。
社會主義是普遍性(共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特殊性(個性),二者有機地統一在一起,處在辯證聯系之中。就是說,中國特色的特殊性一定要同社會主義的普遍性相聯系,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而不能孤立地強調中國特色,脫離社會主義的普遍性,從而失去社會主義性質;同時,社會主義的共性也只能在有各國特色的個性中並通過這些特殊性而存在,沒有與各國實際相結合的不同特色的社會主義也就沒有科學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體現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普遍性與中國國情特殊性的辯證統一。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對於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具有普遍指導性。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經歷了一個由特殊到普遍,又由普遍到特殊的辯證發展過程。中國特色」是中國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個性、特殊性;「社會主義」是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共性、普遍性。一方面,中國的情況不論多麼特殊,也一定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這是共性。另一方面,社會主義的一般只能在各國特色的個別中存在,我們要建設中國模式、中國就要立足於中國的國情,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這又是個性,所以我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方針實際上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證關系原理的具體運用,是正確的。 各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都必須遵循馬克思主義關於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但在不同的國家,由於國情不同,實現社會主義本質特徵的具體模式、具體途徑又是各不相同的。鄧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這樣的事,馬克思、列寧的本本上找不出來;每個國家的基礎不同,歷史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左鄰右舍不同,還有其他許多不同,別人的經驗可以參考,但不能照搬;離開自己國家的實際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但是,馬克思主義必須是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是切合中國實際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同志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背景下,結合中國的具體實踐創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即鄧小平理論,實現了由一般到特殊,把科學的理論轉化為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我們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運用於中國的實際,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總結中國歷史和現實的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經濟、政治、文化三大文明協調發展、社會生活和生態環境全面進步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毫無疑義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這並不意味著只要抓好經濟就行了。社會主義還必須包括其他各方面的任務,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起抓。鄧小平從不同角度指出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各項任務,指出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辯證關系。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既要堅持社會主義的共性,又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體現出中國特色這一個性。在所有制方面,我們堅持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形式共存;在分配形式方面,我們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形式共存;在政治上,我們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在指導思想上,我們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所有這些,都是共性和個性相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切合中國實際的發展道路。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征途中,我們黨特別強調要始終堅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突出和保持中國自己的特點。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文明,中國具有自己的國情,屬於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既不同於資本主義,也不同於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只能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最大的國情出發,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無論經濟、政治還是文化建設,都要符合中國的實際,不能照搬別國模式。要在不斷探索的基礎上,努力形成和發展中國風格和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與時代潮流相應、與世界文明相通的道路。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我們要具有世界眼光,注意向世界學習,要在中國與世界的互動中建設面向世界、立足本國的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由其獨特的觀念、理論、制度與道路等綜合構成的科學社會主義新模式。他是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原理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生動體現。我們只有從多維度、多層次來正確理解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堅定不移地沿著這一道路前進,將這一事業進行到底,為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這也正是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所共同揭示的。
⑷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要有哪些特色
體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中國近代史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的必然選擇,也是由其本身的性質和宗旨所決定的。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在不斷探索中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證。
體現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從實際出發。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實際,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科學社會主義一般原則同中國基本國情相結合的產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現實基礎。
體現在強國富民的奮斗目標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斗目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這一目標,以其中國的社會背景、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特殊性,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鮮明的中國特色。
體現在它是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為指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反過來又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不斷發展。
體現在民族化的表達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運用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民族語言來闡述的,體現了中國人民獨特的思維方式,具有鮮明的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個性化的中華民族思維方式、民族語言、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鮮明的中國特色。
體現在民主法治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黨領導下的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的鮮明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黨領導下的人民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命,黨領導下的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障。
⑸ 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特殊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人口多底子薄的東方大國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使我們國家快速發展起來,使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來。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⑹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有哪些特點
1、經濟上:
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創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以市場調節為主,同時加以政府的宏觀調控,開創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大力吸引外資以更好地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制度的特色
2、政治上:
「一國兩制」,大陸實行社會主義,香港、澳門、台灣實行資本主義。
「民族自治」,少數民族的領導權在自己本民族人的手中。
經濟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樣可以在對外貿易上獲利。發展勞動密集型產
業,我國人口眾多,解決就業問題非常重要。
3、文化上:
對內繼承和發揚自己本民族多樣的文化。對外宣傳自己的文化,通過海外華僑、華人、留學生、中資機構等對所在國進行文化影響。
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由什麼獨特性所決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由中國的歷史文化的獨特性所決定,具有強大的優勢。
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基本的特徵是
所謂本質,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決定事物性質、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所謂特徵,是指事物特點的徵象或標志。特徵與本質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是反映事物內在屬性的兩個范疇。社會主義的本質是社會主義區別於其他社會的內在質的規定性,是社會主義最高層次的概念,具有根本性、穩定性和決定性。社會主義特徵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外在表現,具有直接性。
人們對社會主義本質和特徵的認識,在理論上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新社會的認識,是人們認識社會主義本質和特徵的理論起點。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也有一個從特徵到本質的不斷深化過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初期,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特徵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延續了蘇聯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特徵的看法,隨著實踐的發展,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有了新的概括,這既有對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未來新社會思想的堅持,也有在實踐基礎上對馬克思恩格斯有關思想的發展,同時也帶有社會主義實踐的階段性特點。鄧小平在深刻總結社會主義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尤其是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驗的基礎上,突破了以往的傳統思路,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由特徵引向本質,從社會主義目的的層次上揭示社會主義的內在屬性,從而形成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新創見。他強調,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揭示,突出強調和全面闡明了生產力與社會主義的關系,突破了把計劃經濟當作社會主義基本特徵的傳統看法,從而為推動社會主義的全面改革,構建包括所有制在內的合理經濟體制提供了理論依據。實踐在發展,人們的認識也在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提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問題,科學發展觀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從一定意義上說,都可以看作是對社會主義本質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在已有對社會主義本質認識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認識和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是繼續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的現實需要。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特徵的主要表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是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點的主要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二是中國的基本國情。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創新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源頭、邏輯起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在中國的延伸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有社會主義的共性,又有中國國情的個性,是共性和個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這種共性和個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體現在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由此展現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獨特的所有制結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基本特徵,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國家引導、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力量,是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證。沒有公有制,就難以實現社會的平等和公正,就沒有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現,也就談不上什麼社會主義。我國社會生產力的多層次性,決定了所有制結構的多樣性,也決定了我們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該多樣化,推行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有利於公有資本發揮更大的作用,引導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使股份製成為公有制實現的主要形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有制發展和完善的現實選擇。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有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2.獨特的分配方式。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是我國現階段的分配製度,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基本特徵。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在堅持這一原則的前提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形成和完善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堅持這樣的分配製度的同時,就要堅持效率與公平的統一,強調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發揮市場的作用,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同時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職能,調節差距過大的收入。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目標。合理調節收入分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實現共同富裕過程中的重要舉措。
3.獨特的政治制度。在黨的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政治方面的基本特徵。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體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內涵,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根本。這三者的有機統一,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理論依據和實踐路徑,同時也規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建設和發展,要通過逐步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要通過逐步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發展黨內民主,以黨內民主帶動社會民主的建設和發展。
4.獨特的思想文化原則。堅持指導思想一元化、文化發展多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徵。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治國的指導思想,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理論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必須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沒有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會因為沒有正確的理論基礎和思想靈魂而迷失方向。反對和抵制指導思想的多元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思想文化發展中必須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在堅持指導思想一元化的同時,要發展多樣化的文化。人們的文化需要具有廣泛性、多樣性的特點。由於社會成員的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職業不同、年齡閱歷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決定了人們的追求嚮往、興趣愛好不盡相同,在文化需要上必然有較大的差別。這種差別也就決定了人們所需要的文化在內容和形式方面是多樣化的。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多樣性文化需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個立足點、著眼點。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多樣性文化,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繁榮文化藝術,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
5.獨特的發展道路。對內和諧、對外和平,這兩者的聯系和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基本特徵。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問題。從根本上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一條主張發展、加快發展的道路。促進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目標和必要條件:促進世界和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條件。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大國,中國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創新來謀求發展,努力塑造一個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與此同時,還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開展交流合作,利用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並以自己的發展更好地促進世界和平,促進共同進步。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和諧與和平發展的道路。
6.獨特的目標體系。堅持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和奮斗目標的體系性,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顯著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是同強國富民、實現民族復興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它既有發展的階段性,也有奮斗目標的現實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本身必然包含著發展的階段性。一百年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初始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始階段性的系列目標。這樣的階段性、系列性目標,把國家的強盛和人民的富裕統一起來,把現代化的實現與社會主義的振興統一起來。它們貼近現實,貼近人民群眾的願望,更能直接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因而也就更能凝聚民族力量,更能增強人民群眾的信念,更有利於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踐中,在發展中,還遠遠沒有達到成熟和完善的程度。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尤其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特徵的認識,是隨著實踐和時代的發展而逐步發展的,實踐發展到什麼程度,認識也只能達到什麼程度。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特徵的相關參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未來新社會的基本思想,革新了原有社會主義體制的構想,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一系列創新。所謂中國特色,主要是來自中國的實際,來自從中國實際出發的實踐和創造。這些創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特徵上也得到比較充分的體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和創新。在基本特徵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未來新社會的看法既有聯系,也有區別,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把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在現實的基礎上構建社會基本制度,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和發展的物質條件,同馬克思恩格斯的設想是不完全相同的。馬克思恩格斯論證的未來新社會,是在資本主義充分發展的基礎上並實現了對資本主義超越的社會;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是產生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其實踐更多地具有個別性和特殊性。
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前提,在生產資料社會佔有的基礎上,使勞動者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獲得徹底解放,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是馬克思恩格斯反復強調的關於未來新社會的基本原則,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要使勞動者獲得解放,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要有雄厚的物質基礎,也要有相應的經濟政治制度的保障。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新社會的認識,首先著眼於勞動者在經濟上平等,強調生產資料的社會佔有是實現社會平等最重要的條件,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真正的民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恩格斯的公有制思想和民主思想運用到實踐中,建立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在經濟方面,以實現社會主義公平為目的,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不斷探索實現生產資料社會佔有的新形式;在政治方面,以建設社會主義民主為目標,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依法治國,努力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這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基本特徵方面既有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堅持,也有對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創新發展。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不能離開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現實的基礎,簡單地用馬克思恩格斯的有關思想來衡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傳統社會主義的超越。在基本特徵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傳統社會主義有著很大的不同。傳統社會主義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形成的,它對科學社會主義不是沒有堅持和發展,但更多的是對馬克思恩格斯有關思想理論的教條化理解,還有一些是對科學社會主義扭曲性的附加。從一般特徵上來看,這種傳統社會主義,在經濟方面,強調一大二公的單一公有制,堅持無所不包的計劃經濟,實行帶有平均主義色彩的按勞分配;在政治方面,強調黨的一元化領導,以黨代政,黨政不分,忽視民主法制的地位和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強調大一統、單一化,並形成了經濟上高度集利、政治上高度集權、思想文化集中的社會主義體制。體制僵化和社會封閉,是傳統社會主義的特點,也是其致命的弱點,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直接的表現就是:經濟上排斥市場;政治上缺少民主;思想文化上限制自由;社會生活沒有法治。這些弊端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導致對社會主義本質和特徵的扭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是從改革傳統社會主義體制開始的。經過幾十年的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擺脫了這種社會主義的束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逐步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由封閉半封閉向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轉變。經濟上發展市場,政治上建設民主,文化上倡導多樣,社會中追求和諧,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特點、新趨向。同樣是堅持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注重加強,更注重改善,把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結合在一起,通過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促進社會主義的鞏固、建設和發展;同樣是堅持社會主義發展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社會主義發展的長遠目標與現階段的任務結合在一起,並依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進一步明確了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和奮斗目標的現實性;同樣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調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不斷破除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化理解,在實踐中實現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同樣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分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利益要求和願望,以不斷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首要目標,使人民群眾能夠及時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從特徵上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過去相比已有很大差別,其中也包含著我們對社會主義整個看法的很大改變。這種差別和改變,實質上是對傳統社會主義的徹底更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有著相互學習、借鑒、合作和利用的一面。資本主義在本質上是一種個人主義社會觀,強調和重視個人的利益、個人的價值,把個人利益的實現和個人價值的追求放在社會的首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建構、法律的制定和社會價值觀的導向,都圍繞著保障和維護個人利益和個人價值的實現。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這種個人主義社會觀與私有制結合在一起,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弊端,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產生了嚴重的扭曲。社會主義在本質上是一種集體主義社會觀,強調社會整體利益、整體價值,把社會整體利益、人類共同利益放在首位,主張個人利益實現和個人價值的追求不能危害社會的整體利益,國家利益的實現不能危害人類的共同利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它以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前提,同時也保護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合法權益,它強調在爭取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實現各個國家的和平發展和進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倡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目標是走向共同富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建設、價值取向和道路選擇,都始終堅持了這樣的宗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有著性質不同的市場經濟,但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不同的市場經濟,要面對共同的世界市場,要遵循共同的程序和規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有著不同的政黨政治,但在政治民主化的潮流下,政黨政治都是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又都是法制政治,都要堅持和實行相應的民主與法制的程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有著不同的思想文化,但在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思想文化的發展既要保持相對獨立性,又要相互吸收、相互促進。這樣的發展態勢,有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在比較中發展,在發展中體現優勢。既要清醒地看到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差別,又要看到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也在發生廣泛的聯系與合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把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聯系在一起,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特別是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先進科學技術和有益的文化、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與其他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互相尊重,在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與世界各國共同分享人類文明成果。這樣,不僅有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也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身具有了反映時代要求的新特徵
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基本特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方位是使中國在紛繁復雜的國際競爭和生存角逐中贏得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在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與趨勢中完成由傳統向現代轉變,具有鮮明的特點:
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堅持改革開放。
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堅持科學的全面的總體布局。
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
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由總道路和一系列具體道路構成的道路體系。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最鮮明特色,最簡要的概括是「一二三四五」,就是: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堅持分「三步走」、實現「四句話」的奮斗目標,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進行全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