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的内部传输速率
A. 硬盘的内部传输速率和外部传输速率有什么区别
内部传输速度主要是由寻道时间以及数据存储密度决定,外部主要是总线的速度以及硬盘接口类型决定的,目前的串口硬盘要比以前的并口硬盘更快
硬盘数据传输率
数据传输率其实分为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两种,其中前者要比后者快很多,两者之间有一块缓冲区以缓解速度差距。通常称突发数据传输率为外部传输率,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度;内部传输率,也称最大持续传输率,是指硬盘将数据记录在盘片上的速度,反映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目前的主流硬盘在容量、平均访问时间、转速等方面都差不多,然而在内部传输率上的差别比较大,因而内部数据传输率成为硬盘的一个“硬”指标,它真实地反应了硬盘的作战能力。
B. 硬盘的内部传输速率是什么意思
硬盘的内部传输速率
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是指硬盘磁头与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简单的说就是硬盘将数据从盘片上读取出来,然后存储在缓存内的速度。内部传输率可以明确表现出硬盘的读写速度,它的高低才是评价一个硬盘整体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它是衡量硬盘性能的真正标准。有效地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才能对磁盘子系统的性能有最直接、最明显的提升。目前各硬盘生产厂家努力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除了改进信号处理技术、提高转速以外,最主要的就是不断的提高单碟容量以提高线性密度。由于单碟容量越大的硬盘线性密度越高,磁头的寻道频率与移动距离可以相应的减少,从而减少了平均寻道时间,内部传输速率也就提高了。虽然硬盘技术发展的很快,但内部数据传输率还是在一个比较低(相对)的层次上,内部数据传输率低已经成为硬盘性能的最大瓶颈。目前主流的家用级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基本还停留在60
mb/s左右,而且在连续工作时,这个数据会降到更低。
数据传输率的单位一般采用mb/s或mbit/s,尤其在内部数据传输率上官方数据中更多的采用mbit/s为单位。此处有必要讲解一下两个单位二者之间的差异:
mb/s的含义是兆字节每秒,mbit/s的含义是兆比特每秒,前者是指每秒传输的字节数量,后者是指每秒传输的比特位数。mb/s中的b字母是byte的含义,虽然与mbit/s中的bit翻译一样,都是比特,也都是数据量度单位,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byte是字节数,bit是位数,在计算机中每八位为一字节,也就是1byte=8bit,是1:8的对应关系。因此1mb/s等于8mbit/s。因此在在书写单位时一定要注意b字母的大小写,尤其有些人还把mbit/s简写为mb/s,此时b字母的大小真可以称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上面这是一般情况下mb/s与mbit/s的对应关系,但在硬盘的数据传输率上二者就不能用一般的mb和mbit的换算关系(1b=8bit)来进行换算。比如某款产品官方标称的内部数据传输率为683mbit/s,此时不能简单的认为683除以8得到85.375,就认为85mb/s是该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
C. 硬盘的内部传输速率是什么意思
硬盘的内部传输速率 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是指硬盘磁头与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简单的说就是硬盘将数据从盘片上读取出来,然后存储在缓存内的速度。内部传输率可以明确表现出硬盘的读写速度,它的高低才是评价一个硬盘整体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它是衡量硬盘性能的真正标准。有效地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才能对磁盘子系统的性能有最直接、最明显的提升。目前各硬盘生产厂家努力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除了改进信号处理技术、提高转速以外,最主要的就是不断的提高单碟容量以提高线性密度。由于单碟容量越大的硬盘线性密度越高,磁头的寻道频率与移动距离可以相应的减少,从而减少了平均寻道时间,内部传输速率也就提高了。虽然硬盘技术发展的很快,但内部数据传输率还是在一个比较低(相对)的层次上,内部数据传输率低已经成为硬盘性能的最大瓶颈。目前主流的家用级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基本还停留在60 MB/s左右,而且在连续工作时,这个数据会降到更低。 数据传输率的单位一般采用MB/s或Mbit/s,尤其在内部数据传输率上官方数据中更多的采用Mbit/s为单位。此处有必要讲解一下两个单位二者之间的差异: MB/s的含义是兆字节每秒,Mbit/s的含义是兆比特每秒,前者是指每秒传输的字节数量,后者是指每秒传输的比特位数。MB/s中的B字母是Byte的含义,虽然与Mbit/s中的bit翻译一样,都是比特,也都是数据量度单位,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Byte是字节数,bit是位数,在计算机中每八位为一字节,也就是1Byte=8bit,是1:8的对应关系。因此1MB/s等于8Mbit/s。因此在在书写单位时一定要注意B字母的大小写,尤其有些人还把Mbit/s简写为Mb/s,此时B字母的大小真可以称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上面这是一般情况下MB/s与Mbit/s的对应关系,但在硬盘的数据传输率上二者就不能用一般的MB和Mbit的换算关系(1B=8bit)来进行换算。比如某款产品官方标称的内部数据传输率为683Mbit/s,此时不能简单的认为683除以8得到85.375,就认为85MB/s是该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
D. 机械硬盘内部传输速率理论上最高可以达到多少
不是你想的那么算的。
不同大小的文件传输速率也是不同的。
小IO(例如专4K)一般都要转属两圈才能写入进入,大IO更是不知道要转多少圈了。。而且既然说是速率,不能不算寻道时间吧。
一般15000转的都有2MS
机械硬盘内部压根就是一笔算不清的账。
损我我们对比的时候一般都会算IOPS
不过可以给你个数据。1500转的(4K)小IO一般存储时间为7MS。
E. 一般的硬盘的内部传输速率和外部传输速率大概是多少阿
硬盘的传输速率:作为电脑中最重要的数据存储设备和数据交换媒介,硬盘传输速率的快慢直接影响了系统的运行速度。不同类型的硬盘,其传输速率往往差别很大。现在主流硬盘主要有三种:按照不同的接口可以分为并口ATA硬盘(即IDE硬盘)、SCSI硬盘和Serial ATA硬盘。 IDE接口硬盘在当前电脑中应用最为广泛,主流的规格包括ATA/66、ATA/100、ATA/133,这种命名方式也表明了它们在理论上的外部最大传输速率分别达到了66MB/s、100MB/s和133MB/s。这里需要说明:100MB/s、133MB/s是峰值速度,并不能表示硬盘能持续这个速度,也就是说这是理论上的最高峰值速度。 硬盘真正的传输速度由于受硬盘内部传输速率的影响,其稳定传输速率一般在30MB/s到45MB/s之
F. 硬盘也有外部传输速率和内部传输速率只分吗
答案是肯定的
硬盘数据传输率
数据传输率其实分为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两种,其中前者要比后者快版很多,两者之间有一块缓冲区以缓解速度差距。通常称突发数据传输率为外部传输率,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度;内部传输率,也称最大持续传输率,是指硬盘将数据记录在盘片上的速度,反映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目前的主流硬盘在容量、平均访问时间、转速等方面都差不多,然而在内部传输率上的差别比较大,因而内部数据传输率成为硬盘的一个“硬”指标,它真实地反应了硬盘的作战能力。
提示:由于内部传输速率是硬盘的“软肋”,所以现在的硬权盘往往闭口不谈自己的“内部传输速率”,而只拿“外部传输速率”做宣传。
G. 硬盘的内部传输速率指什么
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是指硬盘磁头与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简单的说就是硬盘将数据从盘片上读取出来,然后存储在缓存内的速度。内部传输率可以明确表现出硬盘的读写速度,它的高低才是评价一个硬盘整体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它是衡量硬盘性能的真正标准。有效地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才能对磁盘子系统的性能有最直接、最明显的提升。目前各硬盘生产厂家努力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除了改进信号处理技术、提高转速以外,最主要的就是不断的提高单碟容量以提高线性密度。由于单碟容量越大的硬盘线性密度越高,磁头的寻道频率与移动距离可以相应的减少,从而减少了平均寻道时间,内部传输速率也就提高了。虽然硬盘技术发展的很快,但内部数据传输率还是在一个比较低(相对)的层次上,内部数据传输率低已经成为硬盘性能的最大瓶颈。目前主流的家用级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基本还停留在60
MB/s左右,而且在连续工作时,这个数据会降到更低。
数据传输率的单位一般采用MB/s或Mbit/s,尤其在内部数据传输率上官方数据中更多的采用Mbit/s为单位。此处有必要讲解一下两个单位二者之间的差异:
MB/s的含义是兆字节每秒,Mbit/s的含义是兆比特每秒,前者是指每秒传输的字节数量,后者是指每秒传输的比特位数。MB/s中的B字母是Byte的含义,虽然与Mbit/s中的bit翻译一样,都是比特,也都是数据量度单位,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Byte是字节数,bit是位数,在计算机中每八位为一字节,也就是1Byte=8bit,是1:8的对应关系。因此1MB/s等于8Mbit/s。因此在在书写单位时一定要注意B字母的大小写,尤其有些人还把Mbit/s简写为Mb/s,此时B字母的大小真可以称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上面这是一般情况下MB/s与Mbit/s的对应关系,但在硬盘的数据传输率上二者就不能用一般的MB和Mbit的换算关系(1B=8bit)来进行换算。比如某款产品官方标称的内部数据传输率为683Mbit/s,此时不能简单的认为683除以8得到85.375,就认为85MB/s是该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因为在683Mbit中还包含有许多bit(位)的辅助信息,不完全是硬盘传输的数据,简单的用8来换算,将无法得到真实的内部数据传输率数值。
H. 硬盘传输速率一般是多少MB
IDE接口硬盘在当前电脑中应用最为广泛,主流的规格包括ATA/66、ATA/100、ATA/133,这种命专名方式也表明了它们属在理论上的外部最大传输速率分别达到了66MB/s、100MB/s和133MB/s。这里需要说明:100MB/s、133MB/s是峰值速度,并不能表示硬盘能持续这个速度,也就是说这是理论上的最高峰值速度。
硬盘真正的传输速度由于受硬盘内部传输速率的影响,其稳定传输速率一般在30MB/s到45MB/s之间。这样随着CPU、内存等硬件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ATA硬盘的低速率渐渐成为影响整机运行速度的瓶颈。于是,一种新的硬盘接口方式,Serial ATA应运而生。
Serial ATA 硬盘就是我们常说的串口硬盘,它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实现了数据的分组传输从而带来更高的传输效率。Serial ATA 1.0版本硬盘的起始传输速率就达到150MB/s,而Serial ATA 3.0版本将实现硬盘峰值数据传输率为600MB/s,从而最终解决硬盘的系统瓶颈问题。
I. 硬盘内部与外部传输速率问题
外部传输速率比内部快
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是指硬盘磁头与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简单的说就是硬盘将数据从盘片上读取出来,然后存储在缓存内的速度。内部传输率可以明确表现出硬盘的读写速度,它的高低才是评价一个硬盘整体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它是衡量硬盘性能的真正标准。有效地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才能对磁盘子系统的性能有最直接、最明显的提升。目前各硬盘生产厂家努力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除了改进信号处理技术、提高转速以外,最主要的就是不断的提高单碟容量以提高线性密度。由于单碟容量越大的硬盘线性密度越高,磁头的寻道频率与移动距离可以相应的减少,从而减少了平均寻道时间,内部传输速率也就提高了。虽然硬盘技术发展的很快,但内部数据传输率还是在一个比较低(相对)的层次上,内部数据传输率低已经成为硬盘性能的最大瓶颈。目前主流的家用级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基本还停留在70~90 MB/s左右,而且在连续工作时,这个数据会降到更低。
数据传输率的单位一般采用MB/s或Mbit/s,尤其在内部数据传输率上官方数据中更多的采用Mbit/s为单位。此处有必要讲解一下两个单位二者之间的差异:
MB/s的含义是兆字节每秒,Mbit/s的含义是兆比特每秒,前者是指每秒传输的字节数量,后者是指每秒传输的比特位数。MB/s中的B字母是Byte的含义,虽然与Mbit/s中的bit翻译一样,都是比特,也都是数据量度单位,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Byte是字节数,bit是位数,在计算机中每八位为一字节,也就是1Byte=8bit,是1:8的对应关系。因此1MB/s等于8Mbit/s。因此在在书写单位时一定要注意B字母的大小写,尤其有些人还把Mbit/s简写为Mb/s,此时B字母的大小真可以称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上面这是一般情况下MB/s与Mbit/s的对应关系,但在硬盘的数据传输率上二者就不能用一般的MB和Mbit的换算关系(1B=8bit)来进行换算。比如某款产品官方标称的内部数据传输率为683Mbit/s,此时不能简单的认为683除以8得到85.375,就认为85MB/s是该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因为在683Mbit中还包含有许多bit(位)的辅助信息,不完全是硬盘传输的数据,简单的用8来换算,将无法得到真实的内部数据传输率数值。
硬盘数据传输率的英文拼写为Data Transfer Rate,简称DTR。硬盘数据传输率表现出硬盘工作时数据传输速度,是硬盘工作性能的具体表现,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工作的具体情况而变化的。在读取硬盘不同磁道、不同扇区的数据;数据存放的是否连续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硬盘数据传输率。因为这个数据的不确定性,所以厂商在标示硬盘参数时,更多是采用外部数据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和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
外部数据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一般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或接口传输率。是指硬盘缓存和电脑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率,也就是计算机通过硬盘接口从缓存中将数据读出交给相应的控制器的速率。平常硬盘所采用的ATA66、ATA100、ATA133等接口,就是以硬盘的理论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来表示的。ATA100中的100就代表着这块硬盘的外部数据传输率理论最大值是100MB/s;ATA133则代表外部数据传输率理论最大值是133MB/s;而SATA接口的硬盘外部理论数据最大传输率可达150MB/s。这些只是硬盘理论上最大的外部数据传输率,在实际的日常工作中是无法达到这个数值的。
J. 为什么我硬盘的内部传输速度这么慢
可能是有坏道了,或者你的磁盘内部数据太乱所以导致传输速度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