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有线网络 » 281光纤

281光纤

发布时间: 2021-02-11 07:07:39

❶ 200兆宽带手机上出现281B/s和3.72K/s正常吗

如果你没有使用的时候那应该是正常的,如果你上网或者下载东西这个样子那肯定是不对的

❷ 买光纤网卡的时候,是买传输速率越大的越好吗

可以进去了解一下,这是网络经验关于光纤内网卡的选型—容—http://jingyan..com/article/2c8c281df6fdd60009252a75.html

❸ 我家是电信的光纤 用猫连的路由器 然后用笔记本设置的 笔记本要是用线连接路由器可以上网 用无线不行

无线的网卡和有线网卡不是一个设备。

无线网络设置、排障步骤:

①无线网卡驱动没更新或者不匹配。

解决办法:开始→控制面板→系统→硬件→设备管理器→网络适配器→右击无线网卡→更新驱动程序软件→按部就班完成更新。

②无线网络服务未开通。

解决办法:开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Wireless Zero Configuration→启用

③有的笔记本有开启、关闭无线网络的物理开关或者快捷键Fn+F2,关闭一下,再重启即可。

④无线路由器的讯号差:

解决办法:发射距离是有限的,如果还有墙角,信号也会衰减,这个差异往往会被用户所忽略,先缩短距离,逐步拉开距离。

⑤本地连接受限制等故障。

解决办法:开始→控制面板→网络连接→无线网络→属性→查看里面的tcp/ip协议-中ip地址和DNS地址是不是自动获取,如果不是改为自动获取。

⑥Windows7操作系统,充分利用疑难解答向导来查找问题,根据提示再排除故障,非常有效!

网络经验:《Windows7:[35]疑难解答》http://jingyan..com/article/2c8c281df7aad90008252aa4.html

网络系列经验:《更新驱动程序 第7篇》http://jingyan..com/season/26867

网络经验:《无线网络设置》http://jingyan..com/article/d3b74d64d242721f77e6093a.html

网络经验:《网络应用:[8]无线网络排查故障》http://jingyan..com/article/219f4bf7ddeb88de442d383c.html

网络经验:《Unidentified network》http://jingyan..com/article/22fe7ced25a4023003617f7f.html

❹ 电脑主板光纤音频,用什么设置连接

主板光纤音频输出主板光纤音频输出主板光纤音频输出主板光纤音频输出((((SPDIF))))使用详解使用详解使用详解使用详解 在观看HDTV时想要获得和DVD一样的多声道影院效果,最好的方案肯定是将音频用SPDIF(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 Format,索尼-飞利浦数字界面格式)输出到功放,然后由功放来解码播放。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效果肯定比从声卡上接出模拟信号到功放上的要好,事实也的确如此。 目前的HDTV影片中,音频部分基本上都是采用AC3,DTS,AAC这三种格式进行编码,这三种格式都可以提供多声道的影院效果。 在开始搭建在开始搭建在开始搭建在开始搭建HTPC家庭影院家庭影院家庭影院家庭影院之前之前之前之前,,,,先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什么是先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什么是先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什么是先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什么是AC3,DTS和和和和AAC:::: 1. AC3, 全称为Audio Coding version 3,是Dolby实验室所发展的有损音频编码格式。AC3最被广泛应用于5.1声道,是Dolby Pro Logic的继承者,不同的地方在于AC3提供6个独立的声道而Pro Logic混合其环绕声道。AC3普及度很高,以384-448 kbps的码率应用于LaserDisc和DVD,也经常以640 kbps的码率广泛用在电影院。 2. DTS,全称为Digital Theater Systems(数字影院系统),是一种有损多声道家庭影院音频格式,但它用了很高的码率进行编码,通常为768-1536kbps,能够营造出比AC3更好的影院效果。 3. AAC,全称为Advanced Audio Coding(高级音频解码),是一种由MPEG-4标准定义的有损音频压缩格式,由Fraunhofer发展,Dolby, Sony和AT&T是主要的贡献者。在使用MP4作为各种内容的容器格式的新多媒体MPEG-4标准中,它是MPEG Layer III( MP3)的天然后继者。AAC能够在一条音轨中包括48条全带宽(直到96khz)音频声道,加上15条低频增强(LFE,限制到120Hz)声道,直到15条数据流并且更多。 了解了AC3,DTS,AAC之后,下面我们开始着手打造我们的HTPC家庭影院。因为已经有相当多的现成攻略介绍如何选购HTPC和家庭影院,本文不作讨论。我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如何进行SPDIF连接,并通过软/硬件设置来实现AC3,DTS,AAC多声道SPDIF输出: 1. 在组装HTPC时,一定要选一块带SPDIF输出的主板。现在Intel平台和AMD平台的主流主板,如945, NF4 等全部有集成声卡并且基本上都自带了SPDIF输出接口,部分型号甚至还带有SPDIF输入接口。至于集成的声卡支不支持7.1声道,倒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我们并不会用声卡的7.1解码输出。需要注意的是,SPDIF 接口有两种,一种是光纤,一种是同轴,至少有一种就行了。如果主板集成的声卡没有SPDIF输出接口,单独买一块带SPDIF输出的声卡也可以

❺ 关于大连联通宽带升级光纤的问题。无线路由不好用。而且,插线连接速度特别不稳定

我是江抄苏的联通光纤袭用户,应该是路由器的设置问题,先恢复出厂设置,在设置向导里,就可以完成所有设置,或询问客服拨号方式是否有不同。其他就应该OK了。有一条,猫进路由器一定得是WAN口,通过路由器来拨号上网,如果是在某台电脑桌面上建立的宽带拨号,只能保证这一台上网。
如果说是限制路由器的话,应该是不可能的,现在谁家不是两台电脑,联通这样做不是砸自己吗,而且路由器本身是提供网路的通道,这条道分了几份,天知道?!!

❻ 大连地区,家里刚由4M宽带升级8M光纤。升级后路由无法连接。家里有3个笔记本。只有一个可以上网。

如果你说的光纤的话,应该不是拔号上网了。。。光纤直联的话运营商会给你版IP和DNS之类的,和原来拔号连接的权方式不一样的。另外我觉得你这种可能是楼宇光纤,就是整个楼共用一个光纤的,你只是分的一个线头吧- -!,如果这样的话就找安装的人要你的IP和DNS,把里面的连接改为局域网方式连接。

❼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的目录

上篇计算机与网络知识篇
第1章计算机组成与结构3
1.1计算机组成3
1.1.1运算器3
1.1.2控制器3
1.1.3存储器系统5
1.1.4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5
1.1.5指令流、数据流和计算机的分类6
1.1.6处理器性能7
1.2指令系统9
1.2.1寻址方式9
1.2.2指令类型10
1.2.3CISC和RISC10
1.2.4RISC结构特点11
1.3并行处理和并行处理机12
1.3.1并行性概念13
1.3.2并行性的等级13
1.3.3提高计算机并行性的措施14
1.3.4并行处理机14
1.3.5双机系统16
1.4多处理机系统16
1.4.1访问存储器方式17
1.4.2互联方式19
1.5输入/输出及其控制20
1.5.1主要输入/输出设备20
1.5.2输入/输出控制器21
1.5.3外设的识别21
1.5.4外设的访问22
1.5.5常见输入/输出接口26
1.5.6联机、脱机和假脱机28
1.6流水线技术28
1.6.1流水线28
1.6.2影响流水线效率的因素30
1.7例题分析31
第2章存储器系统41
2.1主存储器41
2.1.1主要知识点41
2.1.2本节例题分析42
2.2辅助存储器44
2.2.1磁带存储器44
2.2.2磁盘存储器45
2.2.3RAID存储器45
2.2.4光盘存储器47
2.2.5存储网络47
2.2.6本节例题分析48
2.3Cache存储器52
2.3.1Cache的实现52
2.3.2Cache的性能55
2.3.3本节例题分析56
第3章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59
3.1嵌入式系统简介59
3.2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60
3.2.1嵌入式系统的处理器60
3.2.2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62
3.2.3嵌入式系统的外围元件63
3.3嵌入式操作系统64
3.3.1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64
3.3.2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组成66
3.3.3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69
3.4嵌入式网络与通信74
3.5嵌入式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78
3.6嵌入式数据库技术84
3.6.1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的特点和数据准确性85
3.6.2几种嵌入式移动数据库86
3.7嵌入式系统应用和发展87
第4章操作系统知识89
4.1操作系统基本概念89
4.1.1操作系统定义、特征、功能及分类89
4.1.2多道程序设计92
4.1.3内核和中断控制93
4.1.4进程和线程94
4.2处理机管理94
4.2.1进程的控制95
4.2.2进程互斥与同步95
4.2.3进程调度与算法97
4.2.4死锁98
4.3存储管理98
4.3.1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98
4.3.2单一连续区管理99
4.3.3分区存储管理99
4.3.4虚拟存储器100
4.3.5页式和请求页式存储管理101
4.3.6段式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管理101
4.3.7页面置换算法101
4.4设备管理102
4.4.1设备管理的概念102
4.4.2数据传输控制方式102
4.4.3缓冲技术103
4.4.4设备分配104
4.4.5虚设备与SPOOLING技术104
4.4.6即插即用技术105
4.5文件管理105
4.5.1文件管理的基本概念105
4.5.2文件的结构和存取方式106
4.5.3文件共享和安全107
4.5.4文件的备份与恢复107
4.6作业管理108
4.6.1作业的状态及转换108
4.6.2用户接口109
4.6.3作业调度算法109
4.7例题分析109
第5章系统配置方法121
5.1系统配置技术121
5.2系统性能131
5.3系统RAS技术135
5.4例题分析138
第6章系统开发基础知识143
6.1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案143
6.1.1软件工程基本知识143
6.1.2结构化方法学概述145
6.1.3结构化分析146
6.1.4结构化设计149
6.1.5面向对象方法学概述156
6.1.6面向对象的分析158
6.1.7面向对象的设计160
6.1.8例题分析161
6.2开发环境167
6.2.1软件工具167
6.2.2集成开发环境168
6.2.3例题分析169
6.3软件测试与软件评审169
6.3.1软件测试基础169
6.3.2软件评审171
6.3.3测试设计和管理172
6.3.4例题分析177
6.4项目管理179
6.4.1制定项目计划179
6.4.2质量管理与质量评估180
6.4.3过程管理184
6.4.4配置管理186
6.4.5人员计划和管理187
6.4.6文档管理189
6.4.7开发组织和作用190
6.4.8成本组织191
6.4.9风险管理193
6.4.10例题分析193
6.5系统可审计性194
6.5.1审计方法195
6.5.2审计跟踪195
6.5.3在系统中纳入可审计性195
第7章系统运行和维护知识197
7.1系统运行197
7.1.1系统运行环境管理197
7.1.2系统成本管理197
7.1.3系统运行197
7.1.4用户管理199
7.1.5设备和设施管理199
7.1.6系统故障管理201
7.1.7安全管理201
7.1.8性能管理202
7.1.9系统运行工具202
7.1.10系统转换202
7.1.11系统运行服务标准203
7.1.12例题分析203
7.2系统维护204
7.2.1维护的类型204
7.2.2维护的实施204
7.2.3硬件维护、软件维护、维护合同205
7.2.4例题分析206
第8章网络体系结构207
8.1网络拓扑结构207
8.2OSI/RM209
8.3应用层协议212
8.3.1FTP212
8.3.2Telnet214
8.3.3SNMP215
8.3.4DHCP216
8.3.5电子邮件协议218
8.3.6HTTP219
8.4传输层协议220
8.4.1TCP220
8.4.2UDP224
8.5网络层协议224
8.5.1IP地址225
8.5.2子网掩码226
8.5.3IP首部227
8.6数据链路层协议228
8.6.1ARP与RARP228
8.6.2SLIP229
8.6.3PPP230
8.7物理地址231
8.8例题分析232
第9章编码和传输239
9.1调制和编码239
9.2传输技术242
9.2.1通信方式242
9.2.2差错控制244
9.2.3同步控制246
9.2.4多路复用247
9.2.5压缩和解压缩算法250
9.3传输控制255
9.3.1逻辑链路层256
9.3.2HDLC260
9.4例题分析265
第10章网络分类273
10.1网络分类273
10.1.1按地域范围分类274
10.1.2按服务分类275
10.2LAN276
10.2.1访问控制系统276
10.2.2高速LAN技术279
10.2.3无线LAN280
10.2.4VLAN283
10.3MAN解决方案286
10.4WAN与远程传输服务288
10.4.1ISDN288
10.4.2VPN289
10.4.3帧中继291
10.4.4ATM296
10.4.5卫星通信服务301
10.4.6移动通信服务303
10.5IP路由307
10.5.1路由算法307
10.5.2网络协议308
10.6QoS311
10.6.1QoS技术312
10.6.2QoS管理和测量313
10.7CGI314
10.7.1CGI的工作原理314
10.7.2CGI与其他WWW技术的关系315
10.8VoIP316
10.8.1VoIP的基本传输过程316
10.8.2VoIP协议317
10.9例题分析318
第11章接入网与接入技术327
11.1接入网的概念327
11.2xDSL接入327
11.3HFC接入329
11.4高速以太网接入330
11.5宽带无线接入331
11.5.1主要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331
11.5.2WiMax332
11.5.3CDMA2000333
11.5.4WCDMA336
11.6X.25接入338
11.7DDN接入341
11.8光纤接入技术342
11.9例题分析344
第12章网络通信设备347
12.1传输介质和通信电缆347
12.1.1有线介质347
12.1.2无线介质351
12.1.3配线架352
12.2各类通信设备353
12.2.1多路设备353
12.2.2交换设备354
12.2.3转接设备357
12.2.4线路连接设备357
12.3网络连接设备359
12.3.1网卡359
12.3.2网桥360
12.3.3路由器364
12.3.4中继器366
12.3.5集线器366
12.3.6交换机367
12.4例题分析370
第13章网络软件系统375
13.1网络操作系统375
13.1.1网络操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375
13.1.2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378
13.1.3网络设备驱动程序378
13.1.4网络通信的系统功能调用378
13.1.5远程过程调用379
13.1.6交易处理中间件379
13.1.7分布式文件系统380
13.1.8网络设备共享381
13.2网络管理381
13.2.1网络管理的功能域381
13.2.2网络管理协议382
13.2.3网络管理工具384
13.2.4网络管理平台387
13.2.5分布式网络管理388
13.3网络应用与服务389
13.3.1WWW万维网389
13.3.2DNS域名服务390
13.3.3代理服务器392
13.3.4搜索引擎393
13.3.5视频点播396
13.3.6网络会议397
13.3.7远程教育397
13.3.8CSCW和群398
13.4例题分析398
第14章网络安全407
14.1保密性和完整性407
14.1.1私钥和公钥加密标准407
14.1.2认证409
14.1.3完整性411
14.1.4访问控制412
14.2非法入侵和病毒的防护414
14.2.1防火墙414
14.2.2入侵检测416
14.2.3安全协议416
14.2.4硬件安全性422
14.2.5计算机病毒防护423
14.3可用性424
14.3.1文件的备份424
14.3.2在线恢复425
14.3.3灾难恢复426
14.4安全保护426
14.4.1个人信息控制427
14.4.2匿名428
14.4.3不可跟踪性428
14.5LAN安全429
14.5.1网络设备可靠性429
14.5.2应付自然灾害429
14.5.3环境安全性430
14.5.4UPS431
14.6风险管理432
14.6.1风险分析和评估432
14.6.2应付风险对策433
14.6.3内部控制434
14.7例题分析436
第15章标准化知识441
15.1标准化概述441
15.2标准的层次443
15.3编码标准444
15.4信息安全标准446
15.4.1国际信息安全等级标准446
15.4.2BS7799标准447
15.4.3国际信息技术安全标准448
15.4.4中国的信息安全标准450
15.5开放系统450
15.6数据交换标准452
15.7标准化机构454
15.8例题分析456
第16章信息化基础知识459
16.1信息与信息化459
16.1.1信息的定义及其特性459
16.1.2信息化460
16.1.3信息化对组织的意义461
16.1.4组织对信息化的需求462
16.2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463
16.2.1政府信息化的概念、作用及意义464
16.2.2我国政府信息化的历程和策略465
16.2.3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467
16.2.4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469
16.2.5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470
16.3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473
16.3.1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方法473
16.3.2企业资源规划的结构和功能476
16.3.3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的应用478
16.3.4企业门户481
16.3.5企业应用集成483
16.3.6供应链管理的思想485
16.3.7商业智能487
16.3.8电子商务的类型、标准489
16.4信息资源管理491
16.5信息化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493
16.6例题分析494
第17章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497
17.1著作权法及实施条例497
17.1.1著作权法客体497
17.1.2著作权法主体498
17.1.3著作权498
17.2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499
17.2.1条例保护对象500
17.2.2著作权人确定500
17.2.3软件著作权500
17.3商标法及实施条例502
17.3.1注册商标502
17.3.2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502
17.3.3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503
17.4专利法及实施细则503
17.4.1专利法的保护对象503
17.4.2确定专利权人503
17.4.3专利权504
17.5反不正当竞争法505
17.5.1什么是不正当竞争505
17.5.2商业秘密506
17.6例题分析506
第18章计算机专业英语511
18.1综述511
18.2试卷分析511
18.3例题详解512
下篇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篇
第19章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521
19.1应用需求分析521
19.1.1应用需求调研521
19.1.2网络应用的分析522
19.2现有网络系统分析523
19.2.1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523
19.2.2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524
19.3需求分析526
19.3.1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526
19.3.2初步需求获取技术527
19.3.3收集需求的方法及产生需求歧义性的主要原因527
19.3.4需求分析的主要技术指标528
19.3.5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531
19.4例题分析532
第20章网络系统的设计535
20.1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535
20.1.1网络产品535
20.1.2网络技术540
20.2网络设计的目标和原则541
20.2.1网络设计目标541
20.2.2网络设计原则542
20.2.3网络设计标准543
20.2.4层次模型544
20.3网络系统的设计545
20.3.1确定协议545
20.3.2确定拓扑结构546
20.3.3确定连接548
20.3.4确定结点549
20.3.5确定网络的性能549
20.3.6确定可靠性措施550
20.3.7确定安全性措施551
20.3.8网络设备的选择551
20.3.9机房工程设计552
20.3.10安全平台方案设计552
20.4新网络业务运营计划553
20.4.1计划的制定553
20.4.2计划的实施555
20.5设计评审555
20.5.1评审内容555
20.5.2评审的形式556
20.5.3评审的过程556
20.6备份路由设计557
20.7例题分析558
第21章网络系统的构建和测试567
21.1物理层测试设备567
21.1.1电缆测试仪567
21.1.2网线测试工具568
21.2光纤测试技术570
21.2.1测试仪器570
21.2.2光纤布线系统测试571
21.2.3光纤连接与链路损耗估算572
21.2.4光纤测试仪576
21.3网络监视器和分析仪576
21.3.1概述576
21.3.2微软的网络监视器577
21.3.3网络分析软件578
21.4过程监督578
21.5测试标准579
21.6连接测试581
21.6.1概述581
21.6.2电缆的2种测试582
21.6.3物理连接测试583
21.6.4逻辑连接验证测试584
21.7性能测试584
21.7.1性能指标584
21.7.2测试工具585
21.8其他测试技术586
第22章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587
22.1概述587
22.2用户措施588
22.3制定维护和升级的策略和计划588
22.4备份与数据恢复590
22.4.1网络备份系统591
22.4.2网络备份存储管理系统592
22.4.3存储的体系结构592
22.4.4备份策略592
22.4.5灾难恢复措施593
22.5网络系统的配置管理594
22.6实例配置594
22.6.1配置路由器594
22.6.2主要命令介绍595
22.6.3PIX防火墙配置命令596
22.7例题分析597
第23章网络系统的管理605
23.1网络管理概述605
23.1.1网络管理系统组成元素605
23.1.2网络管理的功能605
23.2网络管理协议606
23.2.1SNMP606
23.2.2MIB607
23.2.3RMON609
23.3网络性能管理610
23.3.1网络性能分析610
23.3.2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性能(LAN控制器)611
23.4网络故障管理613
23.4.1常见的网络故障613
23.4.2网络故障的判断和恢复614
23.4.3常见网络故障诊断工具615
23.5网络安全管理618
23.5.1常见的危害安全分析618
23.5.2构建安全的防护619
23.5.3安全机制620
23.5.4网络防病毒措施623
23.5.5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624
23.6例题分析625
第24章网络系统的评价627
24.1系统评价627
24.1.1系统能力的限制627
24.1.2潜在的问题分析628
24.1.3系统评价的要点629
24.2改进系统的建议633
24.2.1系统生命周期633
24.2.2系统经济效益634
24.2.3系统的可扩充性636
24.2.4建议改进系统的要点636
第25章网络系统实现技术639
25.1商用网络协议639
25.1.1SNA/APPN639
25.1.2IPX/SPX641
25.1.3AppleTalk643
25.2商务协议645
25.2.1扩展标记语言XML645
25.2.2CORBA649
25.2.3COM/DCOM654
25.2.4EJB657
25.3Web服务660
25.3.1Web服务相关技术660
25.3.2Web服务的特点662
25.4可靠性设计662
25.4.1硬件高可靠性技术663
25.4.2软件高可靠性技术666
25.4.3系统维护高可靠性技术666
25.4.4容错技术668
25.5远程访问服务器670
25.6多协议共存672
25.7地址服务675
25.7.1动态主机配置协议675
25.7.2IP协议676
25.7.3IPv6技术677
25.8DNS系统679
25.9电子邮件680
25.9.1SMTP协议680
25.9.2POP3邮局协议681
25.9.3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协议MIME683
25.9.4互联网消息访问协议IMAP684
25.9.5LDAP协议685
25.9.6邮件列表686
25.9.7WebMail687
25.10电子新闻688
25.11WWW服务689
25.12负载均衡690
25.13电子身份认证692
25.14服务机制695
25.14.1服务供应商695
25.14.2供应商漫游服务696
25.14.3拨号IP连接697
25.14.4CATV连接698
25.14.5IP电话700
25.15因特网广播702
25.16移动通信706
25.17EZweb708
25.18电子数据交换709
25.19电子商务710
25.19.1电子商务概念711
25.19.2B2B712
25.19.3B2C714
25.20电子政务716
25.21主机服务提供者717
25.22ASP719
25.23数据中心720
25.24例题分析721
第26章网络新技术727
26.1光纤接入728
26.1.1FTTH接入728
26.1.2无源光网729
26.2无线接入735
26.2.1移动电话系统735
26.2.2无线局域网接入740
26.2.3微波接入743
26.2.4卫星接入750
26.2.5蓝牙接入750
26.3主干网络751
26.3.1IPoverATM751
26.3.2IPoverSONET/SDH753
26.3.3IPoverWDM755
26.4通信服务757
26.4.1全天候IP连接服务757
26.4.2本地IP网758
26.4.3IPv6759
26.5网络管理762
26.5.1基于TMN的网络管理762
26.5.2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763
26.6网格计算765
26.7NGN下一代网络767
26.8光以太网769
26.9例题分析769
附录A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773
参考文献779
……

❽ 大神们帮忙做一下下面的题目(解题过程发至 [email protected] )

收稿日期:!""! # $" # $%&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光通信
多模光纤出射光束光强分布的研究
齐晓玲,王福娟,蔡志岗,江绍基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摘要: 采用横向偏移法测量以-./ 为激励源的多模光纤纤芯截面光强分布和出射光束的
传输特性,将光强分布从近距光强分布和远距光强分布两方面进行讨论,比较分析了理论曲线与实
验曲线,指出-./ 作为光源的多模光纤光强分布非常有利于光耦合,并可通过测量多模光纤光强
分布得到光纤数值孔径的大小。
关键词: 光耦合;光强分布;数值孔径
中图分类号: 01!2) 文献标识码: 3 文章编号: $""$ # 2%+%(!""))"! # "$$( # "*
&’()’*+(, -+*(.+/0(+1’ 12 3.4’*5+(()6 7)45 12 809(+516) :;(+<49 =+/).
45 6789:;7<=,>31? @A:BA8<,C35 DE7:=8<=,F531? GE89:B7
(3>) ?(4() @), A4/B 12 :;(1)9)<(.1’+< 84().+49* 4’6 3)<>’19B ,C>1’D*>4’ E’+F).*+(,,G04’DH>10 !"#$%!,IJK)
L/*(.4<(: HI AJ7<= KEL MLKE9N 9O KP8<JQLPJL 9OOJLK,RL E8QL ML8JAPLN KEL 7<KL<J7KI N7JKP7SAK79< 8<N
KP8<JM7JJ79< TE8P8TKLP7JK7TJ 9O KP8<JM7KKLN SL8M 9O MA;K7M9NL 9UK7T8; O7SLP& 0EL 7<KL<J7KI N7JKP7SAK79< S9KE 7<
<L8P:O7L;N 8<N O8P:O7L;N 7J N7JTAJJLN PLJULTK7QL;I 8;9<= R7KE 8<8;IJ7J 9O KEL N7OOLPL<TL SLKRLL< KEL9PLK7T M9NL;
8<N LVULP7ML<K8; N8K8& 5K 7J 7<N7T8KLN KE8K KEL 7<KL<J7KI N7JKP7SAK79< 9O MA;K7M9NL 9UK7T8; O7SLP U9RLPLN SI -./
7J O7K O9P 9UK7T8; T9AU;7<= 8<N T8< SL AJLN K9 T8;TA;8KL <AMLP7T8; 8ULPKAPL(13)9O MA;K7M9NL 9UK7T8; O7SLP&
@), M1.6*: 9UK7T8; T9AU;7<=;9UK7T8; 7<KL<J7KI N7JKP7SAK79<;<AMLP7T8; 8ULPKAPL
$ 引言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密集波分复用
(/>/W)系统的应用,全光交换成为新一代全光网
的核心技术。光耦合包括光纤之间、光纤与光源之
间、光纤与探测器之间的耦合,是构成全光交换的重
要技术[$]。研究光纤出射光束的光强分布对有效光
耦合,即耦合对准时间短、耦合损耗小,起关键性作
用。
横向偏移法[!]是一种用于探测光纤出射光束光
强分布的方法。目前,广泛使用的远场法[)]
( 0P8<JM7KKLN @8P:O7L;N )和发射近场测量法[*]
(0P8<JM7KKLN 1L8P:O7L;N)都是基于横向偏移法的工作
原理。前者是用于测量光纤数值孔径的大小,后者
是最直接,最简单测量模场直径的方法。
本文以提供有效光耦合的理论依据为目的,以
-./ 作为激励源,采用横向偏移法研究多模光纤芯
截面的光强分布和出射光束的传输特性。首先进行
了理论分析,并采用此方法测量了多模光纤出射光
束的光强分布,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从近距(探测光纤与被探测光纤间的距离在2"
!M 内)和远距(探测光纤与被探测光纤间的距离在
$)"!M 以外)对多模光纤出射光束的光强分布进行
讨论。
! 理论
多模光纤中存在模式耦合和模式转换,使各模
式所携带的能量比例随光纤长度而变,直到达平衡
长度为止。只有达到平衡长度后光纤端面才有稳定
的功率分布,从而有稳定的耦合损耗[2]。
$B" 稳态功率分布与激励条件
$$( 万方数据
激励条件主要是指耦合到光纤中的入射光束的
数值孔径和光斑大小。有效的耦合要求入射光束的
数值孔径和光斑直径与光纤的数值孔径和芯径相匹
配,即等于或大于光纤的数值孔径和芯径,从而使光
纤中的所有模式充分激励,易于实现稳态功率分布。
!"# 的谱线宽,可以激励光纤中的所有传输模式,使
光纤易于达到稳态功率分布。
实现稳态功率分布的装置主要是扰模器,其作
用是将初期的辐射模式或某些不稳定的模式经过模
式耦合转变成稳定的导行模,或者由辐射而消失,最
后形成模式的稳态分布[$]。
!"! 多模光纤芯截面的光强分布
假设采用芯径相同的阶跃多模光纤分别作为探
测光纤和被探测光纤,认为光纤端面有稳定的功率
分布,且输入、输出光纤芯子上的光功率都是均匀分
布的。两相同的多模阶跃光纤,轴线横向位移为!,
使两耦合光纤的端面错开,如图% 所示。
图% 横向偏移! 的两耦合光纤截面图
耦合损耗由两光纤端面的不重合引起。所以光
纤耦合效率! 将由输入光纤面积"&
和输出光纤的
有效接收面积"’ (图% 中阴影部分)决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多模光纤远距的光强分布
在稳态功率分布条件下测量光纤的远距强度分
布,比较接近高斯分布(见后面实验测量曲线图()。
/ 实验
实验中,我们采用横向偏移法来探测多模光纤
出射光束的光强分布,即使用两根光纤对接耦合,测
量其耦合效率(或称功率传输函数)与光纤横向偏移
量的关系,并从测量曲线上确定光强功率分布。
实验采用参数相同的两根多模光纤分别作为探
测光纤与被探测光纤对接耦合,测量其耦合效率。
选用多模光纤作为探测光纤,这是由于其相对于单
模光纤具有好的信噪比且数值孔径大[0],因此,能将
尽可能多的光耦合到光纤中,使得光功率计读取的
数据能更真实的反映光纤出射光束的实际光强分
布。实验所用多模光纤为渐变型多模光纤,数值孔
径为12)3( 4 121%(,芯径为$)2("5。
首先,用光纤拨线钳分别把两光纤6%,6) 一侧
端面的光纤套管和缓冲涂覆层拨去,用酒精将裸光
纤表面擦干净,后用光纤切割刀切端面,并用)11 倍
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可得到清洁、平整、垂直光纤轴
的光纤端面。然后把6% 和6) 光纤分别绕过扰模器
’,将6% 的裸端面一侧固定在三维调节架&%(精度
为%1"5),另一端通过光纤活动连接头与光源相
联。为了便于得到稳态功率分布,我们采用!"# 光
源,其波长为% ((1 75;将6) 的裸端面固定在二维
调节架&)(一维精度是%1"5,另一维可调角度,精
度为%8),另一端接光功率计9,如图)。
图) 实验测试装置图
假定光纤轴向为& 轴,零点为6% 裸端面处,’
轴为通过光纤芯径的一个方向。!"# 发出的光入射
到6%,调节6),使光纤6% 和6) 在轴向上对准,光束
从6% 裸端面出射耦合到6) 中,最后进入9。在不
同& 点,沿’ 方向移动6% 端面,读取一系列数据,为
了排除光功率计读数的不稳定性,我们取每个测量
点多个读数的平均,最后通过记录的光功率数据所
作的曲线可确定光纤芯截面的光强分布和光束的传
输特性。
0 讨论
我们把!"# 光源激发的多模光纤出射光束的
光强分布分为近距和远距的光强分布来分析。
$"% 近距光强分布
图/(*):(;)分别为探测光纤端面与被探测光
纤端面距离,即& 分别为1,%1,/1,(1"5 所对应的
关系曲线,其中横坐标表示沿’ 方向的横向偏移与
%%< 万方数据
纤芯半径的比值! " #,纵坐标表示耦合效率!。由
图! 可以得出:
(")随着探测光纤端面与被探测光纤端面之间
的距离增大,光纤最大耦合效率总的趋势减小,但是
$ 在#$!% 以内减少的非常缓慢,耦合效率有微小
的起伏,但仍在实验误差范围以内(见表"),因此,
光耦合效率受两光纤端面距离影响较小,插入损耗
标准一定时,可以主要考虑其它引起损耗的因素,而
对两光纤距离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
表! 不同! 处的最大耦合效率
$ &!% $ "$ !$ #$
! $’($" )! $’*+, *- $’** $’*-
插入损耗& ./ $’$)# $’$#( $’$#- $’$--
(,)大部分能量集中在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
-,’#!% 内,也就是图中所画黑色方框(宽-,’ #!%,
长$’(!%)内。这是由于光功率主要集中在被探测
光纤芯径中传输,所以探测到的光功率主要集中在
-,’#!% 的范围内。
(!)光耦合效率在芯径范围内存在一个平顶现
象。实验中为了得到稳定功率分布,我们采用了
012 光源,从而尽可能的激发起多模光纤可存在的
所有模式,光纤出射光束的光强分布是各阶模式叠
加的结果,可以认为光功率在纤芯截面上是均匀分
布的。因此,在纤芯截面上耦合效率出现平顶现象。
为了进行对比,我们还采用了02 作为激励源进行
了相同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 所示。02 光源只能
激发出多模光纤中的低阶模式,光功率主要集中在
纤芯轴附近,其出射光强分布近似于高斯分布,而不
存在平顶。由此可以得出:在城域网或局域网中用
多模光纤传输信息时,使用012 光源非常有利于光
纤间的耦合。
())图!(3)中虚线是根据公式(")画出的理论
曲线。可以看出,实验曲线和理论曲线有相当大的
差别。一方面,实验曲线出现平顶现象,理论曲线没
有。另一方面,理论曲线比实验曲线的耦合效率减
少的快。这是因为虽然我们在实验中为了尽量满足
理论推导的假设条件———光纤芯截面光强均匀分
布,采用了012 光源和扰模器,但实验中被探测多
模光纤的光强不仅分布在纤芯中,还进入到了光纤
包层中。此外,采用多模光纤探测不能简单地认为
是以点探测,而是以探测光纤端面来探测,功率计读
(3) $ 4 $!%
(5) $ 4 $!%
(6) $ 4 $!%
(.) $ 4 #$!%
图! 横向偏移量和耦合效率的关系
图) 02 作为激励源的光强分布
""( 万方数据
取的数据实际上是探测光纤端面接受到数值孔径范
围内被探测光纤的纤芯和包层出射光束的总功率。
因此,实验曲线出现了平顶现象。导致实验曲线中
耦合效率较之理论曲线减少的慢也是基于上述原
因。理论公式中没有考虑光纤包层可能传输的光功
率对耦合的影响。可见,采用简单的几何光学分析
多模光纤光强分布是不够的。
!"# 远距光强分布
图!(")#($)分别为探测光纤端面与被探测光
纤端面距离! 分别为%&’,&’’,% ’’’,( ’’’!) 所对
应的关系曲线,其中横坐标表示沿" 方向的横向偏
移,纵坐标表示耦合功率#。由图! 可以得出:(%)
图中各点代表实验点,曲线是高斯拟合曲线。可以
看出实验曲线和高斯曲线拟合的非常好,已在图中
标出。说明多模光纤出射光束的远距光强分布呈高
斯分布。(*)从各图横坐标的范围可以看出,随着探
测光纤端面与被探测光纤端面距离增大,可测得的横
向偏移越大,说明出射光束是不断发散的,见图+。
(") ! , %&’!)
(-) ! , &’’!)
(.) ! , % ’’’!)
($) ! , ( ’’’!)
图! 距离被探测光纤端面不同点的光强分布
图+ 归一化光强#/
分布
(&)根据图! 求出探测光纤端面与被探测光纤
端面不同距离的功率半高宽,并作图(见图()。可
以通过光纤出射光束远距%&’ # &’’!) 的光强分布
求出光纤的数值孔径为’0 *+,这与已知的数值孔径
’0*(! 1 ’0’%! 比较吻合。
图( 距被探测光纤不同距离的功率半高宽
由以上分析可知,近距分布就是指探测光纤端
面与被探测光纤端面距离约在!’!) 以内的光强分
布。其分布在芯径+*0!!) 内约!’!) 左右呈均匀
分布,且耦合效率减少缓慢,便于进行光耦合。远距
分布指探测光纤端面与被探测光纤端面距离约在
%&’!) 以外的光强分布,呈高斯分布,根据其光强
分布的实验曲线可求出光纤的数值孔径。
(下转第%&’ 页)
%*’ 万方数据
! 结论
各向异性刻蚀是"#"$ 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
环。%"&’ 由于具有刻蚀速度快、刻蚀的晶向依赖
性好、毒性低、易控制,以及与(")$ 工艺兼容等优
点而成为"#"$ 湿法刻蚀工艺中常用的刻蚀剂。为
了解决%"&’ 在刻蚀硅的过程中刻蚀表面易形成小
丘的问题,通过采用在底质量百分比的%"&’ 溶液
中添加硅酸和过硫酸铵的方法,得到了较高的刻蚀
速度和光滑的刻蚀表面。从实验中也可以发现,要
获得理想的刻蚀效果,刻蚀液配方和刻蚀流程的选
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致谢:实验中得到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
** 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在此致以真诚的谢
意。
参考文献:
[+] 徐文祥,许镇鹏, 微机电制程中的牺牲层技术之发展
现状[#-. /0], 1223:. . 444, 5522367, 879, 24. 3:;<3=+>?,
@53?2@= A ;?B>,
[>] %751CD751C ’ , EF:C2@ ’ , #GH826752@2C8 9C867 2765C7I
9C66765 J76 @I 732C8@G 54C281 9@26CK [ L ], L,
"C867HGH82679@81@IC8@G $D52H95,+BBM,!(*):>;+ N >;?,
[;] %@O@2H ),&5@1C P,EFI@O@51C ’,H2 @G, &IC572673C8 H281CI=
7J 5CGC87I CI %"&’ 57GF2C7I5[L], $HI5765 @IQ &82F@2765 &,
+BB>,;*:!+ N !?,
[*] $@667 R ",-6CQ@ /,SGC52 T S /,H2 @G, #JJH82 7J 5F6J@82@I2
7I 5F6J@8H UF@GC2D 7J 5CGC87I 9C867526F82F6H5 H281HQ CI
5@2F6@2HQ %"&’T 57GF2C7I5 [&], #VP)$#W$)P$ XYYY,%1H
+;21 #F673H@I (7IJH6HI8H 7I $7GCQZ$2@2H %6@I5QF8H65[(],
WH21H6G@IQ5,$H32H9OH6 +> N +!,+BBB,;[B N ;B>,
[! ] $FGGC\@I R, )JJ76Q - T, &]GFJC " #, %H26@Z9H21DG
@997ICF9 1DQ67KCQH( %"&’) 36HJH6HI2C@G H281CI= J76
CIJ6@6HQ 3CKHG @66@D5[ &], %H81IC8@G /78F9HI2 ;<B?,
L@IF@6D,><<<,
作者简介:
罗元(+B?> N ),+BB;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BBM
年在重庆邮电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为重庆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光纤通信及
"#"$ 光通信器件,已在国内外刊物和国际学术会
议上发表论文近+< 篇。
!"#$%&:
!!!!!!!!!!!!!!!!!!!!!!!!!!!!!!!!!!!!!!!!!!!!!!!
9HGF7DF@I^>M;, IH2
(上接第+>< 页)
! 结论
我们采用横向偏移法测量了多模光纤出射光束
的光强分布,并从近距光强分布和远距光强分布两
部分进行了分析。0#/ 可以激发出多模光纤的所有
模式,光功率在纤芯截面上呈均匀分布,随着探测光
纤与被探测光纤端面的距离增大,光纤出射光束在
空气中传输超过+;<!9,其光强分布呈高斯分布。
从实验中了解0#/ 作为激励的多模光纤近距光强
分布,可知光耦合中存在微小横向偏移和间隙时对
耦合效率影响不大,有利于缩短耦合对准时间,并得
到理想的耦合效率;由远距光强分布图可求出多模
光纤的数值孔径。
参考文献:
[+] RH2H6 _ & , "C867 Z 732C8@G JCOH6 54C281 J76 @ G@6=H
IF9OH6 7J CI2H687IIH825 F5CI= @ QHJ769@OGH 9C667[6 L], Y###
R1727I, %H81I7G, 0H22, ,><<>,+*(;):;<+ N ;<;,
[>] "@68F5H /, R6CI8C3GH5 7J 732C8@G JCOH6 9H@5F6H9HI25["],
WH4 _76]:&8@QH9C8 R6H55,+B[+,
[; ] R1CGC3Z81@IQD R, &I 732C8@G JCOH6 5HI576 J76 OC7JCG9
9H@5F6H9HI2 F5CI= CI2HI5C2D 97QFG@2C7I @IQ C9@=H @I@GD5C5
[L], Y### L, $HGH82HQ %73C85 CI ‘F@I2F9 #GH8267IC85,
><<<,M(!):?M* N ??>,
[*] aC5CI W , R@55D P , RH6ID - , )32C8@G JCOH6
81@6@82H6Cb@2C7I OD 5C9FG2@IH7F5 9H@5F6H9HI2 7J 21H
26@I59C22HQ @IQ 6HJ6@82HQ IH@6 JCHGQ[ L ], L, 0C=124@\H
%H81I7G, ,+BB;,(+):[?! N [[;,
[!] %5F81CD@ ’ , W@]@=79H ’ , /7FOGH H88HI26C8
87IIH82765 J76 732C8@G JCOH65 [L], &33G, )32, ,+B??,+M(!):
+ ;>; N + ;;+,
[M] 彭吉虎,吴伯瑜, 光纤技术及应用["], 北京:北京理
工大学出版社,+BB!, !B N M>,
作者简介:
齐晓玲(+B?> N ),女,山西太原人,+BBM 年毕业
于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工程系,><<< 年开始攻读硕
士学位,主要从事信息光子学的研究。
!"#$%&:UKGOHGG^5CI@, 879
+;< 万方数据
多模光纤出射光束光强分布的研究
作者: 齐晓玲, 王福娟, 蔡志岗, 江绍基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刊名:
半导体光电
英文刊名: SEMICONDUCTOR OPTOELECTRONICS
年,卷(期): 2003,24(2)
引用次数: 12次
参考文献(6条)
1.Peter Y A Micro-optical fiber switch for a large number of interconnects using a deformable mirror
2002(3)
2.Marcuse D Principles of optical fiber measurements 1981
3.Philip-chandy P An optical fiber sensor for biofilm measurement using intensity molation and
image analysis 2000(5)
4.GisinN.Passy R.Perny B Optical fiber characterization by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the
transmitted and refracted near field 1993(1)
5.Tsuchiya H.Nakagome H Double eccentric connectors for optical fibers 1977(5)
6.彭吉虎.吴伯瑜光纤技术及应用 1995
相似文献(8条)
1.学位论文齐晓玲 光通信元器件中光耦合的研究 2003
该文对光通信元器件中的光耦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对光耦合理论的研究.该文从光线理论和电磁波理论出发,综述了光纤耦合的
插入损耗、传光特性的理论,深入研究了普遍适用于光通信中计算耦合效率的理论公式.其次,进行了光纤间耦合实验.分析了多模光纤出射光束的光强分
布,研究了存在轴向偏移、横向偏移或其他因素时对光耦合的影响.最后,在深入讨论光纤间耦合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光纤与波导间耦合的基础上,综述了
光纤端面修饰的各种方法,理论研究了SMF+GIF光纤对模场半径的改变,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为更好的得到不同光元器件的耦合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
2.期刊论文程湘.王宇华.段发阶.叶声华.CHENG Xiang.WANG Yu-hua.DUAN Fa-jie.YE Sheng-hua 光纤间光的耦合
研究-光电子·激光2005,16(4)
使用简化为一维积分的数值方法计算分析了光纤耦合效率和接收光功率,为应用时的设计计算和测量数据的分析计算提供了一个准确方法
.62.5/125多模光纤在高斯光强分布下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表明,高斯光束可以较好地表示光纤光强的分布.对光纤耦合系数和近场范
围内的光纤接收光强的测量数据的分析必须使用准确的方法计算,近似方法存在较大的误差.
3.学位论文秦华 固体激光介质对泵浦光的吸收理论与Cr<'4+>:YAG调QNd:YVO<,4>激光器实验及耦合系统分析
2005
激光二极管泵浦代替灯泵浦是固态激光器发展的历史选择,一是因为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器比灯泵浦的固体激光器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频
率稳定性且线宽变窄;二是相对于直接使用激光二激管本身,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器线宽窄、峰值功率高、亮度高等优点。 本文从固体激
光器的发展历史出发,阐述了二极管泵浦的全固化激光器在激光器领域中重要地位的形成及发展趋势,对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已有的做法也作
了简单的总结。本文还在如下几个方面作了新探索。 1.激光晶体对泵浦光的吸收亦即泵浦光在激光介质中的变化。 迄今为止,人们一直使
用比尔公式(I=I0e-βL,β为吸收系数,L为光在激光介质中的传输距离,I0为入射光强,I为L处光强)来计算固体激光介质中抽运光强度的变化。但是
本文认为比尔公式存在一个应用范围,即入射光强I0较小时此公式才适用。本文从激光介质中能量传输和能级跃迁速率方程出发,在一定的近似条件下
,给出了抽运光强度变化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在一定传输距离范围内,随着抽运光能量密度的增大,增益介质对抽运光的吸收规律逐渐由指数函数变
为近似线性函数。把这个理论应用于具体激光晶体,给出了泵浦光在激光晶体中随传输距离指数变化、线性变化范围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泵浦光的变
化规律。论文第二章介绍了这方面的工作。 2.全固化激光器中激光晶体与泵浦光的耦合尤其是大尺寸激光二极管阵列的光耦合是高效全固化激光
器的关键问题。本文根据激光二极管的发光特性,分析了由微柱透镜阵列和透镜导管组成的耦合系统。较之前人的分析,本文给出了详细的数学处理过
程,结合此数学处理方法用Matlab编制了一整套程序,包括模拟光线在耦合器件中的传输过程程序、光束通过耦合器件后光强在垂直光传输方向上光强
分布程序及光耦合效率程序。其中对于透镜导管的模拟结果得到了与前人不同的结论,即光束经过透镜导管后随着离透镜导管出口越来越远光斑分裂。
而这之前一直认为透镜导管出口后的光强是准高斯分布。本论

❾ 电线电缆的行业发展

电缆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1.
行业发展态势
电线电缆是作为国民经济建设重要的配套产业之一,应用于电力、铁路、轨道交通、煤炭、石油、冶金、建筑、通信、船舶、汽车、国防等领域,是产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电线电缆行业成为我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十五”期间,中国电线电缆制造业飞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
支撑线缆行业持续发展的利好方面:
(1)“十二五”期间就将进行的智能电网改造,长江三峡水电站及西部水电站的建设,西电东送和全国统一网的形成,核电建设,给架空线、电力电缆和核电站电缆发展带来机遇;
(2)根据我国长远规划,我国的通信事业继续大力发展,将促进通信电缆及光缆的持续发展;由于光纤应用的日益普及,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城域网、接入网和驻地网等光纤用量明显增长,通信行业“光进铜退”的态势愈发明显,我国光纤光缆市场近三年来需求年均增幅在20%以上。我国3G牌照发放以及FTTH(光纤到户)和NGN(新一代网络)的发展必将会进一步拉动通信光电缆市场需求
(3)建筑工业在21世纪初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给建筑用线及其电气装备用线缆带来较大商机;
(4)汽车工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汽车用线及漆包线获得快速发展;
(5)我国铁路装备水平的提升,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为电气化机车铜合金接触线、机车车辆用
(6)线、绕组线、专用光缆、数据传输电缆等提供了市场;
(7)舰船及海上石油开采的发展将给船用电缆带来商机,同时船用电缆的更新换代也将提速。
2.
行业企业形态
电线电缆行业的整体集中度不高,且产品技术含量较少,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市场竞争激烈,国有企业呈逐步退出状态,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已经成为电线电缆行业中最重要的力量。以资产计算,国有经济成份仅占15%,三资企业占近25%,而民营经济成份达60%以上。在电线电缆行业销售收入前十名的企业中,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华东地区成为电线电缆产业最重要的制造区域,占全国50%的资产和产值形成60%的销售额,并赢得行业70%的利润额
我国电线电缆企业数量众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为3399家,更小规模的企业则更多。电线电缆行业生产集中度低,最大的企业所占的市场分额也不过在2%~3%。前十名线缆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不足15%。行业品牌影响力薄弱,真正能够在国家重大项目上具有中标能力的只有50多家(注:《2008年中国电线电缆制造产业研究报告)。上上电缆2008年完成的销售额70亿,占电力电缆5600亿总规模的1.25%。
光缆生产企业与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不同,市场生产集中度很高。国内生产规模前五名的光缆生产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0%以上(注:摘自第三届中国通信光电线缆产业高峰论坛暨中国光纤光缆三十年大会会议纪要
2007年9月16日于浙江富阳),现在,我国具有年产近2000万公里光纤的预制棒生产能力,年产近4000万公里光纤生产能力,年产近4000万芯公里的光缆生产能力;具有近百家光纤光缆、设备制造、材料生产企业,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在生产出口产品。

热点内容
网卡了的原因 发布:2021-03-16 21:18:20 浏览:602
联通客服工作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17:49 浏览:218
路由器画图 发布:2021-03-16 21:17:21 浏览:403
大网卡收费 发布:2021-03-16 21:16:50 浏览:113
路由器免费送 发布:2021-03-16 21:16:19 浏览:985
孝昌营业厅 发布:2021-03-16 21:15:54 浏览:861
网速增速代码 发布:2021-03-16 21:15:29 浏览:194
怎么黑光纤 发布:2021-03-16 21:14:54 浏览:901
端口增大 发布:2021-03-16 21:14:20 浏览:709
开机没信号是什么原因 发布:2021-03-16 21:13:45 浏览:645