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高錕
① 為什麼高錕幾十年前就做出了光纖,現在才拿諾貝爾獎
通常諾獎得主他們重要的成果一般都會比他獲獎時早一二十左右(但也有重要回成果答發表距獲獎時不到5年,但那些都是少數),有的甚至會更長!因為一般來說一個重大的成果在他發表論文的時候其影響力不見得有多大,但是可能會隨著時間及科學的發展,影響力才會逐漸顯現出來!高錕的成就就像這一類,在他發表論文時候,許多科學家也不會想到光纖會是日後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重大科研成果!諾獎希望能把獎頒給那些真真具有影響力的科學成果,所以來說這些獲獎的成果都是經過時間的考驗的!再加上高錕的獲獎屬於應用科學,而諾獎基本上屬於基礎科學方面的獎項,很少會把這個獎頒給應用科學方面!所以高錕能獲獎也確實不容易,我想很多人包括高錕本人也是在獲獎前不會想到自己能獲獎的!
② 搞光纖的高錕 身高是多少
高錕,華裔物理學家,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江蘇金山(今上海市金山區),擁有英國、專美國國籍並持中國香港居民屬身份,目前在香港和美國加州山景城兩地居住。高錕為光纖通訊、電機工程專家,華文媒體譽之為「光纖之父」、普世譽之為「光纖通訊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2009年,與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埃爾伍德·史密斯共享諾貝爾物理學獎。
③ 光纖寬頻指的是高錕發明的那個光纖嗎
是那個光纖,
上G或者上T的速度是骨幹網的速度, 分到我們普通用戶就幾兆啦
④ 高錕是世界光纖之父還是中華光纖之父
世界吧。。。。否則也不會拿諾貝爾獎了。。。
主要就是證明了玻璃作為光纖材料的可行性,因為當時普遍認為玻璃的雜質太多,光在其中傳播的損耗太大。這也就相當於證明了光纖通信的可行性,所以意義重大
⑤ 高錕為什麼被稱為光纖之父
1966年,曾在英國工作過的美籍華裔科學家高錕(1933~)博士,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有關光纖通信的論文《介質纖維表面光頻波導》——他和同事何克漢在1965年寫成,引起了全世界的極大重視。所以,他成了「光纖之父」。
高錕
⑥ 光釺之父應該是高錕,可為什麼有些人說光釺之父是趙梓森呢
高錕是「世界光纖之父」,趙梓森是「中國光纖之父」。
趙梓森在1983年的時候在武漢郵電學院研究院做總工程師,1985年他就走上了副院長的崗位,這么繁忙的職務他依舊沒有削弱自己對光纖的通訊的研究和熱愛。
所以他繼續努力,奮力前行,率領了一批科研科技人員完成了中國第一個擁有34兆畢/秒市光纜通信系統工程,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漢-荊-沙工程」,這個系統為中國的18萬公里明線改造成架空光纖線路做出了極其重要的師范作用,經濟價值不可估量,所以他也被譽為是「中國光纖之父」。
(6)光纖高錕擴展閱讀
《科學美國人》雜志曾評價說:「光纖通信是二戰以來最有意義的四大發明之一。如果沒有光纖通信,就不會有今天的互聯網和通信網路。」但是,對於拉出我國第一根光纖的趙梓森院士及第一根光纖的誕生,人們知之甚少。
在光纖通信上有幾個重要的節點事件:1966年,上海出生的英/美籍華人高錕首次提出玻璃絲可用於通信。
1970年,美國花費3000萬美元製造出了3條30米長的光纖樣品,這是世界上第一次製造出對光纖通信有實用價值的光纖。7年後,身居武漢的青年教師趙梓森也拉出了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根實用光纖。
⑦ 為什麼高錕被稱為光纖之父
光纖電纜是本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光纖電纜以玻璃作介質代替銅,使一根頭發般細小的光纖,其傳輸的信息量相等於一條飯桌般粗大的銅「線」。它徹底改變了人類通訊的模式,為目前的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礎,使「用一條電話線傳送一套電影」的幻想成為現實。發明光纖電纜的,就是被譽為「光纖之父」的華人科學家高錕。
高錕1933年生於上海。他父親是律師,家住在當時的法租界,小學時代是在上海度過的。童年的高錕對化學最感興趣,他曾經自己製造過滅火筒、焰火
⑧ 光纖之父是高錕還是趙梓森
高錕是「世界光纖之父」,趙梓森是「中國光纖之父」。
1966年,高錕提出了用玻璃代替銅線的大膽設想: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質,使用光來傳送信號。他當時的出發點是想改善傳統的通訊系統,使它傳輸的信息量更多、速度更快。對這個設想,許多人都認為匪夷所思,甚至認為高錕神經有問題。但高錕經過理論研究,充分論證了光導纖維的可行性。不過,他為尋找那種「沒有雜質的玻璃」也費盡周折。為此,他去了許多玻璃工廠,到過美國的貝爾實驗室及日本、德國,跟人們討論玻璃的製法。那段時間,他遭受到許多人的嘲笑,說世界上並不存在沒有雜質的玻璃。但高錕的信心並沒有絲毫的動搖。他說:所有的科學家都應該固執,都要覺得自己是對的,否則不會成功。
後來,他發明了石英玻璃,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導纖維,使科學界大為震驚。
高錕的發明使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迅猛發展,這是他始料不及的。他因此獲得了巨大的世界性聲譽,被冠以「光纖之父」的稱號。美國耶魯大學校長在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的儀式上說:「你的發明改變了世界通訊模式,為信息高速公路奠下基石。把光與玻璃結合後,影像傳送、電話和電腦有了極大的發展……」高錕此後幾乎每年都獲得國際性大獎,但由於專利權是屬於僱用他的英國公司的,他並沒有從中得到很多的財富。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極深的高輥 ,以一種近乎老莊哲學的態度說:「我的發明確有成就,是我的運氣,我應該心滿意足了。」
趙梓森,電信專家,1932年生,廣東中山人,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中國光通信的發展史上,趙梓森院士留下了極為重要的足跡。他拉出我國第一根實用光纖,被譽為中國光纖之父。由他作技術帶頭人的武漢郵科院,建成了我國第一條光纜通信工程,開創我國光纖通信應用的歷史;全部採用自製設備建成世界上最長的架空通信工程;最先開發出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PCVD光纖製造技術和設備;在國內首次研製出SDH全系列產品。作為我國光纖通信領域的開拓者,他在我國光纖通信技術的研究、形成、發展和應用推廣方面作出了傑出貢獻,使得我國光纖通信在高新技術中成為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最小的領域之一。(完)
你要看是「中國光纖之父」還是「光纖之父」,雖然他們都是中國人,但是稱號還是有區別的!
⑨ 中國光纖之父到底是高錕還是趙梓森
光纖之父
光纖電纜是本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光纖電纜以玻璃作回介質代替銅,使答一根頭發般細小的光纖,其傳輸的信息量相等於一條飯桌般粗大的銅「線」。它徹底改變了人類通訊的模式,為目前的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礎,使「用一條電話線傳送一套電影」的幻想成為現實。發明光纖電纜的,就是被譽為「光纖之父」的華人科學家高錕。
高錕1933年生於上海。他父親是律師,家住在當時的法租界,小學時代是在上海度過的。童年的高錕對化學最感興趣,他曾經自己製造過滅火筒、焰火
⑩ 光纖之父是趙梓森,還是高錕
高錕是「世界光纖之父」,趙梓森是「中國光纖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