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速率6
Ⅰ 建築物最大沉降速率應控制在多少以內
對高層建築物的沉降觀測對象主要是基礎沉降觀測,其變形允許值和兩相鄰測點內的差異沉降容量一般由設計部門確定,具體在工程測量規范裡面的條文說明有詳細說明,因項目比較多不能一一予以說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變形監測的變形量預警值,通常取允許變形值的75%;當最後100d的沉降速率小於0.01~0.04mm/d時可認定為已進入穩定階段,一般取0.02。觀測值中誤差不應超過變形允許值的1/20~1/10,或者±(1~2)mm,對於相對沉降取1/20。
Ⅱ 什麼叫建築物沉降速率
是指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物質粒子在單位時間內沿離心力方向移動的距離。
沉降系數是指在單位離心場中顆粒的沉降速度,受介質(溶劑)密度和粘度的影響。單個球形顆粒在重力沉降過程中受3個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和阻力。
表面光滑的剛性球形顆粒置於靜止的流體介質中,當顆粒密度大於流體密度時,顆粒將下沉。顆粒開始沉降的瞬間,速度為0,加速度為最大值。
顆粒開始沉降以後,隨著速度的增加,阻力也隨之增大,直到速度增大到一定值後,重力、浮力、阻力三者達到平衡,加速度等於0,顆粒作勻速沉降運動。此時顆粒(分散相)相對於連續相的運動速度稱為沉降速度或終端速度。
(2)沉降速率6擴展閱讀
在石油開采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固、液多相流問題。固體顆粒在液體中的阻力系數和沉降速度是有關工程設計的重要技術參數。
在固、液多相流計算中普遍採用漂移流動模型,固相在靜止液體中的沉降速度是建立漂移流動模型的基礎。當濃度很小時,顆粒在沉降過程中彼此干擾很少,可看成是自由沉降。
當濃度達一定程度後,顆粒之間的相互干擾漸趨嚴重,就成為干涉沉降。
Ⅲ 血液沉降速率
你所說的醫學上應該是紅細胞沉降速率.
紅細胞沉降速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簡稱血沉。加抗凝劑的血液,在垂直玻管中,其紅細胞沉降速率,表示紅細胞懸浮穩定性的大小。血沉越快,表示紅細胞懸浮穩定性越差。紅細胞懸浮穩定性是指紅細胞的比重雖然比血漿大,但在血漿中能保持懸浮狀態而不易下沉的特性。血液在心血管中流動時,紅細胞懸浮在血漿中不易沉積,除流速較快,細胞之間常互相碰撞之外,紅細胞懸浮穩定性起重要作用。采血,加抗凝劑混勻,置容器中,雖然停止了流動,但在一定時間內,紅細胞仍懸浮於血漿中,隨後,許多紅細胞彼此的凹面相貼,重疊在一起成串錢狀,稱為疊連。疊連起來的紅細胞,與血漿接觸的總面積減小,而單位面積上的重量增加,即逐漸下沉。決定紅細胞懸浮穩定性的因素在血漿,同一個體的紅細胞懸浮於不同的血漿里,其沉降率不同。紅細胞懸浮穩定性的原理,可能是紅細胞表面有帶負電荷的唾液酸糖蛋白,同性電荷相斥,故紅細胞不易聚集,而保持懸浮穩定性,如果血漿中帶正電荷的蛋白質(球蛋白、纖維蛋白原等)增加,被紅細胞吸附後,使其表面的負電荷量減少而易於疊連。正常人之間的血沉差異很小,某些疾病使血沉改變,如風濕熱、結核病等患者,血沉增快。有些疾病引起血沉減慢,如哮喘、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紅細胞沉降率的正常標准隨各種測定方法所用血沉管的內徑、血栓的高度和抗凝劑等的不同而有差異。
Ⅳ 建築沉降速率如何計算
沉降速率是指建築物在單位時間里的沉降距離,一般使用mm/d,即毫米每天這個單位表示。
建築物沉降速率計算公式
s系數yEs可從"基礎規范"表5.3.5查得`由沉降計算深度范圍內壓縮模量的當量值
Es = ∑Ai∑AiEsi`
i-1)a`i - zi-1a`Ai = p0(zi
式中Ai為第i層土附加應力系數沿土層厚度的積分值
∑Ai = p0 × 3.29 = 3.29p0
∑AiEsi = p0 × (3.0555.50 + 0.1159.00 + 0.1179.00 )
= p0 × (0.56 + 0.01 + 0.01)
= 0.58p0
Es = 3.29p00.58p0 = 5.66 MPa`
p0 = 86.51 kPa ≤ 0.75fak = 0.75 × 120.00 = 90.00 kPa
s = 0.8345y查"基礎規范"表5.3.5得沉降計算經驗系數
Ⅳ 已建好的房屋沉降速率滿足多少不超規范
除設計圖紙有規定外 一般是穩定後最後10天的平均速率小於規定值0.3mm,統計所有整個周期內的所有值,即為最終沉降量,同時規范在《JGJT8-97++建築變形測量規程》有相關要求。
沉降速率是指建築物在單位時間里的沉降距離,一般使用mm/d,即毫米每天這個單位表示。
建築物沉降速率計算公式
s系數yEs可從"基礎規范"表5.3.5查得`由沉降計算深度范圍內壓縮模量的當量值
Es = ∑Ai∑AiEsi`
i-1)a`i - zi-1a`Ai = p0(zi
式中Ai為第i層土附加應力系數沿土層厚度的積分值
∑Ai = p0 × 3.29 = 3.29p0
∑AiEsi = p0 × (3.0555.50 + 0.1159.00 + 0.1179.00 )
= p0 × (0.56 + 0.01 + 0.01)
= 0.58p0
Es = 3.29p00.58p0 = 5.66 MPa`
p0 = 86.51 kPa ≤ 0.75fak = 0.75 × 120.00 = 90.00 kPa
s = 0.8345y查"基礎規范"表5.3.5得沉降計算經驗系數
Ⅵ 判斷沉降穩定的沉降速率的計算
上邊不是說了嗎!最後100天的時候沉降速率小於0.04mm,就是用你100天的總沉降除以100天就是沉降速率!
Ⅶ 建築物沉降每天超過多少個mm時,達到了報警值
一、民用建築沉降監測點宜布設位置
建築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轉角處及沿外牆每10m-20m處或每隔2根-3根柱基上;
高低層建築、新舊建築和縱橫牆等交界處的兩側;
建築裂縫、後澆帶兩側、沉降縫兩側、基礎埋深相差懸殊處、人工地基與天然地基接壤處、不同結構的分界處及地質條件變化處兩側;
對寬度大於或等於15m、寬度雖小於15m但地質復雜以及膨脹土、濕陷性土地區的建築,應在承重內隔牆中部設內牆點,並在室內地面中心及四周設地面點;
鄰近堆置重物處、受震動顯著影響的部位及基礎下的暗浜處;
框架結構及鋼結構建築的每個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縱橫軸線上;
筏型基礎、箱型基礎底板或接近基礎的結構部分之四角處及其中部位置;
重型設備基礎和動力設備基礎的四角、基礎形式或埋深改變處;
超高層建築或大型網架結構的每個大型結構柱監測點數不宜少於2個,且應設置在對稱位置。
二、沉降觀測的周期和觀測時間
1、建築施工階段的觀測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宜在基礎完工後或地下室砌完後開始觀測;
(2)觀測次數與間隔時間應視地基與荷載增加情況確定。民用高層建築宜每加高2 層~3 層觀測1 次,工業建築宜按回填基坑、安裝柱子和屋架、砌築牆體、設備安裝等不同施工階段分別進行觀測。若建築施工均勻增高,應至少在增加荷載的25% 、50% 、75% 和100% 時各測1 次;
(3)施工過程中若暫時停工,在停工時及重新開工時應各觀測1 次,停工期間可每隔2 月~3 月觀測1 次。
2 、建築運營階段的觀測次數,應視地基士類型和沉降速率大小確定。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觀測3 次~4 次,第二年觀測2 次~3 次,第三年後每年觀測1 次,至沉降達到穩定狀態或滿足觀測要求為止。
3 、觀測過程中,若發現大規模沉陣、嚴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裂縫等,或出現基礎附近地面荷載突然增減、基礎四周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降雨等情況,應提高觀測頻率,並應實施安全預案。
4 、建築沉降達到穩定狀態可由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判定。當最後100d 的最大沉降速率小於0.01mm/d~0.04mm/d 時,可認為已達到穩定狀態。對具體沉降觀測項目,最大沉降速率的取值宜結合當地地基土的壓縮性能來確定。
GB50026-2007:高層建築施工期間的沉降觀測周期,應每增加1~2層觀測1次;建築物封頂後,應每3個月觀測一次,觀測一年。如果最後兩個觀測周期的平均沉降速率小於0.02mm/日,可以認為整體趨於穩定,如果各點的沉降速率均小於0.02mm/日,即可終止觀測。否則,應繼續每3個月觀測一次,直至建築物穩定為止。
Ⅷ 建築物沉降率計算公式
由沉降計算深度范圍內壓縮模量的當量值Es可從"基礎規范"表5.3.5查得s系數
Es = ∑Ai∑AiEsi
Ai = p0(zii - zi-1i-1)
式中Ai為第i層土附加應力系數沿土層厚度的積分值
∑Ai = p0 × 3.29 = 3.29p0
∑AiEsi = p0 × (3.0555.50 + 0.1159.00 + 0.1179.00 )
= p0 × (0.56 + 0.01 + 0.01)
= 0.58p0
Es = 3.29p00.58p0 = 5.66 MPa
p0 = 86.51 kPa ≤ 0.75fak = 0.75 × 120.00 = 90.00 kPa
查"基礎規范"表5.3.5得沉降計算經驗系數s = 0.8345
Ⅸ 抬升和沉降速率
Wagner和Reimer(1972)說明了磷灰石裂變徑跡年齡應用到阿爾卑斯山抬升速率中的有用性。隨後,Wagner等(1977)通過在阿爾卑斯中部測量3000 m垂直地貌內山脈的磷灰石裂變徑跡年齡發展了這種方法。阿爾卑斯磷灰石裂變徑跡年齡並不與相同變質級或地體邊界相一致,但表現出與地貌的強相關性(圖9-14)。它們清楚地代表由於構造抬升從阿爾卑斯變質作用的冷卻速率並能直接用於計算最後幾百萬年期間的視抬升速率。
圖9-14 阿爾卑斯山磷灰石的裂變徑跡年齡對地貌高度及推斷的視抬升速率圖解
對於阿爾卑斯磷灰石,如果「凍結」或「封閉」溫度可計算出,那麼圖9-14中的抬升速率便可轉換成冷卻速率。在這項工作中面臨兩個問題:首先是實驗室實驗表明了封閉發生於一溫度范圍;第二是該范圍本身取決於冷卻速率。因此,這種爭論是某種程度的循環。Wagner等(1977)從Rb-Sr黑雲母年齡估計以大約20℃/Ma的冷卻速率估計50%的徑跡保留溫度為100~120℃,處於60℃和180℃的0至100%的退火溫度間的中間。
將黑雲母K-Ar和Rb-Sr、白雲母K-Ar、白雲母Rb-Sr和獨居石U-Pb數據與磷灰石裂變徑跡數據相結合,Wagner等計算出過去35 Ma期間阿爾卑斯山不同區域的冷卻速率(圖9-15)。這些結果表明,中央阿爾卑斯山(Ticino和Gotthard地區)的冷卻一直是相當均一的,而東部(Bergell)一直是緩慢的,西部(Simplon和Rosa山)在過去幾百萬年內已經加速。這些結論與圖9-14相一致,並表明阿爾卑斯山隨時間已經歷差異的地理抬升。
用磷灰石裂變徑跡年齡的垂直剖面推演構造歷史的思想被Naeser(1979b)應用到沉積盆地鑽孔研究中。Naeser提出處於最大埋藏溫度的沉積序列中,視裂變徑跡年齡將表現出類似於圖9-16與埋藏深度的關系。淺部,埋藏加熱不明顯,並且裂變徑跡年齡反映沉積物來源(碎屑年齡)。隨著埋藏深度的增加,磷灰石經歷熱退火的增加,並表現出逐漸降低的視裂變徑跡年齡,直到它們達到具零視年齡的總退火帶。在零和全退火之間被稱為部分退火帶(PAZ)。
圖9-15 根據不同放射成因礦物系統封閉以來的時間提出的阿爾卑斯山不同區域的冷卻歷史
PAZ的上、下溫度限將取決於沉積盆地的年齡。Naeser(1981)從具不同埋藏速率的沉積盆地收集了裂變徑跡年齡數據。通過作每一盆地中有效埋藏(退火)時間的地質估計,Naeser作了磷灰石熱退火的玻爾茲曼線的地質確定。這些在Gleadow和Duddy(1981)研究澳大利亞東南維多利亞Otway盆地鑽孔數據研究中得到了證實。
圖9-16 一沉積盆地中鑽孔樣品視裂變徑跡年齡隨深度變化示意圖
現今孔底溫度處的有效退火時間從盆地的埋藏歷史估計出(圖9-17),表明峰值溫度一直維持著大約30 Ma。
利用這些估計,確定Otway盆地磷灰石的退火性質,它們與其他鑽孔數據是一致的(圖9-18)(Naeser,1981)。另外,50%退火的玻爾茲曼線與實驗室退火實驗一致。然而,0與100%間退火的溫度間隔比來自Naeser和Faul(1969)的實驗室數據擬合的發散性阿倫尼烏斯關系預測的要窄。
磷灰石徑跡褪去分析中的復雜因子是發現退火溫度取決於成分(Green,1985)。在Otway鑽孔中,現今溫度為92℃來自單一層位的單個磷灰石顆粒作了裂變徑跡分析。這些條件來自過去120 Ma期間的不斷埋藏,發現氯磷灰石顆粒給出接近沉積年齡的結果,而氟磷灰石給出的年齡低至0(圖9-19)。因此,當實驗室和地質退火過程比較時,重要的是兩種類型的實驗中物質盡可能接近一致的成分。
圖9-17 根據30℃/km的地熱梯度估計的澳大利亞東南Otway盆地的埋藏歷史
圖9-18 來自Otway盆地鑽孔(塊體)、其他鑽孔(星形)及實驗室實驗(點與虛線)的磷灰石中裂變徑跡退火的阿倫尼烏斯圖解
圖9-19 澳大利亞Otway群砂岩中單個磷灰石所測定的裂變徑跡年齡圖
圖9-20 加利福尼亞San Joaquin谷盆地塊和Tejon塊中鑽孔中裂變徑跡年齡的對比
記住這些發現,Green等(1985)認為,徑跡退火不同百分比的玻爾茲曼線並不具扇形分布,而是平行的。這就意味著徑跡褪去的活化能在一給定樣品中對所有徑跡都是恆定的,並且在一定的溫度間隔區間,如坪方法中所假定的不發生徑跡的褪去。然而,仔細檢查Green等的數據(這里沒有表示出)表明,玻爾茲曼線是發散的,盡管沒有超出早期實驗所定的范圍。該結論得到更近來自澳大利亞Otway盆地鑽孔數據(Green等,1989)與實驗室磷灰石退火數據(Laslett等,1987)間對比的支持。對於盆地發展的熱和埋藏歷史採用更精確的模式,實驗室與鑽孔數據給出一致的結果。
在上面討論中,地質上熟知的盆地熱歷史被用於校正磷灰石徑跡的退火行為。假定這樣的背景,那麼裂變徑跡數據可用於研究地質上未知的盆地。例如,Briggs等(1981)為了對比加利福尼亞San Joaquin谷中的兩個沉積盆地的熱歷史採用了此方法。Tejon油田由地震上活動的白狼斷層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盆地塊是經歷了強烈沉降的晚第三紀最大沉積區;另一個,Tejon塊凹陷較小。鑽孔磷灰石的裂變徑跡分析表明了兩塊不同的地質歷史(圖9-20)。
圖9-21 加利福尼亞San Joaquin谷Tejon和盆地塊中鑽孔全退火層位利用阿倫尼烏斯圖解計算有效加熱時間
Naeser等(1989)利用這些數據,結合來自其他地點的玻爾茲曼退火線,計算了兩塊的熱歷史。假定現在孔底溫度代表峰值的地質證據,要求全退火的溫度可用來計算出盆地和Tejon塊分別大約為1 Ma和10 Ma的有效加熱時間(圖9-21)。這些結果與盆地塊迅速得多的埋藏的地質證據相一致,並且並不要求地熱梯度上的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