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頻率傳輸速率
㈠ 工作頻率是什麼
工作頻率是指衛星通信(衛星傳輸信號)時所利用的電波工作的頻率。它以「若干次周期每秒」來度量,量度單位採用SI單位赫茲(Hz)。它是評定CPU性能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主頻數字值越大越好。
計算機系統的時鍾速度是以頻率來衡量的。晶體振盪器控制著時鍾速度,在石英晶片上加上電壓,其就以正弦波的形式震動起來,這一震動可以通過晶片的形變和大小記錄下來。
比如人耳聽覺的頻率范圍約為20~20000Hz,超出這個范圍的就不為我們人耳所察覺。低於20Hz為次聲波,高於20kHz為超聲波。聲音的頻率越高,則聲音的音調越高,聲音的頻率越低,則聲音的音調越低。
而內存本身並不具備晶體振盪器,因此內存工作時的時鍾信號是由主板晶元組的北橋或直接由主板的時鍾發生器提供的,也就是說內存無法決定自身的工作頻率,其實際工作頻率是由主板來決定的。
(1)工作頻率傳輸速率擴展閱讀:
內存主頻和CPU主頻一樣,習慣上被用來表示內存的速度,它代表著該內存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內存主頻是以MHz(兆赫)為單位來計量的。內存主頻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內存所能達到的速度越快。
衛星傳輸信號時所利用的電波工作的頻率,世廣是在L頻段的1467~1492MHz的頻率上進行廣播的。國內的衛星收音機都在這個頻率范圍之內。
但是,在更高的工作頻率下,最佳裸片面積較小,從而帶來成本節約。實際上,在低頻率下,通過調整裸片面積來最小化損耗會帶來極高成本的設計。
㈡ 傳輸頻率和傳輸速率的區別
傳輸頻率和傳輸速率是我們在綜合布線系統設計中接觸最多的兩個基本概念。
線纜的頻帶帶寬(MHz)和線纜上傳輸的數據速率(Mbps)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MHz表示的是單位時間內線路中傳輸的信號振盪的次數,是一個表徵頻率的物理量,而Mbps表示的是單位時間內線路中傳輸的二進制的數量,是一個表徵速率的物理量。傳輸頻率表示傳輸介質提供的信息傳輸的基本帶寬,帶寬取決於所用導線的質量、每一根導線的精確長度及傳輸技術。而傳輸速率則在特定的帶寬下對信息進行傳輸的能力。 衡量器件傳輸性能的指示包括衰減和近端串擾,整體鏈路性能的指標則用衰減/串音比ACR來衡量。帶寬越寬傳輸越流暢,容許傳輸速率越高。網路系統中的編碼方式建立了MHz和Mbps之間的聯系,某些特殊的網路編碼方案能夠在有限的頻率帶寬度上高速的傳輸數據。 我們關心特定傳輸介質在滿足系統傳輸性能下的最高傳輸速率。
㈢ 內存時鍾頻率.工作頻率.實際工作頻率.核心頻率.匯流排頻率.等效傳輸頻率。數據傳輸率.傳輸帶寬之間的關系
建議看下計算機組成的課本
㈣ 計算機匯流排工作頻率為33MHZ,匯流排寬度為64bit,則它的傳輸速率為多少MB/s
如果數來據匯流排寬度改為自64位,一個時鍾周期能傳送2次數據,匯流排時鍾頻率為66MHz,則匯流排帶寬為多少?提高了多少倍? B=4×33÷1=132MBps
B=64÷8*33*2M÷1/2=1056MBps
1056/132=8倍
㈤ IEEE802.11a標准IEEE802.11bIEEE802.11g工作的頻段、數據傳輸速率、優缺點以及它們之間的兼容性比較
802.11b標準的最高數據傳輸數率能達到11Mbps,規定採用2.4GHz 頻帶;
802.11a標准,數據傳輸速率為54Mbps,規定採用5GHz 頻帶。
802.11g工作於2.4GHz,數據傳輸速率為54Mbps,其較低的工作頻率對於室內WLAN環境具有更好的傳輸性能,與基於802.11a的設備相比,該標准傳輸的距離更遠。
IEEE 802.11 n(試行)將最大支持540Mbps的傳送速度。
各標准之間不存在兼容問題,而執行標準的設備一般都向下兼容。
㈥ 如何理解匯流排帶寬=(匯流排位寬/8)*匯流排工作頻率*傳輸速度
Hz是頻率的單位,頻率f(單位為HZ)=1/T(單位為秒s),T為時間,簡單來說就是頻率HZ是時間的倒數。最大傳輸速率就是這里的匯流排帶寬=32(或64)×33(或66)×1000×傳輸次數/8,有不懂的可以給我留言
㈦ 內存的工作頻率,匯流排頻率,等效數據傳輸頻率,最大數據傳輸頻率
現在網上的叫法千奇百怪,對同一種事物的叫法都沒有統一,給人感覺好像有很多種類似的,所以很有必要先理清頭緒,搞清楚多種不同叫法之間的等價關系:
1。CPU外頻=外頻
2。CPU頻率=主頻
3。前端匯流排頻率
4。系統匯流排頻率
5。倍頻
彼此之間的關系:
CPU的外頻是CPU乃至整個計算機系統的基準頻率,單位是MHz(兆赫茲)。計算機系統中大多數的頻率都是在外頻的基礎上,乘以一定的倍數來實現。AGP匯流排頻率通常是固定的66MHz。其次說前端匯流排,通常是CPU的外頻的2到4倍,也沒有固定的倍數,和cpu型號及主板晶元組有關。再說系統匯流排,這個應該是個比較籠統的概念,可以代指系統中所有匯流排(前端匯流排,agp匯流排,pci匯流排等),也有時候指南北橋之間的匯流排,也沒有固定的頻率和演算法。
CPU頻率=外頻×倍頻(or主頻=外頻×倍頻)
IntelCPU前端匯流排=外頻*4(MHz)
AMDCPU前端匯流排=外頻*2(MHz)
CPU數據帶寬=前端匯流排*8(MB/s)
內存帶寬=內存等效工作頻率*8(MB/s)
(注意單位是位元組,這里的8的單位是位元組B,不是指的8個bit,是64bit/8=8B得到的,64bit是計算機每次傳輸的數據位數)
匯流排是將信息以一個或多個源部件傳送到一個或多個目的部件的一組傳輸線。通俗的說,就是多個部件間的公共連線,用於在各個部件之間傳輸信息。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匯流排的種類很多,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Side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
CPU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幾種,最高到1066MHz。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現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
外頻的概念是建立在數字脈沖信號震盪速度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萬萬次.外頻具體是指CPU到晶元組之間的匯流排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也是內存與主板之間的同步運行的速度,在這種方式下,可以理解為CPU的外頻直接與內存相連通,實現兩者間的同步運行狀態。
在486之前,CPU的主頻還處於一個較低的階段,CPU的主頻一般都等於外頻。而在486出現以後,由於CPU工作頻率不斷提高,而PC機的一些其他設備(如插卡、硬碟等)卻受到工藝的限制,不能承受更高的頻率,因此限制了CPU頻率的進一步提高。因此出現了倍頻技術,該技術能夠使CPU內部工作頻率變為外部頻率的倍數,從而通過提升倍頻而達到提升主頻的目的。倍頻技術就是使外部設備可以工作在一個較低頻率(這個較低頻率就是外頻)上,而又不限制影響CPU本身的工作頻率(主頻),因為CPU主頻就是外頻的倍數。
再者,前端匯流排與外頻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主要是在Pentium4出現之前和剛出現Pentium4時),前端匯流排頻率與外頻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稱前端匯流排為外頻,最終造成這樣的誤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前端匯流排頻率需要高於外頻,因此採用了QDR(QuadDateRate)技術(4倍並發),或者其他類似的技術實現。這些技術的原理類似於AGP的2X或者4X,它們使得前端匯流排的頻率成為外頻的2倍、4倍甚至更高,從此之後前端匯流排和外頻的區別才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在外頻仍然是133MHZ的時候,前端匯流排的速度增加4倍變成了133X4=533MHZ,當外頻升到200MHZ,前端匯流排變成800MHZ,所以你會看到533前端匯流排的P4和800前端匯流排的P4,就是這樣來的。
一般來說,主頻(即CPU頻率)和前端匯流排頻率都是以外頻為基數,前者是乘以倍頻數,後者是乘以2/4/8,只不過後者乘的系數不能叫做倍頻,是由於採用了QDR(QuadDateRate)技術,或者其他類似的技術來實現的。而這三者在早期都是一個概念。
至於內存來說,一般會有三種頻率來對其描述——核心頻率/時鍾頻率/數據傳輸速率。數據傳輸速率就是標在內存條上的頻率,如DDR333和DDR400,平時說的內存頻率默認就是指數據傳輸速率。內存的核心頻率就好比是CPU的頻率,是本身所固有的頻率,而時鍾頻率就是我們所說的外頻。對於DDR來說,三者的比例是1:1:2,對於DDR2來說,三者的比例關系是1:2:4。
在以前P3的時候,133的外頻,內存的核心頻率就是133,數據傳輸速率也就是133,CPU的前端匯流排也是133,三者是一回事。現在P4的CPU,在133的外頻下,前端匯流排達到了533MHZ(×4),內存頻率是266(DDR266)。問題出現了,前端匯流排是CPU與內存發生聯系的橋梁,P4這時候的前端匯流排達到533之高,而內存只有266的速度,內存比CPU的前端匯流排慢了一半,理論上CPU有一半時間要等內存傳數據過來才能處理數據,等於內存拖了CPU的後腿。這樣的情況的確存在的,845和848的主板就是這樣。於是提出一個雙通道內存的概念,兩條內存使用兩條通道一起工作,一起提供數據,等於速度又增加一倍,兩條DDR266就有266X2=533的速度,剛好是P4CPU的前端匯流排速度,沒有拖後腿的問題。外頻提升到200的時候,CPU前端匯流排變為800,兩條DDR400內存組成雙通道,內存傳輸速度也是800了。所以要P4發揮好,一定要用雙通道內存,865以上的主板都提供這個功能。但845和848主板就沒有內存雙通道功能了。
㈧ 什麼是頻帶,什麼是帶寬,帶寬和傳輸速率有什麼關系
頻帶就是指頻率范圍,
帶寬的兩種概念
如果從電子電路角度出發,帶寬(Bandwidth)本意指的是電子電路中存在一個固有通頻帶,這個概念或許比較抽象,我們有必要作進一步解釋。大家都知道,各類復雜的電子電路無一例外都存在電感、電容或相當功能的儲能元件,即使沒有採用現成的電感線圈或電容,導線自身就是一個電感,而導線與導線之間、導線與地之間便可以組成電容——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雜散電容或分布電容;不管是哪種類型的電容、電感,都會對信號起著阻滯作用從而消耗信號能量,嚴重的話會影響信號品質。這種效應與交流電信號的頻率成正比關系,當頻率高到一定程度、令信號難以保持穩定時,整個電子電路自然就無法正常工作。為此,電子學上就提出了「帶寬」的概念,它指的是電路可以保持穩定工作的頻率范圍。而屬於該體系的有顯示器帶寬、通訊/網路中的帶寬等等。
而第二種帶寬的概念大家也許會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實是數據傳輸率,譬如內存帶寬、匯流排帶寬、網路帶寬等等,都是以「位元組/秒」為單位。我們不清楚從什麼時候起這些數據傳輸率的概念被稱為「帶寬」,但因業界與公眾都接受了這種說法,代表數據傳輸率的帶寬概念非常流行,盡管它與電子電路中「帶寬」的本意相差很遠。
對於電子電路中的帶寬,決定因素在於電路設計。它主要是由高頻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決定,而高頻電路的設計是比較困難的部分,成本也比普通電路要高很多。這部分內容涉及到電路設計的知識,對此我們就不做深入的分析。而對於匯流排、內存中的帶寬,決定其數值的主要因素在於工作頻率和位寬,在這兩個領域,帶寬等於工作頻率與位寬的乘積,因此帶寬和工作頻率、位寬兩個指標成正比。不過工作頻率或位寬並不能無限制提高,它們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
數據傳輸速率
1)數據傳輸速率--每秒傳輸二進制信息的位數,單位為位/秒,記作bps或b/s。
計算公式: S=1/T log2N(bps) ⑴
式中 T為一個數字脈沖信號的寬度(全寬碼)或重復周期(歸零碼)單位為秒;
N為一個碼元所取的離散值個數。
通常 N=2K,K為二進制信息的位數,K=log2N。
N=2時,S=1/T,表示數據傳輸速率等於碼元脈沖的重復頻率。
2)信號傳輸速率--單位時間內通過信道傳輸的碼元數,單位為波特,記作Baud。
計算公式: B=1/T (Baud) ⑵
式中 T為信號碼元的寬度,單位為秒.
信號傳輸速率,也稱碼元速率、調制速率或波特率。
由⑴、⑵式得: S=B log2N (bps) ⑶
或 B=S/log2N (Baud) ⑷
帶寬越大,數據傳輸速率越大
㈨ 傳輸頻率和傳輸速率的區別和含義
簡單說頻率就是一秒多少次速率就是常說的帶寬,流量傳輸頻率和傳輸速率是我版們在綜合布線系統設權計中接觸最多的兩個基本概念。線纜的頻帶帶寬(MHz)和線纜上傳輸的數據速率(Mbps)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MHz表示的是單位時間內線路中傳輸的信號振盪的次數,是一個表徵頻率的物理量,而Mbps表示的是單位時間內線路中傳輸的二進制的數量,是一個表徵速率的物理量。傳輸頻率表示傳輸介質提供的信息傳輸的基本帶寬,帶寬取決於所用導線的質量、每一根導線的精確長度及傳輸技術。而傳輸頻率則在特定的帶寬下對信息進行傳輸的能力。
衡量器件傳輸性能的指示包括衰減和近端串擾,整體鏈路性能的指標則用衰減/串音比ACR來衡量。帶寬越寬傳輸越流暢,容許傳輸速率越高。網路系統中的編碼方式建立了MHz和Mbps之間的聯系,某些特殊的網路編碼方案能夠在有限的頻率帶寬度上高速的傳輸數據。
我們關心特定傳輸介質在滿足系統傳輸性能下的最高傳輸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