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拌溶解速率
① 為什麼經過攪拌的鹽融化的快攪拌對食鹽溶解快慢的影響
是的,經過攪拌的鹽融化的快,攪拌對食鹽溶解快慢是有影響的。因為鹽在攪拌過程中是等於其在運動啊,通過運動也就加速了它的分解,這時將它放在水裡的溶解速度就加快了。
② 通過攪拌和提高水的溫度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①攪拌可增大溶解度:攪拌無法改變受溫度和溶質溶劑本身決定的物理性質,所以錯誤.
②攪拌可加快溶解速度:攪拌能夠打破溶質周圍的飽和狀況從而加速溶解.所以正確.
③顆粒越大,溶解越慢:顆粒越大,與溶劑分子質量的碰撞機會越小,導致溶解擴散也就越慢.所以正確.
④溫度越高,溶解度一定越大:有些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如熟石灰.錯誤.
故選D
③ 下列操作不能加快溶解速率的是()A.升高溫度B.加溶劑C.攪拌D.粉碎固
A、升高溫度可以增加分子的運動速度,加快溶解,故A能錯誤;
B、加入溶劑只能使固體溶解的更多,而不能加快溶解,故B正確;
C、攪拌可以改變固體周圍的飽和狀態,加速溶解,故C錯誤;
D、粉碎固體,能夠增加溶劑和固體的接觸面積,可以加速溶解,故D錯誤.
故選B.
④ 影響物質溶解速率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一方面決定於物質(指的是溶劑和溶質)的本性;另一方面也與外界條件如溫度、壓強、溶劑種類等有關。在相同條件下,有些物質易於溶解,而有些物質則難於溶解,即不同物質在同一溶劑里溶解能力不同。
通常把某一物質溶解在另一物質里的能力稱為溶解性。例如,糖易溶於水,而油脂不溶於水,就是它們對水的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在未註明的情況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質在水裡的溶解度。如20℃時,食鹽的溶解度是36克,氯化鉀的溶解度是34克。
這些數據可以說明20℃時,食鹽和氯化鉀在100克水裡最大的溶解量分別為36克和34克;也說明在此溫度下,食鹽在水中比氯化鉀的溶解能力強。
通常把在室溫(20°C)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質叫易溶物質,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質,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質叫微溶物質,溶解度小於0.01g/100g水的物質叫難溶物質。可見溶解是絕對的,不溶解是相對的。
(4)攪拌溶解速率擴展閱讀
溶解度並不是一個恆定的值。一種溶質在溶劑中的溶解度由它們的分子間作用力、溫度、溶解過程中所伴隨的熵的變化以及其他物質的存在及多少,有時還與氣壓或氣體溶質的分壓有關。
因此,一種物質的溶解度最好能夠表述成:「在某溫度,某氣壓下,某物質在某物質中的溶解度為xxxx。」,如無指明,則溫度及氣壓通常指的是標准狀況(STP)。
實際上,溶解度往往取決於溶質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常數。這是平衡常數的一種,反映溶質的溶解-沉澱平衡關系,當然它也可以用於沉澱過程(那時它叫溶度積)。因此,溶解度與溫度關系很大,也就不難解釋了。
達到化學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納更多的溶質(當然,其他溶質仍能溶解),稱之為飽和溶液。在特殊條件下,溶液中溶解的溶質會比正常情況多,這時它便成為過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物質在一定量溶劑中溶解的最大量。
固體或液體溶質的溶解度,常用100克溶劑中所溶解的溶質克數表示。例如在20℃和常壓下,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1.5克/100克水,或簡稱31.5克。
氣體溶質的溶解度,常用每毫升溶劑中所溶解的氣體毫升數表示。例如在20℃和常壓下,氨的溶解度是700毫升/1毫升水。物質的溶解度除與溶質和溶劑的性質有關外,還與溫度、壓力等條件有關。隨著溫度的升高,大多數固體和液體的溶解度增大,氣體的則減小。隨著壓力的增大,氣體的溶解度增大。
⑤ 為什麼攪拌可以加快物質的溶解速度
攪拌可以加速物質的溶解速度,是攪拌擴大了溶劑和溶質的接觸面積,而加快溶解。
⑥ 能加快溶解速度的是() A. 加熱 B. 攪拌 C. 研細 D. 使用大燒杯
攪拌、升溫都能加快水分子運動速度,也就能加快食鹽與水的接觸機會,從而加快了食鹽的溶解速率,固體顆粒大小決定了固體與水的接觸面積的大小,也能改變溶解速率,將固體研碎增加了固體與水的接觸面積,也就加快了固體的溶解速率.
故選ABC
⑦ 攪拌可以增加氣體的溶解速度嗎
是的,一般都是這樣認為的啊,而且對於那種飽和溶液來說,雖然看似沒有增加,其實是這么回事,因為溶液已經達到飽和,但是它是一個動態平衡過程,即在溶解的同時又有析出的.所以你攪拌加快了溶解,同時也加快了析出,而且攪拌是在實驗和工業運用中常用的方法,比如微生物的培養時,就會利用攪拌來增加氧氣的溶解
⑧ 攪拌可以增加氣體的溶解速度嗎
不一定,要看是什麼氣體溶解在什麼溶液里。如果相溶的話攪拌可以加速溶解,反之則琪相反的結果。對於空氣而言,則是速度變慢。
⑨ 溶解速率的測定
為了通過實驗確定溶解速率,就必須測定Ca2+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利用以下方程:
岩溶作用動力學與環境
在表面積A和體積V已知的情況下,即可求得溶解通量F。通過測定[Ca2+]和利用差分公式,可計算出[Ca2+]的時間導數(Plummer&Wigley,1976)。
圖6.7是典型的攪拌批實驗裝置圖。在密閉的恆溫容器中攪拌溶液。為了保持溶液中CO2濃度的恆定,將已知CO2分壓(pCO2)的大氣,以每分鍾幾升的流速通入溶液。用來測定pH、電導率等的電極安裝在蓋子上。裝置還有一些口子,用來加入如酸之類的試劑,或作取樣用。旋轉盤實驗的反應容器與此類似,只不過是用旋轉盤取代磁性攪拌棒。溶液Ca2+濃度可以直接用鈣離子電極測定(Compton&Daly,1984)或通過測定電導率獲得(Baumann等,1985)。然而,在大多數實驗中,是對pH進行監測。因為,如果已知pCO2和pH,即可用WATEQ計算機程序可以計算出溶液中相應溶解組分的濃度,如[Ca2+]、[
進行實驗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自由漂移」實驗,即首先制備已知組成的H2O-CO2系統,並向其中加入足量的CaCO3。然後系統在固定pCO2條件下進行反應直至達到平衡。這是第2章中討論過的開放系統條件。這些條件與鈣質土壤的非飽和帶中的方解石溶解條件很相近。
第二種方法是穩定pH值法。這種方法,首次由Morse(1974)使用。通過用自動滴管向溶液中加入稀HCl,以保持溶解過程中的pH值不變。用這種方法可以獲得比自由漂移法更廣的化學組分濃度區域,因為除pCO2外,pH值也是一個獨立的參數。在穩定pH值法實驗中的總反應式為
岩溶作用動力學與環境
所以,通過該反應的化學計量學,由酸滴加的速率,便可得到CaCO3溶解的速率。這種穩定pH值法的實驗特別適用於研究海水中方解石的溶解,因為,此種地質條件下顆粒周圍溶液的組成保持不變。有關穩定pH實驗的細節,可詳見Sjoberg(1978)和Plummer等(1978)。
圖6.7 反應裝置圖
(Morse,1974)
1—水浴;2—進水口;3—容器支撐;4—反應室;5—pH電極;6—甘汞電極;7—磁性攪拌器支撐鉑線;8—磁性攪拌棒;9—特氟綸轉體;10—轉體支撐鉑線;11—特氟綸容器頂;12—特氟綸攪拌調節器;13—溫度計;14—酸鹼入口;15—玻璃噴氣口;16—出水口;17—聚乙烯圈;18—泡沫絕緣體
⑩ 玻璃棒在溶解時:有的時候答攪拌,有的時候時候是加快溶解速率
第一個是問你操作得時候用,第二個是問你作用的時候用,簡而言之,第一個是做什麼,第二個是為什麼做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