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功率無線通信模塊
㈠ 微功率無線模塊 rola 一樣嗎
電表本身沒有任何區別,載波表和微功率表只是指用電採集的通訊方式,也就是插在電表上專的模塊的技術屬方案有所不同。載波指的是通訊必須依靠電力線來傳輸信號,而微功率則是小范圍內通過無線信號傳輸。如果要從外觀上區分的話,你就看看通訊模塊帶不帶天線吧。當然有的微功率模塊是內置天線,你拔下來晃一晃就可以判斷裡面有沒有天線了。
,
㈡ nrf無線模塊要配對使用嘛
微功率無線射頻通信模塊塊特點: 1.微功率發射,最大發射功率10mW。 2.ISM頻段,無需申請頻點。載頻頻率433MHz,也可提供868/915MHz載頻。 3.高抗干擾能力和低誤碼率。基於FSK的調制方式,採用高效前向糾錯信道編碼技術,提高了數據抗突發干擾和隨機干擾的能力,在信道誤碼率為10-2時,可得到實際誤碼率10-5~10-6。 4.傳輸距離遠。在視距情況下,天線高度>2米,可靠傳輸距離可達300-4000m(BER=1200bps)。 5.透明的數據傳輸。提供透明的數據介面,能適應任何標准或非標準的用戶協議。自動過濾掉空中產生的假數據(所收即所發)。 6.多信道。 STR系列標准配置提供8個信道,如果用戶需要,可擴展到16/32/64信道。滿足用戶多種通信組合方式。 7.雙串口,3種介面方式。 STR系列提供2個串口3種介面方式,COM1為TTL電平UART介面。COM2由用戶自定義為標準的RS-232/RS-485口(用戶只需要拔插1位短路器再上電即可定義)。 8.大的數據緩沖區。介面波特率為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bps,格式為8N1/8E1用戶自定義,可傳輸無限長的數據幀,用戶編程更靈活。 9.智能數據控制,用戶無需編制多餘的程序。即使是半雙工通信,用戶也無需編制多餘的程序,只要從介面收/發數據即可,其它如空中收/發轉換,控制等操作,STR自動完成。
由此可見,nRF401模塊通信只要普通串口協議即可。
㈢ 無線m-bus跟微功率無線是一回事嗎
看你的現場應用了
從價格來說,無線射頻單價最便宜,Wi-Fi最貴版
使用上,RFID技術的有效通訊距權離大概在10到20米
Zigbee的點對點通訊距離為1到3KM,可以通過加中繼的形式中轉數據包,從而組成Mesh網擴大通訊距離。
Wi-Fi模塊的通訊距離大約在100米到300米左右,不可中轉,但能傳送大數據量比如圖像或者音頻,能通過無線接入點來訪問底層模塊。
㈣ 微功率無線通信模塊有哪些主要廠家
藍牙4.0的模塊BLE協議的應該符合你的要求了。
你看看,未連接待機功耗最低狀況下我內記得容是50uA左右。
http://www.modiatek.com/proct/html/?62.html
㈤ 微功率無線通信的缺點
最重要的是,該頻段是公用頻段,極易受到同頻干擾。此外,在長時間使用後,有頻漂現象。
至於功率小,靈敏度受限,覆蓋范圍小,通信距離短等因素,都是相對而言,看你同什麼技術相比較。
㈥ 微功率無線通線
這個問題來其實比較簡單源。你用串口線通信的時候,並沒有經過調制和解調,當你用無線模塊的時候經過了調制,不知道你是用藍牙,紅外,還是什麼頻段進行的調制?既然經過了調制,那麼你得確認你的接受端信號足夠的強,即是否有失配現象出現?有可能你的發射信號失配嚴重,導致相位誤差或者頻率誤差大,那麼誤碼率增加,當然出來的是誤碼!
㈦ 如何拆微功率無線通信
這個問題其實比較簡單。
用串口線通信的時候,並沒有經過調制和解調,回當用無線模塊的時候經過答了調制,不知道是用藍牙,紅外,還是什麼頻段進行的調制既然經過了調制,那麼得確認接受端信號足夠的強,即是否有失配現象出現有可能發射信號失配嚴重,導致相位誤差或者頻率誤差大,那麼誤碼率增加,當然出來的是誤碼。
㈧ zt-tr43c微功率無線模塊怎麼用
這個問題其實比較簡單。你用串口線通信的時候,並沒有經過調制和解調,當你用無線內模塊的時候經過了容調制,不知道你是用藍牙,紅外,還是什麼頻段進行的調制?既然經過了調制,那麼你得確認你的接受端信號足夠的強,即是否有失配現象出現?有可能你的發射信號失配嚴重,導致相位誤差或者頻率誤差大,那麼誤碼率增加,當然出來的是誤碼!
㈨ 兩個nRF401模塊,如何相互配對,從而實現無線通訊是否需要什麼通訊協議
微功率無線射頻通信模塊塊特點: 1.微功率發射,最大發射功率10mW。 2.ISM頻段,無需申請頻點。載頻頻率433MHz,也可提供868/915MHz載頻。 3.高抗干擾能力和低誤碼率。基於FSK的調制方式,採用高效前向糾錯信道編碼技術,提高了數據抗突發干擾和隨機干擾的能力,在信道誤碼率為10-2時,可得到實際誤碼率10-5~10-6。 4.傳輸距離遠。在視距情況下,天線高度>2米,可靠傳輸距離可達300-4000m(BER=1200bps)。 5.透明的數據傳輸。提供透明的數據介面,能適應任何標准或非標準的用戶協議。自動過濾掉空中產生的假數據(所收即所發)。 6.多信道。 STR系列標准配置提供8個信道,如果用戶需要,可擴展到16/32/64信道。滿足用戶多種通信組合方式。 7.雙串口,3種介面方式。 STR系列提供2個串口3種介面方式,COM1為TTL電平UART介面。COM2由用戶自定義為標準的RS-232/RS-485口(用戶只需要拔插1位短路器再上電即可定義)。 8.大的數據緩沖區。介面波特率為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bps,格式為8N1/8E1用戶自定義,可傳輸無限長的數據幀,用戶編程更靈活。 9.智能數據控制,用戶無需編制多餘的程序。即使是半雙工通信,用戶也無需編制多餘的程序,只要從介面收/發數據即可,其它如空中收/發轉換,控制等操作,STR自動完成。
由此可見,nRF401模塊通信只要普通串口協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