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网络
A. 怎么理解“两化融合”,“智能制造”,“互联网+”的关系
一、互联网在政府心目中的作用与地位明显提升 统计发现,《政府工作报告》中直接提到“互联网”的地方有8次,其中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2次)、“以互联网为载体”、“工业互联网”、“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金融”(2次)。与2014年报告相比,互联网的基础性与重要性地位明显提升。 我国正处于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过渡的重要阶段。互联网不仅可以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之一,更加重要的是,它还将改变经济增长的模式,提高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质量。《政府工作报告》对互联网的关注程度空前,既表达了政府对互联网的理解程度加深,也表明互联网在政府心目中已经升级为国家级主导产业——“互联网+”时代的风来了。 二、互联网+,着重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改造 报告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要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1、“互联网+工业”,将会是2015年业界发展的重头戏之一,这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二次转型,是顺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与德国的“工业4.0”概念异曲同工。如何做好工业互联网?工信部部长苗圩希望从“智能制造”和“把互联网引到工业企业行业中去”两方面切入。智能制造是工业互联网的一个主攻方向。预计未来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等会成为发展主流。2013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培育3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至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机器人方面国产机器人占到45%左右市场份额。”2014年11月4日,中国首套工业4.0流水线亮相第十六届中国工业博览会。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也积极关注这一话题。全国政协委员、网络CEO李彦宏带来中国大脑的提案,在两会中对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充满期望。全国人大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则明确建议,把工业互联网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新引擎,作为支撑智能制造、推动两化融合的重要抓手。全国人大代表、小米董事长雷军建议要加快制定智能家居行业标准,激发智能家居的爆发式发展,带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变。 两会闭幕不久,2015年3月19日消息称,工信部牵头制定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即将上报国务院,希望通过十年的努力,我国能进入全球制造业第二方阵。可见政府着力推动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升级,已经排在日程之中。 2、“互联网+农业”方面,相较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是以互联网经济为导向,以市场机制为联结,从而实行企业管理信息化、产销经营网络化。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建议,应当用互联网思维做农业,用互联网做农业市场体系;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农村金融、农村科技支持,将中产阶级新知农民纳入成为中坚力量。 但各个互联网公司现有移动互联网产品业务在这方面普遍较为弱势,若能借此机会找准发力点,未来可想象空间较大。 3、“互联网+服务业”,是目前发展较为深入的领域。报告中提及的“医疗、养老、住房、交通、教育、旅游、流通和物流”等行业,业界都有深度参与和成功落地产品。通过连接信息孤岛,可以帮助实现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治理现代化。两会中,代表委员们围绕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旅游、互联网金融方面也提出很多意见建议。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能理解为是互联网产业在抢传统产业的饭碗。互联网企业介入,是在发挥生产方式上的“鲶鱼效应”,将新旧生产方式的比较效果凸显出来,从而推动旧的生产方式向新的生产方式演变。 4、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要“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在发达国家还缺乏核心竞争优势,在用户体验和产品能力上没有根本性突破,且这些国家对用户隐私保护的规定更加严格。因此预计巴西、俄罗斯、印度及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会是中国互联网公司走出去的主攻路线。 三、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政策环境 报告指出,“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着力促进创业就业。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 今年的政府报告顺应了万物互联的发展热潮,以鼓励创业创新为核心,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我们展现了政府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规划蓝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源于国家自身变革的深刻需求。互联网正在拉平以往高大上的创业门槛,为广大青年及草根营造史上最好创业环境。 1、在市场准入制度方面,国家进一步为创业企业松绑,优化创业环境。今年将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明确政府权力清单,加强事后监管。 2、在资金扶持方面,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政府采取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等办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项目。 3、进一步降低外资进入门槛,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全面推行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管理制度。 修订外商投资相关法律,健全外商投资监管体系,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4、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让各类企业法人财产权依法得到保护。 5、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就业,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6、国家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 7、政府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鼓励原始创新。增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小微企业将大有可为,“草根”创业创新将蔚然成风。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晚报主持人郑雪君观点非常有代表性,呼吁给予线上线下小微企业更大力度的税收扶持政策,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为小微企业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在政策扶植方面,两会前后,国务院密集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以及《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力挺创业投资、科技创新、草根创业。
B.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到底是什么关系
人口红利的消退催生工业互联网。目前,中国人口红利已经开始逐渐消退。未来,劳动力将变成愈加稀缺的资源,昂贵的人力成本将改变我国整个工业、制造业等生态环境。而工业互联网便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孕育而生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国家对其给予了其大量的支持,并成立了
现智能自动化。近些年来,在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推动下,工业领域的需求在持续复苏。这些下游产业的复苏也将继续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持续进行。但在人们对于物质品质需求不断提高、人力成本不断上涨以及上游材料成本提升等多重因素下,企业的盈利难度较过去也在不断提升。因此,这种现状也在逼迫企业不断向智能化靠拢。
C. 智能制造有什么概念释义
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因本章不涉及智能制造技术本身,侧重于论述制造模式,故仅讨论智能制造系统。
智能制造系统(---IMS)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它突出了在制造诸环节中,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集成的方式,借助计算机模拟的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同时,收集、存储、完善、共享、继承和发展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由于这种制造模式,突出了知识在制造活动中的价值地位,而知识经济又是继工业经济后的主体经济形式,所以智能制造就成为影响未来经济发展过程的制造业的重要生产模式。
智能制造系统是智能技术集成应用的环境,也是智能制造模式展现的载体。
一般而言,制造系统在概念上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的整体集成,从制造系统的功能角度,可将智能制造系统细分为设计、计划、生产和系统活动四个子系统。在设计子系统中,智能制定突出了产品的概念设计过程中消费需求的影响;功能设计关注了产品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和可维护及保障性。另外,模拟测试也广泛应用智能技术。在计划子系统中,数据库构造将从简单信息型发展到知识密集型。在排序和制造资源计划管理中,模糊推理等多类的专家系统将集成应用;智能制造的生产系统将是自治或半自治系统。在监测生产过程、生产状态获取和故障诊断、检验装配中,将广泛应用智能技术;从系统活动角度,神经网络技术在系统控制中已开始应用,同时应用分布技术和多元代理技术、全能技术,并采用开放式系统结构,使系统活动并行,解决系统集成。
由此可见,IMS理念建立在自组织、分布自治和社会生态学机理上,目的是通过设备柔性和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自动地完成设计、加工、控制管理过程,旨在解决适应高度变化环境的制造的有效性。
智能制造是指具有信息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具体体现在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大体具有四大特征: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的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和以网通互联为支撑。其主要内容包括智能产品、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等。目前,急需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大力推广数字化制造,开发核心工业软件。传统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敏捷制造等制造方式的应用与实践对智能制造的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方法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产品性能的完善化及其结构的复杂化、精细化,以及功能的多样化,促使产品所包含的设计信息和工艺信息量猛增,随之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内部的信息流量增加,制造过程和管理工作的信息量也必然剧增,因而促使制造技术发展的热点与前沿,转向了提高制造系统对于爆炸性增长的制造信息处理的能力、效率及规模上。目前,先进的制造设备离开了信息的输入就无法运转,柔性制造系统(FMS)一旦被切断信息来源就会立刻停止工作。专家认为,制造系统正在由原先的能量驱动型转变为信息驱动型,这就要求制造系统不但要具备柔性,而且还要表现出智能,否则是难以处理如此大量而复杂的信息工作量的。其次,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竞争的复杂环境,也要求制造系统表现出更高的灵活、敏捷和智能。因此,智能制造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
D. 到底什么是智能制造呢
广义而论,智能制造是一个大概念,是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产品设计、制造、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及相应系统的优化集成,旨在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效益、服务水平,减少资源消耗,推动制造业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
数十年来,智能制造在实践演化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相关范式,包括精益生产、柔性制造、并行工程、敏捷制造、数字化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网络化制造、云制造、智能化制造等,在指导制造业技术升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众多的范式不利于形成统一的智能制造技术路线,给企业在推进智能升级的实践中造成了许多困扰。面对智能制造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有必要归纳总结提炼出基本范式。
智能制造的发展伴随着信息化的进步。全球信息化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从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中期,信息化表现为以计算、通信和控制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互联网大规模普及应用,信息化进入了以万物互联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化阶段;当前,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集群突破、融合应用的基础上,人工智能实现战略性突破,信息化进入了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
综合智能制造相关范式,结合信息化与制造业在不同阶段的融合特征,可以总结、归纳和提升出三个智能制造的基本范式(图1),也就是: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新一代智能制造。
(一)数字化制造
数字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第一个基本范式,也可称为第一代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由于当时应用的第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还难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因而那一代智能制造主体上是数字化制造。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制造业对于技术进步的强烈需求,以数字化为主要形式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发生革命性变化。数字化制造是在数字化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的背景下,通过对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资源信息进行数字化描述、分析、决策和控制,快速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
数字化制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数字技术在产品中得到普遍应用,形成“数字一代”创新产品;第二,广泛应用数字化设计、建模仿真、数字化装备、信息化管理;第三,实现生产过程的集成优化。
需要说明的是,数字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其内涵不断发展,贯穿于智能制造的三个基本范式和全部发展历程。这里定义的数字化制造是作为第一种基本范式的数字化制造,是一种相对狭义的定位。国际上也有若干关于数字化制造的比较广义的定义和理论。
(二)数字化网络化制造
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第二种基本范式,也可称为“互联网+制造”,或第二代智能制造。
20世纪末互联网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互联网+”不断推进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网络将人、流程、数据和事物连接起来,通过企业内、企业间的协同和各种社会资源的共享与集成,重塑制造业的价值链,推动制造业从数字化制造向数字化网络化制造转变。
数字化网络化制造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在产品方面,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得到普遍应用,产品实现网络连接,设计、研发实现协同与共享;第二,在制造方面,实现横向集成、纵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打通整个制造系统的数据流、信息流;第三,在服务方面,企业与用户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连接和交互,企业生产开始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型。
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报告和美国GE公司“工业互联网”报告完整地阐述了数字化网络化制造范式,精辟地提出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制造的技术路线。
(三)新一代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第三种基本范范式,也可称为新一代智能制造。
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涌现、物联网的发展等信息环境急速变化的共同驱动下,大数据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实现了战略性突破。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新一代智能制造将重塑设计、制造、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及其集成,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新一代智能制造将给制造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将成为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智能制造的三个基本范式体现了智能制造发展的内在规律:一方面,三个基本范式次第展开,各有自身阶段的特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体现着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三个基本范式在技术上并不是绝然分离的,而是相互交织、迭代升级,体现着智能制造发展的融合性特征。对中国等新兴工业国家而言,应发挥后发优势,采取三个基本范式“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
思想价值决定企业命运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日益全球化和移动互联、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普及的趋势下,优势企业之间的最高阶段的竞争,不能局限于硬技术的竞争,而是体现在企业软实力的竞争,亦即思想的竞争。面对今天的市场格局及为未来趋势,你的企业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应该有什么样的思想基础,应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这才是关键。
巴黎高科路桥大学秉承法国精英式高等教育体系,针对工业发展需求,将技术、人文与管理相结合,教学内容具有更新快,目的性强的特点,在学术科研上以项目为主线,拥有强大的企业合作背景和资源。学校注重全球发展和国际合作,在四大洲共有67个合作伙伴院校。
ENPCDBA(IM)项目关注学员成长,更关注学员背后企业和行业发展,旨在为学员提供前沿的学术思想,科学的理论支持,同时结合中国当前制造业发展,为学员提供理论与实践之间科学转换的视角、方法和工具。
更多招生简章、项目信息,欢迎私信了解详情~~~~~~
E. 刘检华 互联网+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区别
智能制造(IntelligentManufacturing,IM)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谈起智能制造,首先应介绍日本在1990年4月所倡导的“智能制造系统IMS”国际合作研究计划。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共同体、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参加了该项计划。该计划共计划投资10亿美元,对100个项目实施前期科研计划毫无疑问,智能化是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在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可以用于工程设计,工艺过程设计,生产调度,故障诊断等。也可以将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技术等先进的计算机智能方法应用于产品配方,生产调度等,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而人工智能技术尤其适合于解决特别复杂和不确定的问题。但同样显然的是,要在企业制造的全过程中全部实现智能化,如果不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至少也是在遥远的将来。有人甚至提出这样的问题,下个世纪会实现智能自动化吗?而如果只是在企业的某个局部环节实现智能化,而又无法保证全局的优化,则这种智能化的意义是有限的2015年9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46个项目入围。这些项目包括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智能机床试点、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报的航天产品智慧云制造试点、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申报的化肥智能制造及服务试点等。46个试点示范项目覆盖了38个行业,分布在21个省,涉及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6个类别,体现了行业、区域覆盖面和较强的示范性。沈阳机床也是本次金属切削机床行业唯一入选的企业工信部在2015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主要是直接切入制造活动的关键环节,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注重试点示范项目的成长性,通过点上突破,形成有效的经验与模式,在制造业各个领域加以推广与应用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会议上表示,智能制造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而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件新生事物,这需要一个不断探索、试错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为此,“要用好试点示范这个重要抓手
F. “互联网+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区别是什么
“互联网+制造”是我们实现产业升级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而“智能制造”是目回标。实现智答能制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来说需要先实现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最终走向智能化。互联网+制造,是把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模式引入到我们日常的生产组织当中去。在我们的日常生产中,人、设备、产品、物料等时刻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互联网技术使得海量的数据信息传递、集成、挖掘成为可能。
G. 互联网+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区别
易云科技认为互抄联网+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区别如下:
“互联网+制造”是我们实现产业升级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而“智能制造”是目标。实现智能制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来说需要先实现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最终走向智能化。互联网+制造,是把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模式引入到我们日常的生产组织当中去。在我们的日常生产中,人、设备、产品、物料等时刻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互联网技术使得海量的数据信息传递、集成、挖掘成为可能。
H. 智能制造是什么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专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属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
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8)智能制造网络扩展阅读:
智能制造技术利用计算机模拟制造业领域的专家的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等智能活动,并将这些智能活动和智能机器融合起来,贯穿应用与整个制造企业的子系统(经营决策、采购、产品设计、生产计划、制造装配、质量保证和市场销售等);
以实现整个制造企业经营运作的高度柔性化和高度集成化,从而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领域的专家的部分脑力劳动,并对制造业领域专家的智能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完善、共享、继承和发展,是一种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先进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