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补体连接反应

补体连接反应

发布时间: 2021-02-21 08:06:17

⑴ 补体结合反应的反应特点

补体结合反应操作繁杂,且需十分细致,反应的各个因子的量必须有恰当的比回例。特别是补体和溶答血素的用量。补体的用量必须恰如其分,例如:抗原抗体呈特异性结合,吸附补体,本应不溶血,但因补体过多,多余部分转向溶血系统,发生溶血现象。又如抗原抗体为非特异性,抗原抗体不结合,不吸附补体,补体转向溶血系统,应完全溶血,但由于补体过少,不能全溶,影响结果判定。故补体量必须恰如其分。溶血素量也有一定影响,例如阴性血清,应完全溶血,但溶血素量少,溶血不全,可被误认为弱阳性。另外,这些因子的用量又与其活性有关:活性强,用量少;活性弱,用量多,故在本试验之前,必须精确测定溶血素效价、溶血系统补体价、溶菌系统补体价等,测定其活性以确定用量。

⑵ 什么是补体经典途径

经典激活途径

补体在溶菌或溶血反应时被激活的过程中,种成分可分为3个功能单位,即①识别单位:包括C1q、C1x、C1s;②活化单位:包括C2、C3、C4,③膜攻击单位:包括C5、C6、C7、C8和C9。同一功能单位的补体成分彼此间有化学亲和性,激活后可相互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使细胞溶解这一生物学功能。因此,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可分为识别、活化和膜攻击3个阶段。这3个阶段一般在靶细胞膜的3个不同部位进行。补体在激活过程中C2、C3、C4、C5均分别裂解成2个或2个以上的片段,分别标以a、b等符号,如 C3a、C3b、C3c等。其中C2a、C3b、C4b、C5b直接或间接结合在靶细胞上,以固相的形式参与溶细胞过程,C3a、C5a游离在液相。补体在激活过程中, C5、C6、C7经活化后还可聚合成 C567.并与C3a、C5a一起发挥特殊的生物学功能。
参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成分包括C1-C9。按其在激活过程中的作用,人为地分成三组,即识别单位(Clq、Clr、Cls)、活化单位(C4、C2、C3)和膜攻击单位(C5-C9),分别在激活的不同阶段即识别阶段、活化阶段和膜功击阶段中发挥作用。
(一)识别阶段
Clq:Clq分子有6个能与免疫球蛋白分子上的补体结合点相结合的部位。当两个以上的结合部位与免疫球蛋白分子结合时,即Clq桥联免疫球蛋白之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各成分IgG为单体,只有当其与抗原结合时,才能使两个以上的IgG分子相互靠拢,提供两个以上相邻的补体结合点不能与Clq接触,只有当IgM与抗原结合,发生构型改变,暴露出补体结合部位之后,才能与Clq结合。一个分子的IgM激活补体的能力大于IgG。Clq与补体结合点桥联后,其构型发生改变,导致Clr和Cls的相继活化。
Clr:Clr在C1大分子中起着连接Clq和Cls的作用。Clq启动后可引起Clr构型的改变,在活性的Clr,后者可使Cls活化。
Cls:Clr使Cls的肽链裂解,其中一个片段Cls具有酯酶活化,即CI的活性。此酶活性可被C1INH灭活。
在经典途径中,一旦形成Cls,即完成识别阶段,并进入活化阶段。
(二)活化阶段
CI作用于后续的补体成分,至形成C3转化酶(C42)和C5转化酶(C423)的阶段。
C4:C4是CI的底物。在Mg2 存在下,CI使C4裂解为C4a和C4b两个片段,并使被结合的C4b迅速失去结合能力。CI与C4反应之后能更好地显露出CI作用于C2的酶活性部位。
C2:C2虽然也是CI的底物,但CI先在C4作用之后明显增强了与C2的相互作用。C2在Mg2 存在下被CI裂解为两个片段C2a和C2b。当C4b与C2a结合成C4b2b(简写成C42)即为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
C3:C3被C3转化酶裂解在C3a和C3b两个片段,分子内部的疏酯基(-S-CO-)外露,成为不稳定的结合部位。硫酯基经加水分解,成为-SH和-COOH也可与细菌或细胞表面的-NH2和-OH反应而共价结合。因此,C3b通过不稳定的结合部位,结合到抗原抗体复合物上或结合到C42激活C3所在部位附近的微生物、高分子物质及细胞膜上。这点,对于介导调理作用和免疫粘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C3b的另一端是个稳定的结合部位。C3b通过此部位与具有C3b受体的细胞相结合。C3b可被I因子灭活。C3a留在液相中,具有过敏毒素活性,可被羟肽酶B灭活。
(三)膜攻击阶段
C5转化酶裂解C5后,继而作用于后续的其他补体成分,最终导致细胞受损、细胞裂解的阶段。
C5:C5转化酶裂解C5产生出C5a和C5b两个片段。C5a游离于液相中,具有过敏毒素活性和趋化活性。C5b可吸附于邻近的细胞表面,但其活性极不稳定,易于衰变成C5bi。
C6-C9:C5b虽不稳定,当其与C6结合成C56复合物则较为稳定,但此C5b6并无活性。C5b6与C7结合成三分子的复合物C5b67时,较稳定,不易从细胞膜上解离。
C5b67即可吸附于已致敏的细胞膜上,也可吸附在邻近的,未经致敏的细胞膜上(即未结合有抗体的细胞膜上)。C5b67是使细胞膜受损伤的一个关键组分。它与细胞膜结合后,即插入膜的磷脂双层结构中。
若C5b67未与适当的细胞膜结合,则其中的C5b仍可衰变,失去与细胞膜结合和裂解细胞的活性。
C5b67虽无酶活性,但其分子排列方式有利于吸附C8形成C5678。其中C8是C9的结合部位,因此继续形成C5-9,即补体的膜攻击单位,可使细胞膜穿孔受损。
-不C5b、C6、C7结合到细胞膜下是细胞膜仍完整无损;只有在吸附C8之后才出现轻微的损伤,细胞内容物开始渗漏。在结合C9以后才加速细胞膜的损伤过程,因而认为C9是C8的促进因子。

⑶ 补体结合反应的应用

补体结合反应是诊断人、畜传染病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之一。本法不仅版可用于诊断传染病,如鼻权疽、牛肺疫、马传染性贫血、乙型脑炎、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血锥虫病等,也可用于鉴定病原体,如对马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鉴定和口蹄疫病毒的定型等。

⑷ 须补体参与的超敏反应有哪2种内型

分别是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抗内原结容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是由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多种效应细胞参与下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⑸ 补体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后有什么反应

抗体:抗原进入机体刺激机体,是由机体浆细胞产生的,可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补体: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一种独立的系统,主要是存在于血清,体液及组织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系统,人体有30多种,补体系统的激活须有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参与(经典途径)。如果说区别最明显的就是:补体系统是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之一,而抗体是特异性免疫因素之一。抗体只能用于一种抗原,而补体可以用于多种抗原。

⑹ 补体的作用途径

(一)经典途径的激活物与激活条件:

1.激活物:主要是IC,特别是与抗原结合的IgG、IgM分子。另外,C-反应蛋白、细菌脂多糖(LPS)、髓鞘脂和某些病毒蛋白(如HIV的gp120等)等也可作为激活物。

2.激活条件:每个C1q分子必须与两个以上Ig分子的Fc段结合;游离的或可溶性抗体不能激活补体。

(二)参与经典途径的补体成分:

参与经典途径活化的补体成分依次为:C1、C4、C2和C3、C5~C9

(三)经典途径活化过程:

1、识别阶段;2、活化阶段;3、膜攻击阶段(攻膜阶段)

二、补体活化的MBL途径

凝集素激活途径(MBLpathway)指由血浆中甘露聚糖结合的凝集素(mannanbindinglectin,MBL)直接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进而依次活化MASP-1、MASP-2、C4、C2、C3,形成和经典途径相同的C3与C5转化酶,激活补体级联酶促反应的活化途径。MBL激活途径的主要激活物为表面含有甘露糖基、岩藻糖和N-氨基半乳糖的病原微生物。

三、旁路激活途径

旁路激活途径又称替代激活途径(alternativepathway)指由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参与,直接由微生物或外源异物激活C3,形成C3与C5转化酶,激活补体级联酶促反应的活化途径。

三条途径异同点

经典途径:激活物是免疫复合物;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分别是C4b2a和C4b2a3b;感染一般在后期才能发挥作用

旁路途径:激活物是细菌、真菌、病毒感染细菌,直接激活C3;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分别是C3bBb和C3bBb3b;存在正反馈放大环;无需抗体存在即可激活补体,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MBL途径:激活物广泛,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甘露糖;除识别途径与经典途径不同,后续其他途径都相同;对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有交叉促进作用;无需抗体参与激活补体,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⑺ 补体结合试验有哪5种成分参与反应

补体结合试验中有5种成分参与反应,分属于3个系统:
①反应系统,即已知的抗原回(或抗体)答与待测的抗体(或抗原);
②补体系统;
③指示系统,即SRBC与相应溶血素,试验时常将其预先结合在一起,形成致敏红细胞。反应系统与指示系统争夺补体系统,先加入反应系统给其以优先结合补体的机会。

⑻ 补体结合反应的概述

补体结合反应是一种古老的血清学技术,Bordet和Gengou在1901年设计这一试验,由于有敏感性高回和适应性广的优点,尽管答操作繁杂,仍被有效地应用。
补体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清中,各种动物比较,豚鼠血清中补体含量最高,成分较全,效价稳定,采取方便,故通常将豚鼠的全血清作为补体。56℃30min可使补体失去活性,称为“灭能”或“非动”。
补体的作用为能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但不能与抗原单独结合,也不易与抗体单独结合;补体的作用没有特异性,能与任何一组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它能与红细胞(抗原)和溶血素(抗体)的复合物结合,引起红细胞破坏(溶血),也能与细菌、病毒成分及其相应抗体的复合物结合。
溶血反应
将红细胞多次注射于动物(如将绵羊红细胞多次免疫家兔)可使之产生相应的抗体(溶血素),这种抗体与红细胞结合,若有补体存在时,则红细胞被溶解,这种现象称为溶血反应。红细胞和溶血素被称为溶血系统,常在补体结合反应中用作测定有无补体游离存在的指示剂。

⑼ 补体系统可通过哪些方式引起炎症反应

答:来补体系统可自通过以下方式介导炎症反应,1、激肽样作用:C2a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 炎症性充血;2、过敏毒素作用:C3a、C4a、C5a 可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 放组胺等介质,引起炎症性充血、水肿;3、趋化作用:C3a、C5a 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等向炎症部位聚集,引起炎性细胞侵润。

热点内容
网卡了的原因 发布:2021-03-16 21:18:20 浏览:602
联通客服工作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17:49 浏览:218
路由器画图 发布:2021-03-16 21:17:21 浏览:403
大网卡收费 发布:2021-03-16 21:16:50 浏览:113
路由器免费送 发布:2021-03-16 21:16:19 浏览:985
孝昌营业厅 发布:2021-03-16 21:15:54 浏览:861
网速增速代码 发布:2021-03-16 21:15:29 浏览:194
怎么黑光纤 发布:2021-03-16 21:14:54 浏览:901
端口增大 发布:2021-03-16 21:14:20 浏览:709
开机没信号是什么原因 发布:2021-03-16 21:13:45 浏览: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