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率跳的動作
⑴ 在健身房怎樣鍛煉身體動作速率和彈跳
確定一個高度 是你摸得最高的高度 然後原地跳
一直摸到這個高度 不要停 跳上幾組 每組十多次吧
1 走樓梯(往上) ,我曾經試過,每走15樓,第2天我的短跑速度會快0.2秒!!鍛煉腿部。
2 一天跳300次。
3 在軟墊上作運動。
4 找一個你很難跨越的高度,去跳
5 練習練習再練習。
6 多吃牛筋阿。
你要是感覺自己身體素質特別好的話可以試一下美國最著名縱跳訓練計劃, 練成預計縱跳能力可以提高20到30厘米以上, 鍛煉過程很辛苦, 整個過程要15個星期.
對於每個動作項目,如果一種動作要作3組,組與組之間休息不能超過2分鍾,若完成了,需直接做下個項目,記住不要休息!!
第一項:半蹲跳
1、開始時,半蹲至?的位置,雙手放置於前,
2、向上跳離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覺得容易的話,你可以跳至25-30cm)。 當在空中,你的雙手需放在後面。 著地時,完成一次。
接下來,只需重復以上步驟!!!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2
第二項:抬腳尖(提踵)
1.首先,找個梯級或一本書來墊腳,然後只把腳尖放在上面,腳跟不得著地或墊著
2.腳尖抬到最高點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雙腳完成,完成一個組.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3
第三項:台階
1. 找張椅子來, 把一隻腳放上去,呈90度
2.盡全力的跳開, 在空中換腳,在放在椅子上,
3.重復2,將原起跳的腳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4
第四項:縱跳
1. 雙腳放直, 與肩同寬,"鎖緊"你的膝蓋...
2. 只用你的小腿跳, 只能彎曲你的腳腂, 膝蓋盡量不彎曲...
3. 到地時,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這一項很難, 你可用你的手幫助起跳...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5
第五項:腳尖跳
1. 將腳尖抬到最高點,
2. 用腳尖快速起跳, 跳時不得超過1.5 或2.5cm
蛙跳練習是必要的,對於彈跳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因為畢竟這是訓練力量的一個途徑。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最有效的,也是難度最大的,可以讓你在短時間內提高彈跳。具體做法:挖個坑,大概一米左右深。你的腿上綁好5斤的沙袋,跳入坑裡。試著在負重的情況下從坑中躍出。半個月後,將坑挖深20公分,而負重增加2—3斤,繼續練習。如此循環,最後到了不能再負重、也不能從坑裡躍起的時候,練習就到此為止。解除負重,再試試看能跳多高。
第二種方法,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是容易實施。具體方法:腳踝上綁上橡皮筋,原地縱跳。每日練習半小時。但是我感覺,這種方法效果不明顯。
祝你好運,未來的體育明星!
--------------------------------------------------------------------------------
現代籃球運動已呈現高空爭奪的格局,拼搶更加激烈,力量和速度的較量日益突出,誰能獲得高空優勢,誰就能掌握比賽的主動,高空優勢除了取決於運動員的身高外,出色的彈跳力則是爭奪空間優勢的關鍵。彈跳力是籃球運動員重要的身體素質之一,它不僅是籃球比賽爭奪空間優勢的必備條件,而且也是掌握各種難度空中動作的基礎。
我國籃球運動員的身高較之世界強隊相對較矮,因此,在世界水平的比賽中,要依靠良好的彈跳力來彌補由於身高不足所造成的空間爭奪能力方面的差距。
如何提高彈跳力是我們面對的重要課題,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過對籃球運動員彈跳特點以及提高彈跳力的訓練原則的分析,提出提高彈跳力的訓練方法,為訓練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參考依據。
1 對籃球運動員彈跳特點的分析
由於籃球運動的特點,使籃球運動員在彈跳力方面體現出自己的特點,其中最大的特點是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力量素質,尤其爆發力的發展水平。籃球比賽中跳躍動作的各種差別,表現出對彈跳在技術結構上的不同要求。在確定彈跳訓練的內容和選擇訓練的內容和選擇訓練方法時,必須充分考慮籃球運動員的彈跳特點。
據對比賽的不完全統計,在每場籃球比賽中運動員需要跳起120~140次、快速奔跑4000~5000米。在比賽條件下,運動員在彈跳方面主要體現兩個特點,既隨意性和多樣性。
隨意性:籃球比賽條件要求運動員能在各種情況下跳的高、跳的快、連續跳、滯空時間長、空中動作變化多。
多樣性:起跳方式多樣性,有行進間單、雙腳的起跳,原地雙腳起跳,幾乎包括所有的起跳方式。
根據這些特點,籃球運動員在起跳前的准備姿勢,除了要盡量保持膝關節的適當彎曲外,因踝關節背屈較大即小腿前傾使踝關節角度較小,小腿後群肌肉被拉長。
要發展爆發力,必須增大肌肉的收縮力量和工作距離,縮短工作時間,力量訓練時,要以小負荷的機械作快速運動,在不降低速度的情況下,逐步增大負荷提高肌肉收縮力量。剛才說的使用「背負投」的技術動作摔倒對手,主要是靠肌肉的收縮力量增大爆發力。力量的增大能增強對技術的控制能力,所以在平常訓練中,不但要在技術上下功夫,而且還要特別在增如爆發力、提高肌肉收縮速度上下功夫。實踐證明,高強度的爆發力是提高成績必不可少的因素。那麼怎樣提高爆發力呢?(一)變換負荷與速度。(二)加強專業技術訓練,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動作發力前的放鬆能力。(三)肌肉的初長度,只有拉長的肌肉收縮時才有更快的速度和力量。(四)力量練習後的放鬆練習。
在爆發力的因素中,力量起主導作用,因此力量的增長有助於爆發力的發展。但力量絕不等於爆發力。就是說實戰中並不是有力量就能把技術運用好。一個柔道運動員的爆發力,必須通過基本力量與速度、技術,靈敏度協調的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有的人可以舉起相當重的杠鈴,但一摔跤就不行了,具體說是缺乏專項力量。柔道運動員對抗時,既要力量,又要速度,還要耐力,我們的一些運動員感到力量上不差,關鍵是專項能力和快速力量差。在今後訓練中要重視在一盤力量轉移到專項力量的基礎上提高專項力量。
發展力量應注意的問題:
(一)負荷。事實說明,只有在一定重量條件下進行力量訓練,才可能使力量 增大,並且力量訓練中採用的負荷不同,其效果各異,因此,在訓練中因人而異,合理安排負荷。
(二)超量恢復。運動中大量能量物資消耗,運動停止,分解代謝居次要地位,能量物質合成開始恢復並超過原來體內能量物質含量。
(三)訓練間隔。實踐證明,力量訓練以隔最好,因為力量增長速度快,停止訓練後消退也快。
(四)年齡與性別。同一個人的力量訓練,在不同年齡時期反應不同,男女力量值的大小也有很大差別。
無論男女,只要堅持進行力量訓練,對保持和發展力量素質有良好的效果。
如何提高你的彈跳力。
如何提高彈跳力?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討論次問題我們必須突破人種問題的誤區,萬不可被某些所謂權威鼓吹的"人種論"唬住。黑人天生就能跳的理論是根本站不住腳的,否則,我國跳高名將鄭鳳榮、倪志欽、朱建華的世界記錄又如何解釋?我當然不否認先天條件的重要性,然而後天艱苦、科學的訓練更為重要!
對此我談一點自己的切身體會和經驗。
一、彈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動速度、反應速度、身體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的綜合體現。
所以我們不可以認為提高彈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須堅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韌帶、肌肉,擴大關節的活動范圍,同時,做各種復雜的有利於提高身體協調性的體操。動作要准確、優美、既有力又放鬆。
二、力量訓練最好由身體訓練教練安排和輔導。
如自己進行訓練,最好每周進行2到4次的大力量訓練,訓練時必須注意安全,以免發生意外傷害。所謂大力量訓練就是利用杠鈴進行大負荷的練習。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種:<BR< p>
負重蹲起,提鈴,抓舉。總之,這幾項練習的成績越高,你的彈跳力就越好。
至於每次練習的重量、組數、次數、動作規格等問題,原則是:
1、大力量訓練每周至少二次,不多於四次,要給身體超量恢復的時間,但要長年進行,不可間斷。
2、每次課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項練習方法。
3、要講究大力量訓練的技術動作規格,切不可亂來。
4、小力量訓練是指使用各種綜合訓練器械和啞鈴等進行訓練。重量較輕,組數和次數較多。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增粗肌纖維,減少脂肪,小力量訓練可以變化著花園天天練,但最好不要和大力量訓練同時進行。無論大力量還是小力量訓練,一次課的時間不要拖的太長,1.5小時至2小時為宜。有強度還要有密度
三、速度訓練也是提高彈跳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反復沖刺訓練還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許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神了。所謂沖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備活動後全速往前沖,而不是中速。專項速度訓練同大力量訓練相同,不必天天練,每周三小時即可。還要特別注意運用小;力量訓練手段增強大腿後側肌肉群的力量。
四、各種專門的彈跳練習手段非常多,諸如跳繩、跳欄、摸籃圈、摸小黑框上沿,甚至摸籃板上沿。
最後,我要提一提神經系統和彈跳力的關系。我們已經知道速度、力量、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這些素質在瞬間綜合向下作用於地面時就產生彈跳力,那麼什麼東西是這些素質在瞬間同時爆發呢?就是動機和運動神經系統。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想高居一切人之上,你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的運動神經系統想自己全身的肌肉發出最強的沖動信號。這種強刺激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縮產生巨大能量,肌肉群劇烈收縮有反過來促使運動神經系統更靈敏,能發出更強烈的沖動。兩者相互促進,你就越跳越高。然而,這也是難點中的難點,沒有超強的動機,運動神經系統就沒有超強的沖動,一切所謂的科學化、現代化、管理、訓練方法和手段全是廢話。
⑵ 哪種跳繩方法,跳的速度最快
機械化動作,一般跳繩都是畫圓嘛,手不要畫圓,畫橢圓,在上下兩點的時候,手向上或向下,就好像突然有股大力拽動、肌肉反射一樣,手腕像太極走,不要真猛的下去手腕沒轉過來,造成肌肉損傷
⑶ 立定三級跳動作圖解
立定三級跳動作要領:一跳,二跨,三落地。
1. 起跳:蹬擺要充分
2. 第一跳:落地後腳部滾動(腳跟到腳掌)然後身體積極下壓,為跨步跳做准備
3. 跨步跳:上肢協調用力,擺動腿向前跨出,積極落地
4. 第三跳:擺動腿積極上抬前伸
(3)速率跳的動作擴展閱讀:
彈跳力訓練:
一、彈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動速度、反應速度、身體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的綜合體現。
所以我們不可以認為提高彈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須堅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韌帶、肌肉,擴大關節的活動范圍,同時,做各種復雜的有利於提高身體協調性的體操。動作要准確、優美、既有力又放鬆。
二、力量訓練最好由身體訓練教練安排和輔導。
如自己進行訓練,最好每周進行2到4次的大力量訓練,訓練時必須注意安全,以免發生意外傷害。所謂大力量訓練就是利用杠鈴進行大負荷的練習。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種:
負重蹲起,提鈴,抓舉。總之,這幾項練習的成績越高,你的彈跳力就越好。
至於每次練習的重量、組數、次數、動作規格等問題,原則是:
1、大力量訓練每周至少二次,不多於四次,要給身體超量恢復的時間,但要長年進行,不可間斷。
2、每次課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項練習方法。
3、要講究大力量訓練的技術動作規格,切不可亂來。
4、小力量訓練是指使用各種綜合訓練器械和啞鈴等進行訓練。重量較輕,組數和次數較多。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增粗肌纖維,減少脂肪,小力量訓練可以變化著花樣天天練,但最好不要和大力量訓練同時進行。無論大力量還是小力量訓練,一次課的時間不要拖的太長,1.5小時至2小時為宜。有強度還要有密度。
三、速度訓練也是提高彈跳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反復沖刺訓練還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許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神了。所謂沖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備活動後全速往前沖,而不是中速。專項速度訓練同大力量訓練相同,不必天天練,每周三小時即可。還要特別注意運用小;力量訓練手段增強大腿後側肌肉群的力量。
⑷ 助跑跳有什麼技巧,分別有什麼形式,怎樣跳的更遠!
田徑運動跳躍項目。又名急行跳遠。由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等動作組合而成。運動員沿直線助跑,在起跳板前沿線後用單足起跳,經騰空階段,然後用雙足在沙坑落地。比賽時以跳的遠度決定名次 。
運動技巧
跳遠是由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四個部分組成的。它們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因此,正確地完成跳遠技術的各個部分動作,以及實現各部分動作的有機結合是跳遠技術的關鍵。
助跑
跳遠的助跑速度與跳遠成績密切相關。跳遠助跑的任務就是獲得最高的助跑速度,並為准確踏板和快而有力的起跳做好技術、身體和心理上的准備。
跑是跳的基礎,跳是跑的發展與結果。跑不好,就跳不好。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這種現象,當欲跳越一定寬度的壕溝時,人總要加上幾步助跑。當汽車穿越同樣的坡度時,快速行駛的汽車總
比慢速行駛的汽車沖得要遠得多。這足以說明,快速助跑對提高跳遠成績的積極作用。
(1)助跑的起動姿勢
助跑的起動姿勢直接影響助跑的穩定性與准確性。助跑的起動姿勢有兩種:一種是從靜止狀態開始,一般採用兩腿微曲、兩足左右平行站立的「半蹲式」,或兩腿前後分立的「站立式」起動姿勢。
另一種是走幾步或走跳步結合踩上第一個標志點,行進間開始的起動。第一種方法,前三步的步幅和速度變化較小,有利於提高助跑的准確性。第二種方法,助跑則比較自然,動作比較放鬆。但由於是動態,每次踩上標志的位置和速度不易控制,對准確踏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助跑的加速方式
助跑的加速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積極加速,一種是逐漸加速。積極加速方式是從助胞一開始就跑得很積極。步頻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上,這種加速方式能較早地擺脫靜止狀態,並獲得較高的助跑速度。其特點是助跑開始幾步的步長較短,步頻較快,上體前傾也較大。這種助跑方式適合於絕對速度較快的運動員。
但因助跑動作緊張,起跳的准確性差,所以世界優秀運動員很少採用這種方法。逐漸加速方式一股是在加大步長或保持步長的基礎上提高步頻。這種加速時間較長,加速過程比較均勻平穩。因此,跑的動作比較輕松、自然。起跳的准確性較好,每次試跳成績也較穩定。劉易斯、鮑威爾等優秀運動員大部採用這種方式。
(3)跳遠運動員的絕對速度和助跑速度
由於在助跑過程中要求運動員不僅要發揮山個人最高或接近最高的速度水平,而且還要保證在助跑的最後階段保持充沛的體力,以便在高速水平運動中有力的完成起跳動作,這本身就形成了一個矛盾,即要充分發揮速度,又不能把助跑距離無限的延長。所以在跳遠運動員的速度訓練中,一方面注意發展快速跑能力,使速度水平得以充分發揮,另一方面注意發展運動員在較短的距離內迅速加速的能力,盡快發揮最高速度水平的能力。這兩方面的能力是跳遠運動員必備的專項速度素質。大量的研究材料與跳遠實踐證明,絕對速度是跳遠助跑速度的基礎。下面是波波夫列舉了100米,助跑速度與跳遠成績的關系: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他們的100米、助跑速度與跳遠成績。正因如此,現在所有的教練員和運動員都把速度素質作為首要解決的問題。
(4)跳遠運動員助跑時的速度利用率
跳遠助跑的速度利用率是指助跑速度與跑的絕對速度之比。顯然,速度利用率的極限是100%然而,為了完成起跳動作,運動員在助跑時不能達到自己的絕對速度,約瑟夫馬羅找出:「助跑必須以接近最高速度跑到起跳板」。為了獲得有效的起跳,必須對助跑速度加以控制,這在2000年全國田徑系列大獎賽中的科研報告中,可以看出,關英楠的跳遠技術分析,按照《跳遠運動員助跑速度與成績模式表》來評定,與9.43米/秒的助跑速度相應的成績應為7.10米左右,而關英楠兩跳都只有6.94米和6.95米,這就是由於在快速助跑下的快速起跳能力還有所欠缺,為了起跳而控制了,陝速的助跑速度,可控速度表明了助跑速度利用率的大小。林德曼認為「助跑的最終目的是使運動員在起跳前達到最大的可控速度」。跳遠助跑速度的利用率與跳遠起跳機制、起跳動作、起跳目的有關。可見,在跳遠運動員的訓練中,提高助跑速度利用率是跳遠技術中的又一重要問題,也是我們在訓練中有待改進和探索的一個重要環節。
跳躍
跳躍是跳遠項目最關鍵的部分。
1.原地模仿起跳練習。兩腳前後站立,擺動腿在前稍屈膝,起跳腿在後,身體重心落在前腳上。動作開始時,擺動腿蹬地,起跳腿積極的由後向前邁步,模仿向下放腳的踏板動作,全腳掌滾動著地,隨即緩沖和蹬伸起跳,同時兩臂要配合雙腿的動作積極擺動。要和身體各部分配合協調,起跳腿蹬伸迅速,擺動腿向前上方擺動積極,身體重心迅速跟上。
2.在跑道上連續做緩跑三步或五步結合起跳的練習,用擺動腿落地。
3.學習起跳後騰空步動作的練習。在跑道上助跑四至六步,起跳後完成騰空步動作。下落時以擺動腿落進沙坑,接著向前跑出。
4.輔助練習
①在離起跳標志2米左右處設置一個高約60~80厘米的跳箱,學生起跳後,擺動腿落地跳箱上。
②在沙坑邊擺放一個低欄架(或拉一根高度約30~50厘米的橫皮筋),短距離助跑後,起跳完成騰空步,擺動腿越過障礙物後下落沙坑並向前跑出。
③助跑起跳成騰空步,用頭部觸及前上方的懸掛物。
5.短、中程距離助跑起跳練習。短程距離約8步,中程距離約為12步。助跑距離的估量方法可以用走步數折算。如:8步助跑跳遠,助跑距離≈8(步)×2-2,量出後試跑1~2次,進行適當調整
即可。此種練習,要求起跳快速,應有一定的騰起高度,盡量保持騰空步動作的時間。還應注意保持較固定的助跑起動方式,起跳時用力集中、協調。
6.全程助跑起跳練習。此種練習首先應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確定自己全程助跑的距離。做法是:
學生在跑道上做40~50米的沖刺跑,測量出每個人發揮出最大速度的那一段距離,找出每次沖刺跑時起跳腳落地的足印,經若干次練習,即可大致確定符合自己實際的全程助跑距離,以此距離在跳遠助跑道上進行助跑起跳練習,經適當調整後,全程助跑距離就可確定下來。用鋼尺將此距離測量記錄下來。以後便可按此距離進行全程助跑跳遠。全程助跑起跳練習,應注意助跑起動的方式和姿勢要保持固定。助跑要快速、放鬆,跑直線、穩定而有節奏,起跳時要做到擺(擺臂和擺腿)、蹬(起跳腿蹬伸)、挺(挺胸)、拔(拔腰)、頂(頂頭)諸方面協調一致,用力集中。
在體育教學訓練中,立定跳遠是測試下肢爆發力和全身協調能力的最簡單有效的手段。在體育教學中,完整的立定跳遠技術動作由預擺、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部分組成。本人通過教學實踐,不斷改進訓練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談談立定跳遠的教學方法。
騰空
起跳離地以後可以用「蹲踞式」、 "挺身式"或「走步式」的動作使身體在空中保持平衡並為落地動作做好准備。在空中保持起跳姿勢,然後兩腿在體前抬起伸直落入沙坑,就是「蹲踞式」跳遠動作。「挺身式」的跳法是在空中上體充分伸展或稍有挺身動作,為使動作更加舒展、自然、連貫,兩臂可經身體兩側 向下後方擺,同時兩膝微屈保持在空中平衡滑行,當滑行進入下落時,兩臂自體側繼續向上向前繞環,同時兩腿由身後擺至身前,抬起伸直,落入沙坑。近年來有更多的人採用「走步式」和更接近於跑步式的動作。
「走步式」更
有利於把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協調而自然地結合為一個完整的連續動作。一些身材相對矮小而動作靈活的運動員往往是上體充分伸展,兩腿以髖關節為軸,做大幅度的前後擺動。而身材高的運動員多是上體直而穩定,兩腿的動作幅度不大,幾乎完全是在空中跑步的動作。
臂的動作和跑時的擺動一樣,是以肩為軸與同側腿相反而與異側腿一致做繞環動作,以保持身體的平衡。空中動作是按個人保持在空中平衡的需要而產生的。騰空階段是起跳的繼續,是落地的准備。無論跳哪一種姿勢,都必須把起跳動作做充分。
落地
運動員在空中進入下降階段,開始准備落地。首先是兩腿同時或先後屈膝至體前,然後小腿隨慣性擺出伸直,這一系列動作主要由收腹舉腿的力量完成,上體應保持穩定。兩臂自上方經前向下的繞環動作
,是保持平衡的補償動作,當兩腳進入沙坑時,腳尖應勾起,兩腳間保持約30厘米的距離。落入沙坑後要立即屈膝緩沖,兩臂上提以提高身體重心,順勢立起。
優秀運動員熟練地掌握了技術,可以利用向前的慣性在空中做充分的滑行,因此在落地時應有「自由落體」的感覺。落地時向前撲倒、後倒、側倒的方法會使完整動作遭到破壞,往往達不到更好的成績
跳遠是一項大強度的運動項目,它的完整過程明顯地表現出速度、力量、技術的突出作用和其他各種身體素質綜合發揮作用的重要意義。因此,多年訓練安排是必要的。各項球類活動及其它發展速度和力量的運動項目以及田徑多項,做為訓練手段也一直在跳遠訓練中占著重要地位。
動作要領
預擺——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前後擺動,前擺時,兩腿伸直,後擺時,屈
膝降低重心,上體稍前傾,手盡量往後擺。要點:上下肢動作協調配合,擺動時一伸二屈降重心,上體稍前傾。
起跳騰空——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同時兩臂稍曲由後往前上方擺動,向前上方跳起騰空,並充分展體。
要點: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擺要協調,空中展體要充分,強調離地前的前腳掌瞬間蹬地動作。
落地緩沖——收腹舉腿,小腿往前伸,同時雙臂用力往後擺動,並屈膝落地緩沖。
要點:小腿前伸的時機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後擺,落地後往前不往後。
⑸ 正確的助跑跳遠姿勢(最好有視頻)
一、助跑與起跳相結合技術
助跑的任務是發揮速度和准確地上板、並為起跳創造好有利的蹬伸條件。起跳的作用是改變人體運動的方向,獲得盡可能大的騰起初速度和適宜的騰起角度。從助跑最後一步到起跳是互相銜接的,這種跑跳結合的緊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跳遠成績。
助跑速度和助跑距離:助跑速度,決定著騰起初速度的快慢。這在很大程度上與跳遠運動員的短跑技術水平有關。此外,助跑速度的發揮又與運動員的快速起跳能力,以及助跑距離具有一定的相關聯系。通常,優秀運動員的助跑距離為40~45米,跑18~22步。初級和中級水平運動員的助跑距離大約在25~42米,跑14—20步。
助跑的起動方式:助跑的起動方式,有靜止狀態起動和行進間起動。靜止狀態起動一般採用近似站立式起跑的姿勢。由於開始幾步助跑的步幅和速度都容易控制,因而有利於運動員提高助跑的准確性;行進間起動一般採用走、慢跑或墊步的方法,踩上助跑標志後開始啟動。由於開始幾步的動作比較自然、放鬆,因而有利於發揮助跑速度。
助跑的加速方式:助跑的加速方式,有逐漸加速和積極加速兩種。在逐漸加大步長的基礎上提高步頻的逐漸加速方式,比較適宜於發揮速度慢,以及一開始就快跑容易引起動作緊張的運動員;助跑一開始就迅速起動,這種積極加速的方式,比較適宜於速度快、協調性較好的運動員。
助跑的准確性和最後幾步助跑節奏 :助跑的准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助跑最初幾步的穩定性和使全程助跑節奏的變化不超過3%的能力。因此,在助跑中應保持步長的穩定性,並應在助跑的最後幾步跑出高步頻的最大速度。這種高步頻的助跑節奏,可通過保持步長相對穩定,同時加快步頻的加速節奏來實現,或採用步長相對縮短,同時步頻明顯加快的加速節奏來達到助跑的最高速度。
起跳動作的協調配合:起跳力量的大小,首先取決於起跳腿用力肌肉群在上板時被拉長的速度和強度,還取決於全身力量的發揮。這就要求全身各部分正確協調的配合。
第一,起跳腿上板時應以大腿帶小腿積極下壓,並盡可能以全腳掌同時著板。同時,擺動腿應以髖帶腿迅速前擺。兩臂的擺動是助跑中兩臂自然擺動的延續;
第二,在積極蹬伸起跳腿時,還要強調腰背肌的積極用力和胸部的上挺,以反射性地引起支撐力量的加強,並使支撐反作用力通過身體重心;
第三,當擺動腿和手臂快速擺動到接近水平位置時,要提高制動的速度,以加速身體重心的向上運動。
二、騰空和落地技術
人體離開地面後的空中騰越階段,叫騰空。騰空後的任何動作都不能改變身體重心的拋物線軌跡。如果能在落地時高抬兩腿並向前伸展,則可延緩落地的時間,從而增加落地的距離。
騰空步和空中動作技術:起跳結束瞬間基本保持起跳結束時的姿勢,這種騰空初期的過渡動作叫騰空步(圖4-1-3)。這一姿勢是正確起跳後自然產生的動作。騰空步後的空中動作有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三種。蹲踞式技術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單腳跳躍動作的自然發展。其技術特點,是在完成騰空步後雙臂前上舉的同時,起跳腿迅速前擺向擺動腿靠攏,從而使雙膝接近胸部成蹲踞姿勢這種技術動作簡單易於掌握。但在於空中把身體屈成一團,容易造成身體向前旋轉,從而使兩腿過早的落地。挺身式技術的特點,是在騰空步後擺動腿大腿積極向下、向後下方弧形擺動,並與起跳腿靠攏使髖關節伸展。同時,兩臂隨擺動腿大腿的下放向兩側振擺或上舉成挺身姿勢。這種展身動作,可減緩因起跳引起的向前旋轉動,從而有利於提高空中動作的穩定性。
落地技術:良好的落地技術,是在控制好軀干稍有前傾的同時,使兩腿高抬和向前伸展,並一直保持到腳跟即將觸沙前,而當腳跟一接觸沙坑,膝關節就要彎屈緩沖髖部前移,兩臂由後向前擺動,使身體重心盡快移過落地最近點。落地的方式可採用側倒或向前跪出等方法。
三、跳遠練習方法
(一)掌握助跑與起跳的結合技術
1、練習方法
(1)模仿起跳時的手臂、軀干、髖和腿部動作。
(2)在跑道上或跳躍區進行不同距離的助跑起跳騰空步練習。例如,連續進行6~8步助跑起跳,交替進行助跑和助跑起跳,用更快的速度進行起跳等練習。
2、練習要求
(1)為有效地銜接助跑與起跳,首先可從原地起跳開始過渡到短程助跑起跳體會助跑的節奏,然後逐漸增加助跑距離掌握助跑起跳節奏。對初學者來說,以加速的節奏完成最後幾步是十分重要的。
(2)助跑與起跳技術結合的好壞,主要體現在練習者能否在快跑中完成有效的起跳動作,從而獲得盡可能大的騰起初速度和適宜的騰起角度。因此,要控制好助跑的速度和節奏,使助跑速度與起跳能力相適應。
(3)在最短時間內發揮出最大的起跳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練習者應掌握好起跳過程中擺動腿、手臂和軀體等環節與起跳腿蹬伸動作的協調配合。
學練提示:
助跑速度是決定起跳騰起初速度大小的重要條件,而助跑距離是決定助跑速度大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保證助跑起跳訓練的質量。
(二)掌握蹲踞式、挺身式和落地技術動作
1、練習方法
(1)按跳遠的完整技術要求進行模仿空中技術動作的練習,並逐漸加快動作的練習節奏。例如,從原地做騰空步後下放擺動腿成挺身式的模仿練習,過渡到助跑起跳騰空步後下放擺動腿成挺身式的模仿練習。
(2)在不同條件下進行蹲踞式或挺身式跳遠練習。例如,以不同的助跑速度進行完整的技術練習或利用助跳板進行蹲踞式或挺身式跳遠練習。
2、練習要求
(1)起跳過程中的支撐轉動,是引起騰空後身體前旋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維持好身體的平衡,必須在正確地完成起跳動作的基礎上,在騰空中充分利用雙臂和腿的伸展來最大限度地控制身體的向前轉動。
(2)在完成騰空步時,要特別強調腰部的緊張和向前送髖,以減少身體的前旋。
(3)蹲踞式跳遠的最大弱點在於身體的各部分環節重心比較靠近髖橫軸,使得旋轉半徑較小易產生向前旋轉。因此,在騰空中應通過較長時間地保持平穩的騰空步姿勢,以及加大上肢的上舉幅度來加大旋轉半徑以來控制身體的前旋。
(4)挺身式跳遠可以使身體各部分環節重心遠離髖橫軸,從而有助於控制身體的向前旋轉。因此,在騰空步後擺動腿應積極下壓,使小腿呈弧形後擺並與起跳腿靠攏,同時兩臂向兩側振擺或上舉形成送髖挺身姿勢。
(5)落地技術的關鍵是控制好身體的前傾和使兩腿高抬並向前伸展。如果過早地做屈體動作,會使雙腳過早地落地。
⑹ 概述跨步跳的動作要領、越詳細越好、
表1為高校運動員三級跳遠跨步跳的速度變化情況。成績在17 m以上的運動員跨步跳著地前 水平速度的均值為9.6 m/s,高校運動員比他們差了1.2 m/s,僅達他們的87.50%;17 m以上運動員跨步跳離地瞬間水平速度的均值為8.6 m/s,高校選手差了1.4 m/s,為他們的83.25%;17 m以上運動員跨步跳水平速度的損失平均為1 m/s,損失率為10.42%,高校運動員速度的損失平均為1.28 m/s,損失率高達14.70%。從以上幾組數據不難看出,不論是在保持高速踏跳,還是在控制水平速度損失方面,高校運動員都差於世界優秀運動員。三級跳遠的關鍵是盡可能保持較高助跑速度,把第2跳和第3跳水平速度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高校運動員應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另外,表1中高校運動員垂直速率的減少為0.92 m/s,減少率為33.27%,均高於優秀運動員,反映了他們的專項彈跳力較差。
表 1高校運動員跨步跳的速度變化情況一覽表單位:m/sn=10
著地瞬間 離地瞬間 減少 減少率
水平速度 9.38
(0.17)
7.16
(0.27)
1.23
(0.18)
14.70%
(2.25)
垂直速度 2.60
(0.43)
1.68
(0.36)
0.92
(0.25)
33.27%
(8.67)
3.2跨步跳過程中支撐腿的緩沖
高校運動員膝關節最大緩沖角度為122.16°±6.70°,世界優秀運動員跨步跳時膝最大緩沖角度為130°±3°,相比之下,兩者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說明高校運動員跨步跳時膝關節緩沖過大,他們的著地緩沖能力差,下肢肌被過度拉長。從肌肉力學角度分析,著地緩沖能力差主要表現為運動員下肢肌伸肌退讓性工作能力差,在承受較大載荷著地時,肌肉收縮元部分肌動蛋白微絲和肌球蛋白微絲結合成橫橋的數量少,蹬伸時參與工作的肌纖維數量也少;同時,膝關節過度彎曲,使得肌肉彈性元部分儲存的彈性能減少,蹬伸時能量轉化率下降。 因此,教學和訓練中,應重視發展高校選手下肢肌退讓性工作的能力及向克制性工作轉換的能力。
膝關節過度彎曲,會造成運動員身體重心下降幅度過大,不利於跨跳的快速起跳和獲得適應 的起跳高度。另外,由於膝關節最大彎曲出現在垂直支撐前,過度緩沖,則緩沖時間延長,產生的制動也就大,此是高校運動員跨步跳水平速度損失過大的重要因素。
表 2支撐腿三關節的最大緩沖一覽表單位:n=10
3.3跨步跳踏跳過程中擺動腿的擺動
落地時兩大腿夾角,高校運動員大於世界優秀運動員。擺動環節的擺動在踏跳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著地前兩腿的剪絞動作是否積極的重要指標是兩大腿之間的夾角。世界優秀運動員注重後擺的重要作用,他們在支撐腿著地之前已開始積極擺動,因而著地瞬間兩大腿間的夾角小。這樣做不但可以快速移動重心、縮短緩沖時間,為蹬伸創造有利條件,還可以主動緩沖著地時的載荷。而高校運動員著地瞬間兩大腿的夾角過大,後擺不積極,加大了緩沖時間,不利於身體重心快速前移,同時相對增加了著地緩沖時承受的載荷。從起跳時兩大腿之間夾角來看,世界優秀運動員比高校運動員大得多,表明高校運動員前擺不充分,這樣便不能有效地升高起跳時重心的高度及迅速前移重心,也不能有效地增加起跳腿的蹬伸力量。
表 3跨步跳踏跳過程兩大腿的夾角一覽表單位:度
落地時
兩大腿夾角
起跳時
兩大腿夾角
高校運動員 70.13
(9.10)
103.03
(6.337)
17 m以上運動員 50
(2)
115
(2)
3.4落地角、起跳角與重心騰起角
高校運動員著地角為60.35°±2.41,世界優秀運動員著地角為68°±2,前者較小,說明高校運動員相對地加大了水平制動力,此是造成他們跨步跳水平速度損失過大的另一重要原因。不能用加大單足跳的起跳角度來增大跨步跳的著地角,這樣會增加運動員跨步跳的承受載荷,不符合三級跳遠的技術要求。高校運動員要想減少水平制動力,降低水平速度的損失,需強調控制著地點,保持高重心,並以積極的「扒地」式技術著地。
表 4跨步跳踏跳的落地角、起跳角與重心騰起角一覽表單位:度
落地角 起跳角 重心騰起角
高校運動員 60.35
(2.41)
60.22
(3.48)
12.70
(2.75)
17 m以上運動員 68
(2)
61
(3)
14
(1)
從起跳角來看,高校運動員同成績在17 m以上者之間差距較小,這方面高校運動員表現得較 好,然而,重心騰起角兩者又加大了差距。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一是高校運動員下肢肌 蹬伸力量差,獲得的垂直起跳速度較小;二是高校運動員起跳腿蹬伸方向偏離身體重心較遠,擺動環節不充分。重心騰起角較小會使跨步跳距離減小,破壞三跳節奏,應適當增大此角度。
4結論
1.高校運動員跨步跳踏跳過程水平速度損失過大,向上起跳的垂直速度小。
2.高校運動員跨步跳踏跳支撐腿膝關節緩沖大,擺動腿後擺不積極,前擺不充分。
3.高校運動員跨步跳的著地角較小,產生的制動力大。應強調控制著地點,保持高重心並 以積極的「扒地式」技術著地。
4.高校運動員跨步跳的重心騰起角較小。
作者簡介:孔祥生,男,1963年1月出生,講師;周全,男,1963年10出生,碩士,副教授。
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體育教研部,曲阜273165
參考文獻
1吳太平,等.三級跳遠教學.田徑運動運動技術教學.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
2田麥久,等.運動訓練科學探索.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
3石玉琴.跳深練習的運動學分析.運動生物力學論文集,1990
4奧卓林,等(俄),周成之,等譯.三級跳遠.田徑運動461.西安:西安體育學院學報編輯部,1991
⑺ 初中生1秒跳繩9.5次,什麼姿勢可以讓跳繩的速度更快
現在的學生們的業餘生活都是豐富多彩的,課間時候就會去操場做很多活動來放鬆一下自己上課的疲勞,有很多學校已經不是以前那種課間做操的形式了,而是選擇了各式各樣的方法來讓學生更感興趣,比如很多學校就會選擇跳繩這一個活動,簡單又可以鍛煉到身體各個部位,何樂而不為?也有很多初中生跳繩也是到了一個很厲害的境界,一秒可跳繩9.5次,令人感到震驚,那麼我們需要用什麼姿勢讓跳繩的姿勢更快呢?
最後一個就是整個過程中你要保持一個比較穩定的速度,不能一下子快一下子慢,這樣你就不能夠穩定的發揮,也會容易覺得累,對身體也不是很好。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多出去運動運動,不要老是工作或者宅在家裡,可以選擇一些比較輕松的運動,跳繩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