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路由
㈠ 路由器如何知道它相邻路由器的地
你说的这两种协议不同,RIP是采用广播或组播与邻居联系的,不需要知道邻居的IP地址。开始的时候发出路由请求,邻居就把自己知道的路由表发送过来,这样路由器就可以得到所有路由信息了。
而OSPF是广播链路信息,在链路信息中有自己的带宽、IP地址及其他信息。邻居得到的不是路由,而是链路信息,这样就可以以自己为根计算路由表了。
针对家用的抄路由器。一般袭覆盖范围为35米。像你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接收。
注意:一般的无线路由器,有效距离大概是50~100米内,但是穿墙有效距离是不好确定的,只能说二楼的路由和三楼临近人家可以收到,还要看墙有多厚,钢筋多不多等等。
加强型的路由器,在六楼南窗的话,下到一楼北楼梯时无信号了,基本上可以穿7堵24CM厚度的多钢筋墙后传输20米左右,而除了楼梯口,到空地上后,又会有很弱的信号,断断续续的那种临界信号了。
总结:根据你提供的消息:可以得出结论……你可以接收到信号,但信号不是很强。
㈢ 何为路由汇总命令是
路由汇总,就是路由的汇聚,也称路由聚合,先说你所说的命令吧,这个命令没有一定的,不同的协议都有它自己的汇聚方式,比如RIP、OSPF、BGP 但是不同的厂家也不不同的语法结构,看你用什么产品,但是他们的算法是一样的。
别称1:路由归纳 别称2:路由聚合 路由汇聚的“含义”是把一组路由汇聚为一个单个的路由广播。路由汇聚的最终结果和最明显的好处是缩小网络上的路由表的尺寸。这样将减少与每一个路由跳有关的延迟,因为由于减少了路由登录项数量,查询路由表的平均时间将加快。由于路由登录项广播的数量减少,路由协议的开销也将显著减少。随着整个网络(以及子网的数量)的扩大,路由汇聚将变得更加重要。 路由汇聚的“用意”是当我们采用了一种体系化编址规划后的一种用一个IP地址代表一组IP地址的集合的方法。 除了缩小路由表的尺寸之外,路由汇聚还能通过在网络连接断开之后限制路由通信的传播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如果一台路由器仅向下一个下游的路由器发送汇聚的路由,那么,它就不会广播与汇聚的范围内包含的具体子网有关的变化。例如,如果一台路由器仅向其临近的路由器广播汇聚路由地址172.16.0.0/16,那么,如果它检测到172.16.10.0/24局域网网段中的一个故障,它将不更新临近的路由器。 这个原则在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之后能够显著减少任何不必要的路由更新。实际上,这将加快汇聚,使网络更加稳定。为了执行能够强制设置的路由汇聚,需要一个无类路由协议。不过,无类路由协议本身还是不够的。制定这个IP地址管理计划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就可以在网络的战略点实施没有冲突的路由汇聚。 这些地址范围称作连续地址段。例如,一台把一组分支办公室连接到公司总部的路由器能够把这些分支办公室使用的全部子网汇聚为一个单个的路由广播。如果所有这些子网都在172.16.16.0/24至172.16.31.0/24的范围内,那么,这个地址范围就可以汇聚为172.16.16.0/20。这是一个与位边界(bit boundary)一致的连续地址范围,因此,可以保证这个地址范围能够汇聚为一个单一的声明。要实现路由汇聚的好处的最大化,制定细致的地址管理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编辑本段路由汇聚算法的实现
假设下面有4个路由: 172.18.129.0/24 172.18.130.0/24 172.18.132.0/24 172.18.133.0/24 如果这四个进行路由汇聚,能覆盖这四个路由的是: 172.18.128.0/21 算法为:129的二进制代码是10000001 130的二进制代码是10000010 132的二进制代码是10000100 133的二进制代码是10000101 这四个数的前五位相同都是10000,所以加上前面的172.18这两部分相同的位数,网络号就是8+8+5=21。而10000000的十进制数是128,所以,路由汇聚的Ip地址就是172.18.128.0。所以最终答案就是172.18.128.0/21。 使用前缀地址来汇总路由能够将路由条目保持为可管理的,而它带来的优点是: 1、路由更加有效 2、减少重新计算路由表或匹配路由时的CPU周期 3、减少路由器的内存消耗 4、在网络发生变化时可以更快的收敛 5、容易排错 路由汇聚比CIDR的要求低,它描述了网络的汇总,这个汇总的网络是有类的网络或是有类的网络的汇总,聚合在边界路由协议(BGP)中使用的更多。 此外,虽然不是传统的方法,也可以将有类的子网进行汇总。
㈣ 路由器怎么处理各种频段,各种时隙的信号的
一、信道和物理频率
无线路由器有13个信道,“信道=物理频率”,每个信道的有效宽度是 20MHz:
信道 中心频率 信道低端/高端频率
1 2412MHz 2401/2423MHz
2 2417MHz 2406/2428MHz
3 2422MHz 2411/2433MHz
4 2427MHz 2416/2438MHz
5 2432MHz 2421/2443MHz
6 2437MHz 2426/2448MHz
7 2442MHz 2431/2453MHz
8 2447MHz 2436/2458MHz
9 2452MHz 2441/2463MHz
10 2457MHz 2446/2468MHz
11 2462MHz 2451/2473MHz
12 2467MHz 2456/2478MHz
13 2472MHz 2461/2483MHz
一个无线路由器在某一个选定的信道(频率)下工作,所有连接在这个无线路由器的客户端也全部在这个相同的信道(频率)下工作,不会相互干扰。
多个无线路由器也可以同时在某一个相同的信道(频率)下工作。
所以“信道≥物理频率”,信道是建立在物理频率上的传送通道,“同频干扰”与“同信道干扰”不是一回事。
可理解为多个人使用对讲机,物理频率一样,一个人说话时占用着频率,说完后,不占用频率了,另一个人就可以说话了。即每个人用不同的时隙。
手机GSM里,也是一样,使用时分技术,一个频率分为8个时隙。
以太网也是这样的,一根线连接所有的机子,大家在线路上进行冲突检测,如果有机子占用线路,别的机子就占用不了。所以相互不会干扰,但速度有影响。
一个信道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同一信道上工作的机子多了,一是冲突的机会变多了,所以响应会变慢很多(即PING值变大);二是每个机子分到的容量(时隙)少了,传送速度就要变慢(即网速下降)。
所以这就是临近的路由器尽量不要在同一信道下工作的原因,不是不能工作,而是会变慢很多。
二、AP和AC,瘦AP、胖AP
AP:Access Point,无线访问节点。无线AP是无线的接入点。
AC:无线接入控制器,负责把来自不同AP的数据进行汇聚并接入Internet,同时完成AP设备的配置管理、无线用户的认证、管理及宽带访问、安全等控制功能。
我理解为AP就是信道连接,即“信道收发器”,相当于是无线电模块,一个AP在某一个信道(频率)下工作。
而AC是“大脑”,负责处理各个AP收到的数据,完成无线网络管理、认证等。
用户无线连接到AP后,AP数据送到AC,AC负责SSID管理和密码认证。
1. 瘦AP:
可以在多个地点分别装一个AP,如AP1、AP2等,用电缆统一连接到总的一个AC中处理,这就是“瘦AP”,可实现用户无线的无缝移动,价格高。
比如用户先连接到AP1,再移动连接到AP2,不会断网,不用重新连接,SSID都是一样的。
AP1和AP2工作在同一信道上,所以在AP1,AP2都能覆盖到的地方,AP1与AP2能同时收到用户的信号。AP1与AP2的连接数据同时进入到AC中,AC可以看哪个AP的信号强度更好,就用哪个AP,比如AP1,它就把数据发给AP1,让AP1去响应用户。AP2虽然也有信号,虽然也占用着信道容量,但没有实质的通讯。
当AP2信号好时,AC就通过AP2与用户通讯,这时SSID号、密码认证等都没有变化,不用重新再认证一次,用户就实现了无缝移动。
手机GSM应该也是这种原理。
2. 胖AP:
“胖AP”好比就是一台家用无线路由器,里面带了一个AC+AP了。有无线电模块,也有“大脑”。
“大脑”是无法共享的,所以每个路由器都是独立的,单独管理的,即用户连接到每个路由器时,都必须重新密码认证。
个人理解:2台无线路由器SSID、信道 设置成完全一样,不太好,是按SSID来区分各个无线网络的。如果2个路由器SSID一样,则看哪个路由器信号强,A信号强,客户就是看到A,连接到A,进行密码认证。B信号强就是看到B,连接到B,进行密码认证。如果在信号交界处,则可能出现混乱,一会A强,一会B强,则一会连接到A,一会连接到B,会出现问题。除非A、B的覆盖区域范围不重叠。
三、桥接
2台有线路由器,只要把LAN口用网线接在一起,就是“桥接”了!变成了共用同一个物理线路,一个用户机放个屁,所有路由器上的用户机子全部闻得到。
无线也是一样的,每个无线连接就相当于是一根“网线”相连。一个用户用无线连接到路由器,它放个屁,路由器上挂的所有的有线、无线的机子都闻得到。
㈤ 什么是路由
所谓路由就是指通过相互连接的网络把信息从源地点移动到目标地点的活动
。一般来说,在路由过程中,信息至少会经过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通常,人们
会把路由和交换进行对比,这主要是因为在普通用户看来两者所实现的功能是完
全一样的。其实,路由和交换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
层(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第三层,即网络层。这一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
换在移动信息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两者实现各自功能的方式
是不同的。
早在40多年之间就已经出现了对路由技术的讨论,但是直到80年代路由技术
才逐渐进入商业化的应用。路由技术之所以在问世之初没有被广泛使用主要是因
为80年代之前的网络结构都非常简单,路由技术没有用武之地。直到最近十几年
,大规模的互联网络才逐渐流行起来,为路由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平
台。
路由技术的构成
我们通常所说的路由技术其实是由两项最基本的活动组成,即决定最优路径
和传输信息单元(也被称为数据包)。其中,数据包的传输和交换相对较为简单
和直接,而路由的确定则更加复杂一些。
确定路由
度量标准(metric),例如路径长度等,是被路由算法用来计算和确定到达
目的地的最优路径的标准。为了帮助确定数据传输的路径,路由算法可以建立和
维护路由表。路由表中包含了各种路由信息。路由信息根据所使用的路由算法的
不同而各异。
路由算法在路由表中写入各种不同的信息,路由器会根据数据包所要到达的
目的地选择最佳路径把数据包发送到可以到达该目的地的下一台路由器处。当下
一台路由器接收到该数据包时,也会查看其目标地址,并使用合适的路径继续传
送给后面的路由器。依次类推,直到数据包到达最终目的地。这种通过目的地和
路由器地址决定最佳传输路径的示意图如下:
除了我们在上图中看到的两项信息之外,路由表中还会包含其它一些对路由
的计算和选择有价值的信息。路由器通过比较不同路径的度量值决定最优路径,
而具体的度量值则要视所使用的路由算法而定。我们将会在文章稍后对一些较为
常用的度量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路由器之间可以进行相互通讯,而且可以通过传送不同类型的信息维护各自
的路由表。路由更新信息就是这样一种信息,一般是由部分或全部路由表组成。
通过分析其它路由器发出的路由更新信息,路由器可以掌握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
。链路状态广播是另外一种在路由器之间传递的信息,它可以把信息发送方的链
路状态及时的通知给其它路由器。
数据包交换
交换算法相对路由算法来说更加简单,而且绝大多数的路由协议都可以使用
相同的交换技术。当数据包的发送方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取到路由器的地址之后,
就会把数据包以该路由器的物理地址(MAC地址)发送出去,同时使用网络层地址
标识数据包的最终目的地。
当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后将查看标明其目的地的协议地址,并决定是否按照
该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台路由器。如果路由器不知道如何把数据包转发到其
目的地的话,一般会丢弃该数据包。如果路由器知道数据包的转发路径,则会将
其中的物理地址改为下一台路由器的地址,然后将其发送出去。以此类推,直到
数据包到达最终的目的地。在整个过程中,数据包的物理地址会随着移动过程中
所经过的不同的路由器而变化,但是代表目的地的协议地址一直保持不变。具体
如图所示:
路由算法
路由算法主要由几个关键因素决定。首先,算法的设计意图对路由协议的实
际运作具有很大的影响。其次,目前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路由算法,每一种算法
对网络和路由器资源都有不同的要求和影响。最后,路由算法使用不同的度量标
准,从而使最优路径的计算结果不同。
设计意图
通常,一种路由算法可以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设计意图:
最优性
简单,低开销
健壮,稳定
快速聚敛
适用性强
最优性是指路由算法选择最佳路径的能力,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最佳路径所使
用的度量标准。举例来说,一种路由算法可以同时采用数据包经过路由器的跳数
和时延作为度量标准,而其中又以时延为主要标准。每一种路由协议都必须严格
定义度量值的计算方法。
路由协议的设计应当尽可能的简单。换句话说,路由算法必须能够以最有效
的方式发挥其功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软件和使用开销。尤其是当实现路由算法的
软件只能在资源有限的机器上运行时,有效性就变得更为重要。
路由算法必须具有良好的健壮性,能够在出现异常或突发事件(例如硬件损
坏,负载过高以及执行错误等)时正常运行。因为路由器往往是网络的连接节点
,所以如果出现问题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最好的路由算法应当能够
经受时间的考验,在不同的网络条件下都能够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
路由算法还应当能够快速聚敛。所谓聚敛就是指所有路由器就最优路径重新
达成一致的过程。当因为某种原因使路由器出现问题而无法继续正常使用时,路
由器会发出路由更新信息传遍整个网络,重新计算最优路径,并最终使所有路由
器就新路径达成一致。聚敛速度慢的路由算法可能会导致路由回路的出现。
路由回路中,一个数据包在时间t1到达路由器1。因为路由器1中的信息已经
被更新,所以该路由器知道到达数据包目的地的最优路径应当通过路由器2。因此
,路由器1把数据包转发到路由器2。但是路由器2中的信息没有被更新,所以仍然
认为最优路径应当通过路由器1,并因此把数据包又转发回路由器1。这样,数据
包只能在两台路由器之间来回传递,直到路由器2接收到了路由更新信息或者数据
包超出了最大存活时间。
路由算法还应当具有非常好的适应性,能够快速准确的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
。例如,假设某一个网段出现问题,许多路由协议都可以快速的选择新的最佳路
径替代已经无法使用的原由路径。路由算法应当能够通过编程,适应网络带宽,
网络时延等参数变量的变化。
算法类型
路由算法可以被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型。主要的分类标准如下:
静态vs动态
单路径vs多路径
单层结构vs分层结构
主机智能vs路由器智能
域间vs域内
链路状态vs距离向量
静态vs动态
静态路由算法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路由算法,而只是由网络管理员在启
动网络路由功能之前预先建立起来的路由映射表。除非管理员人为修改,否则映
射表的内容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使用静态路由的算法在设计上非常简单,主要适
合在那些数据流量的可预测性强,网络结构相对简单的环境中使用。
因为静态路由系统无法对网络变化作出响应,所以对今天的大型,动态网络
来说并不适用。目前所使用的绝大多数的主流路由算法都是动态路由算法,可以
通过分析接收到的路由更新信息针对变化的网络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网络
发生变化,路由软件就会重新计算新路由,并将新的路由更新信息发送出去。更
新信息可以传遍整个网络,所有接收到该信息的路由器都会重新执行各自的路由
算法,对路由表作出相应的修改。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适当的环境下,两者可以有机的
结合在一起,互为补充。例如,我们可以创建静态路由,指定一台专门的路由器
作为最后诉求(last resort)路由器来接收所有无法被正确路由的数据包,这样
,我们就可以保证所有的信息都能够以某种方式被处理。
单路径vs多路径
一些复杂的路由协议可以支持到同一目的地的多条路径。与单路径算法不同
,多路径算法可以在多条路径之间实现数据流量的多路复用。多路径路由算法的
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可以提供更大的数据吞吐量,同时增强了网络的可靠性。
单层结构vs分层结构
在单层次的路由系统中,所有的路由器都是对等的;而在分层路由系统中,
则是由一部分路由器组成路由主干。任何一台主机发送出的数据包首先经过非主
干路由器到达主干路由器,然后沿着路由主干传递。当到达目的地的网络区域时
,从主干路由器转入非主干路由器,并最终抵达目标接收方。
通常,我们把路由系统中的本地节点群称为域,自主系统,或区域。在分层
路由系统中,一个域中的某些路由器可以与位于其它域中的路由器进行通讯,而
另外一些路由器则只能与本域中的路由器通讯。在规模更大的网络中,可能会存
在更多的路由等级,而路由主干一般都是由位于最高等级的路由器组成。
分层路由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组成结构与我们在现实企业中所采用的管理和
组织结构相符,因而可以非常好的支持公司内部的数据流量和模式。举例来说,
在企业网中,绝大多数的网络通讯都发生在小范围内的组或域中,所以域内路由
器只需要知道如何与本域中的其它路由器通讯即可,不必关心其它域中的路由器
。这样,就可以使路由算法得到简化,并相应降低了路由的更新流量。
主机智能vs路由器智能
所谓主机智能算法就是指由数据包的发送方决定整个传输过程中的完整路由
,通常也被称为源路由。在源路由系统中,路由器的作用只是简单的存储和转发
。
路由器智能算法的基础就是假定数据包的发送方对路由没有任何决定能力,
完全由路由器基于各自的计算方法选择和确定数据的传输路径。
域间vs域内
有些路由算法只能在单独的域中使用,而另外一些路由算法则既可以在域间
也可以在域内使用。这两种算法的性质是不同的,因此,一种好的域内路由算法
往往并不一定能够在域间环境下使用。
链路状态vs距离向量
链路状态算法(又称为最短路径优先算法)可以把路由信息传递到网络上的
所有节点。不过每一台路由器只是向外界发送描述自己链路状态的那一小部分路
由表信息。距离向量算法(又称为Bellman-Ford算法)要求每一台路由器向外发
送全部或绝大部分的路由表信息,不过该信息只能发送给临近的路由器。因此,
两者的区别就是链路状态算法可以向整个网络范围发送数据量较小的更新信息,
而距离向量算法则是只能向临近的路由器发送大批量的更新信息。
因为链路状态算法的聚敛速度相对较快,所以要比距离向量算法更能有效的
避免路由回路的出现。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链路状态算法需要占用更多的CP
U处理时间和系统内存,因此比距离向量算法的实现和支持成本更高。除了我们在
这里所提到的区别之外,两种路由算法都可以在绝大多数的网络环境中使用。
路由度量标准
路由算法使用很多不同的度量标准来确定最佳路径。一些复杂的路由算法更
是可以把几个独立的度量标准综合起来,作出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路由决定。以下
是最为常用的路由度量标准:
路径长度
可靠性
时延
带宽
负载
通讯成本
路径长度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路由度量标准。有些路由协议可以允许网络管理
人员为每一条网络连接指定路由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路径长度就是所有有关连
接的路由成本的总和。其它一些路由协议还可以定义跳数,即数据包从源地址到
目的地所必须经过的网络互连设备(如路由器等)的个数。
在路由算法的范畴内,可靠性主要是指每一条网络连接的可使用性(通常使
用误码率表示)。一些网络连接可能比其它连接更容易出现问题。在网络故障修
复之后,有些网络连接可能比其它连接的恢复速度更快或更方便。网络管理人员
可以把任何可靠性因素考虑在内,并据此为每一条网络连接指定相应的可靠值。
路由时延是指通过网络把数据包从源地址移动到目的地所需要的时间总和。
有许多因素可以造成路由时延,其中包括网络连接的带宽,每一台途经路由器的
负载,网络拥挤状况以及数据包所需要经过的物理距离等。因为路由时延是多项
重要变量的综合反映,所以被普遍的采用。
带宽是指一条网络连接所能提供的流量吞吐能力。很明显,10-Mbps以太网的
带宽要大大高出64-kbps专线的带宽。虽然带宽反映了一条网络连接所能够提供的
最大速率,但是有时使用宽带连接的路由并不一定是最优路径。例如,如果一条
高速连接非常繁忙,那么实际等待发送数据包的时间可能会更长。
负载是指象路由器这样的网络资源和设备的繁忙程度。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
式计算负载,例如CPU的使用率以及每秒钟可以处理的数据包的数目等。对路由负
载进行长期的持续监控可以更加有效的管理和配置网络资源。
通讯成本是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路由度量标准,尤其是对那些相对于网络性
能更加关注运行成本的企业来说,其重要性就更加明显。举例来说,有时企业会
为了节省公用线路的使用成本而改用延迟更大的私人线路,这就是通讯成本的具
体体现。
㈥ RIP是根据最短距离算法的,那么它是如何知道,它临近的一个路由是它最短距离选择的
你这么想,不管抄去哪,它都必须通过“临近的一个路由”,它不能蹦着走。所以,最短距离的那条路肯定是从“临近的一个路由”中产生。
比较一下跳数,就知道谁好谁坏了。
说rip基本淘汰可是太早了,现在rip在小型网络中应用的还挺多的。顶多说ripv1用的少。
㈦ 房间临近wifi有辐射吗就只隔着一面墙,房间里的床睡觉时头部刚好临着网络wifi路由器网源,搞得
你好 新闻有报道过 谁被Wi-Fi辐射死的吗? 没有专业的官方出来说Wi-Fi辐射可以害死人吧 不要怀疑的态度生活 那样你觉得什么都是可疑的
㈧ 为什么要用汇总路由使用汇总路由有什么前提
路由汇聚的“含义”是把一组路由汇聚为一个单个的路由广播。路由汇聚的最终结果和最明显的好处是缩小网络上的路由表的尺寸。这样将减少与每一个路由跳有关的延迟,因为由于减少了路由登录项数量,查询路由表的平均时间将加快。由于路由登录项广播的数量减少,路由协议的开销也将显著减少。随着整个网络(以及子网的数量)的扩大,路由汇聚将变得更加重要。
路由汇聚的“用意”是当我们采用了一种体系化编址规划后的一种用一个IP地址代表一组IP地址的集合的方法。
除了缩小路由表的尺寸之外,路由汇聚还能通过在网络连接断开之后限制路由通信的传播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如果一台路由器仅向下一个下游的路由器发送汇聚的路由,那么,它就不会广播与汇聚的范围内包含的具体子网有关的变化。例如,如果一台路由器仅向其临近的路由器广播汇聚路由地址172.16.0.0/16,那么,如果它检测到172.16.10.0/24局域网网段中的一个故障,它将不更新临近的路由器。
这个原则在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之后能够显著减少任何不必要的路由更新。实际上,这将加快汇聚,使网络更加稳定。为了执行能够强制设置的路由汇聚,需要一个无类路由协议。不过,无类路由协议本身还是不够的。制定这个IP地址管理计划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就可以在网络的战略点实施没有冲突的路由汇聚。
这些地址范围称作连续地址段。例如,一台把一组分支办公室连接到公司总部的路由器能够把这些分支办公室使用的全部子网汇聚为一个单个的路由广播。如果所有这些子网都在172.16.16.0/24至172.16.31.0/24的范围内,那么,这个地址范围就可以汇聚为172.16.16.0/20。这是一个与位边界(bit boundary)一致的连续地址范围,因此,可以保证这个地址范围能够汇聚为一个单一的声明。要实现路由汇聚的好处的最大化,制定细致的地址管理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路由汇聚算法的实现:
假设下面有4个路由:
172.18.129.0/24
172.18.130.0/24
172.18.132.0/24
172.18.133.0/24
如果这四个进行路由汇聚,能覆盖这四个路由的是:
172.18.128.0/21
算法为:129的二进制代码是10000001
130的二进制代码是10000010
132的二进制代码是10000100
133的二进制代码是10000101
这四个数的前五位相同都是10000,所以加上前面的172.18这两部分相同的位数,网络号就是8+8+5=21。而10000000的十进制数是128,所以,路由汇聚的Ip地址就是172.18.128.0。所以最终答案就是 172.18.128.0/21。
使用前缀地址来汇总路由能够将路由条目保持为可管理的,而它带来的优点是:
1、路由更加有效
2、减少重新计算路由表或匹配路由时的CPU周期
3、减少路由器的内存消耗
4、在网络发生变化时可以更快的收敛
5、容易排错
路由汇聚比CIDR的要求低,它描述了网络的汇总,这个汇总的网络是有类的网络或是有类的网络的汇总,聚合在边界路由协议(BGP)中使用的更多。
此外,虽然不是传统的方法,也可以将有类的子网进行汇总。
㈨ EIGRP 的拓扑表是怎么生成的 能否访问邻居的拓扑表的临近路由。
根据HALLO包发现邻居,然后利用发送RTP协议组播224.0.0.10·到邻居,再根据DUAL算法去生成一个拓扑表,
DUAL 是根据这个量度来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