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流量表間接法
㈠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間接法對么
對
現金流量表抄編制方法可分為直襲接法和間接法:
直接法直接確定每筆涉及現金收支業務的屬性,歸入按現金流動屬性分類形成經營、投資、籌資三部分的現金收支項目。二者的現金流入流出凈額合計就得到一個單位整個期間的現金凈流量。
間接法是將直接法中的一部分現金流通過間接的方法倒推出來,以分析這部分現金流在會計核算上的來龍去脈,即將直接法下的經營現金流量單獨拿出來,以企業當期的凈利潤為起點根據不同的調整項目倒推出當期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間接法下可以從另外一個會計職業角度(直接法下現金流量項目是從收支業務本身劃分的)看出企業期間內的金銀現金流量來源。
㈡ 關於現金流量表(間接法)不平的問題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與總的現金流不一樣很正常的啊
總的現金流除了包括經營活動專,還屬有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購買固定資產應該歸入投資活動
你說的間接法現金流量表是說的附表吧?那樣的話,你只需要附表計算出的經營活動現金流跟主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相等就對了
㈢ 編制現金流量的間接法
你覺得這樣理解方便的話,問題不大
只不過這樣的簡單記法容易在遇到特殊問題的時候出錯,..
其實這裡面的實質是一個「當期變動」的概念。
舉兩個例子:
1)應收賬款
期初余額
+ 本年銷售
- 本年收到 <------這個是現金項目
+/- 本年計提/轉回壞賬准備
---------------------------------
= 期末余額
所以,與應收賬款有關的調整就是其他科目
2) 固定資產
期初余額
+ 本期購置
- 本期折舊
- 本期處置資產成本
+ 處置轉回折舊
---------------------------------------
= 期末余額
而,本期處置的損益= 處置收到價款 - (處置資產成本-處置資產累計折舊)
所以這里又能通過
於是這個算式又變成:
期初余額
+ 本期購置 <------ 現金項目
- 本期折舊
+ 本期處置收益
- 處置收到價款 <----------現金項目
---------------------------------------
= 期末余額
所以你看到,所謂間接法,就是通過這樣一系列當期變動的關系
倒算出來現金增減的情況
㈣ 現金流量表直接法和間接法的區別
我們來可以從整體結構上自加以區分:
直接法可以這樣理解,發生一筆現金業務,就把它按照種類劃分(經營、投資、籌資)並按照直接法的列示方法列出來即可;這種方法非常准確,也非常直觀的反應了企業的現金流活動;
間接法是將企業的凈利潤按照一步一步還原為經營性現金流;因為企業的凈利潤中很多是不需要付現的成本和收益,比如賣出一筆商品,盈利10元,但貨款尚未收回,要在三個月以後才能看到現金流;或者企業計提的折舊、發生的攤銷,雖然計入當期成本費用,但卻不需要付現。
㈤ 間接法計算現金流量表
間接來法編制現金流量表的基本源原理就是以企業報告期內按照權責發生制計算的凈利潤為起點,經過對有關項目的調整,轉換為按照收付實現制計算出來的企業當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的方法。
這種轉換可以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以權責發生制下的凈利潤(即「利潤表」中的凈利潤)為起點,剔除非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利潤,將「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權責發生制)。
第二步,通過對經營活動中與利潤有關但與現金無關的項目進行調整,將權責發生制下的經營活動的凈利潤調整為「收付實現制下的凈利潤」。
第三步,通過對經營活動中與利潤無關但與現金有關的項目進行調整,將「收付實現制下的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
㈥ 怎麼用間接法編制現金流量表
1、凈利潤
該項目根據利潤表凈利潤數填列。
2、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
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本期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准備發生額累計數
註:直接核銷的壞賬損失,不計入。
3、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製造費用中折舊+管理費用中折舊
或:=累計折舊期末數-累計折舊期初數
註:未考慮因固定資產對外而減少的折舊。
4、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期初數-期末數)
或=無形資產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註:未考慮因無形資產對外減少。
5、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長期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
或=長期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6、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
=待攤費用期初數-待攤費用期末數
7、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
=預提費用期末數-預提費用期初數
8、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或收入)明細賬分析填列。
9、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明細賬分析填列。
10、財務費用
=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11、損失(減:收益)
=收益(借方余額正號填列,貸方余額負號填列)
12、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
=遞延稅款(期末數-期初數)
13、存貨的減少(減:增加)
=存貨(期初數-期末數)
註:未考慮存貨對外的減少。
14、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
=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預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其他應收款(期初數-期末數)+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壞賬准備期末余額
15、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
=應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票據(期末數-期初數)+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福利費(期末數-期初數)+應交稅金(期末數-期初數)+其他應交款(期末數-期初數)
16、其他
一般無數據。
㈦ 關於現金流量表間接法是加是減的問題
第一步,以權責發生制下的凈利潤(即「利潤表」中的凈利潤)為起點,剔除非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利潤,將「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權責發生制)。
第二步,通過對經營活動中與利潤有關但與現金無關的項目進行調整,將權責發生制下的經營活動的凈利潤調整為「收付實現制下的凈利潤」。
第三步,通過對經營活動中與利潤無關但與現金有關的項目進行調整,將「收付實現制下的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
具體過程列示如下:
第一步——將「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
凈利潤(權責發生制下)
加:曾經減少利潤但與經營活動無關的項目
(1) 處理固定資產等的損失
(2) 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3) 財務費用(利息及融資手續費等)
(4) 六項准備(不包括存貨跌價准備、壞賬准備)
減:曾經增加利潤但與經營活動無關的項目
(1) 處理固定資產等的收益
(2) 非經營性產生的匯兌損益(財務費用)
(3) 投資收益
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權責發生制下)①
第二步——將①調整為「收付實現制下的凈利潤」;
加:經營活動中曾經減少利潤但不減少現金的項目
(1) 計提壞賬准備
(2) 提取的存貨跌價准備
(3) 固定資產折舊(減:存貨增加部分)
(4) 無形資產攤銷
(5) 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6) 本期應付工資、福利費的增加(減:存貨增加)
(7) 待攤費用攤銷(減:存貨增加)
(8) 計提經營性預提費用(減:存貨增加)
(9) 產品銷售成本(存貨減少)
(10)遞延稅款貸項
(11)計算所得稅(應交稅金增加)
減:經營活動中曾經增加利潤但不增加現金的項目
(1) 應收帳款的增加(減:應交稅金(增值稅)的增加)
(2) 應收票據的增加(減:應交稅金(增值稅)的增加)
(3) 預收帳款的減少
因凈利潤而形成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②
第三步——將②調整為「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
加:經營活動中與利潤無關但增加現金的項目
(1) 應收帳款、應收票據(減:財務費用——貼現)、其他應收款等的減少
(2) 預收帳款的增加
(3) 購貨退回(存貨減少)
減:經營活動中與利潤無關但減少現金的項目
(1) 應付帳款、應付票據、其他應付款等的減少
(2) 預付帳款的增加
(3) 購進存貨支付的現金(存貨增加)
(4) 應付工資、福利費的減少
(5) 預提費用的減少
(6) 待攤費用的增加
(7) 應交稅金的減少
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第三步)
㈧ 會計現金流量表直接法和間接法的區別
一、指代不同
1、直接法:將經營活動中的現金流入和流出各項目直接列出,類似於按內現金制列容示企業的經營活動的收入和費用。
2、間接法:將企業損益表中的凈利潤,調整成為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和流出。
二、應用不同
1、直接法:應用在編制現金流量表,是指通過現金收入和現金支出的主要類別列示各類現金流量,以利潤表中的營業收入為起點,調整有關項目的增減變動,計算現金流量。
2、間接法:應用在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是指以凈利潤為起點,調整有關項目,將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計算的凈利潤調整為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計算的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值。
三、作用不同
1、直接法:企業會計准則中規定企業應採用直接法報告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即通過現金收入和現金支出的主要類別反映來自企業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
2、間接法:以凈利潤為起點,調整有關項目,將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計算的凈利潤調整為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計算的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值。
㈨ 如何用間接法編制現金流量表
間接法編制現金流量表的基本原理就是以企業報告期內按照權責發生制計算內的凈利潤為起點,經過對有關項目容的調整,轉換為按照收付實現制計算出來的企業當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的方法。
這種轉換可以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以權責發生制下的凈利潤(即「利潤表」中的凈利潤)為起點,剔除非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利潤,將「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權責發生制)。
第二步,通過對經營活動中與利潤有關但與現金無關的項目進行調整,將權責發生制下的經營活動的凈利潤調整為「收付實現制下的凈利潤」。
第三步,通過對經營活動中與利潤無關但與現金有關的項目進行調整,將「收付實現制下的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
㈩ 間接法現金流量表
凈利潤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而現金流量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間接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以企業報告期內按照權責發生制計算的凈利潤為起點,經過對有關項目的調整,轉換為按照收付實現制計算出來的企業當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的方法(基本格式如表5-12)。
表5-12 間接法下現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
補充資料
行次
金額
1、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凈利潤
加: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
固定資產折舊
無形資產攤銷
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待攤費用減少(減:增加)
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
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
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財務費用
投資損失(減:收益)
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
存貨的減少(減:增加)
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
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這種轉換可以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以權責發生制下的凈利潤(即「利潤表」中的凈利潤)為起點,剔除非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利潤,將「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權責發生制)。
第二步,通過對經營活動中與利潤有關但與現金無關的項目進行調整,將權責發生制下的經營活動的凈利潤調整為「收付實現制下的凈利潤」。
第三步,通過對經營活動中與利潤無關但與現金有關的項目進行調整,將「收付實現制下的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
具體過程列示如下:
第一步——將「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
凈利潤(權責發生制下)
加:曾經減少利潤但與經營活動無關的項目
(1) 處理固定資產等的損失
(2) 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3) 財務費用(利息及融資手續費等)
(4) 六項准備(不包括存貨跌價准備、壞賬准備)
減:曾經增加利潤但與經營活動無關的項目
(1) 處理固定資產等的收益
(2) 非經營性產生的匯兌損益(財務費用)
(3) 投資收益
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權責發生制下)①
第二步——將①調整為「收付實現制下的凈利潤」;
加:經營活動中曾經減少利潤但不減少現金的項目
(1) 計提壞賬准備
(2) 提取的存貨跌價准備
(3) 固定資產折舊(減:存貨增加部分)
(4) 無形資產攤銷
(5) 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6) 本期應付工資、福利費的增加(減:存貨增加)
(7) 待攤費用攤銷(減:存貨增加)
(8) 計提經營性預提費用(減:存貨增加)
(9) 產品銷售成本(存貨減少)
(10)遞延稅款貸項
(11)計算所得稅(應交稅金增加)
減:經營活動中曾經增加利潤但不增加現金的項目
(1) 應收帳款的增加(減:應交稅金(增值稅)的增加)
(2) 應收票據的增加(減:應交稅金(增值稅)的增加)
(3) 預收帳款的減少
因凈利潤而形成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②
第三步——將②調整為「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
加:經營活動中與利潤無關但增加現金的項目
(1) 應收帳款、應收票據(減:財務費用——貼現)、其他應收款等的減少
(2) 預收帳款的增加
(3) 購貨退回(存貨減少)
減:經營活動中與利潤無關但減少現金的項目
(1) 應付帳款、應付票據、其他應付款等的減少
(2) 預付帳款的增加
(3) 購進存貨支付的現金(存貨增加)
(4) 應付工資、福利費的減少
(5) 預提費用的減少
(6) 待攤費用的增加
(7) 應交稅金的減少
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第三步)
以上就是間接法下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